
長年以來,法治教育不受重視,台灣人普遍缺乏基礎的法律素養及觀念,例如無法區分檢察官跟法官的差異(都是坐在台上的人,差不多就好)、無法區分民事訴訟跟刑事訴訟的差異(都是打官司,差不多就好)…也因此權利意識稀薄,人民習慣選擇息事寧人,又或者不知如何捍衛自己的權利。
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面對社會議題,人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但政客名嘴動輒將捍衛民主、法治、人權掛在嘴巴上,但真心希望落實法治、民主、人權的人,又有多少?
法律白話文運動是由律師、講師及相關法律工作者(法研所博士與碩士生)所組成的法律專業媒體,我們以傳播正確法律知識為己任,希望滿足民眾的法律知識需求,扭轉台灣的法律文化。
Profession
法律白話文運動擁有專業的編輯團隊,所有文章均經過專業查核確認無誤才會刊登。
Independence
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藉由獨立自主的商業模式健全財務體質,進而保護編輯創作獨立自主、避免不當干預。
Public Awareness
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引起民眾對法律知識及評論興趣,進而喚醒民眾關注討論、議題,讓台灣公民社會變得更成熟。
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以來,網友及前輩的全力支持,讓我們得以走過四個歲月,對朋友的真心相挺,我們十分珍惜與感激。
為了成為專注於法律專業評論與知識傳播的媒體,我們必須維持穩定的收入來承擔下列開銷,如果無法建立穩健的商業模式,未來的運作將無以為繼:
1. 人事成本:律師、講師及法律工作者、法學院生所組成的作者編輯群…
2. 租金開銷:網域和網站伺服器費用、法律資料庫…
3. 活動成本:舉辦活動的場地費、講師費、印刷講義的費用…
4. 器材成本:製作影音產品所需的器具設備…
5. 無法以金錢衡量的付出與奉獻
以定期定額的集資匯聚支持法白的群眾力量,堅持《獨立、專業、公共發聲》為宗旨,打造足以承擔社會責任的新媒體商業模式,讓傳播法律知識與打造法律文化的腳步不會停歇。
法律白話文與民間司改會合作,透過一系列小故事帶出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有遇到的法律問題,並希望提升大眾的權利意識。
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首次參與高中公民課本協力編修,為高中公民法律課程設計教學活動。
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與廢死聯盟合作編寫《死刑替代方案公民審議議題手冊》,用審議民主的精神,整理 並探討死刑可能的替代方案。
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1號課堂合作推出《聽懂勞動法》Podcast,每週三在線上談一則勞動法律小知識,與聽眾一起用法律的觀點聊聊職場上的各種疑難雜症,一起思考台灣的勞動問題。
2016年末,婚姻平權法案面臨巨大挑戰,反對者以資源優勢,在平面與電視等媒體散佈不實資訊以企圖誤導大眾,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在第一時間發起頭版廣告集資活動,在3小時內順利募得300萬,在蘋果、自由與聯合等三大報宣達婚姻平權重要資訊,該次募資餘款全數捐助婚姻平權大平台團隊做後續推動運用。
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希望為社會做的,就是打造「創作×編輯×社群」的法律社群,建置有質感的網站來認真對待每一篇文章,進而改造台灣缺乏優質司法新聞與評論的媒體生態,讓優質的法律寫作和法律作者被看見,由下而上帶領民眾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法律。
法律白話文運動利用網路無遠弗屆、隨時可取用的特性,並藉由謹慎的把關,形塑並提供可信賴的法普資訊,希望能為台灣人打造一座內涵豐富的法律知識大平台。
如果你也認同台灣值得擁有優質的法律新媒體,請你邀請你身邊的朋友,與法白一起圓夢,以小額訂閱與我們一起打造法律新媒體,共同為台灣社會打造屬於自己的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