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大門敞開」,難以「奉陪到底」    |微思客

WeThinker 微思客

2019-06-12發佈

2022-10-19更新

不能「大門敞開」,難以「奉陪到底」 |微思客

不能「大門敞開」,難以「奉陪到底」    |微思客
quotationmark image

作者:劉彪/微思客編輯,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經濟法博士研究生,北京706青年圖書館發起人 197 …

quotationmark image

不能「大門敞開」,難以「奉陪到底」 |微思客

作者:劉彪/微思客編輯,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經濟法博士研究生,北京706青年圖書館發起人

1976年,時任美國總統福特簽署《 美國全國緊急狀態法 》,該法案規定,當出現聯邦法規規定的可宣佈緊急狀態的情況,總統有權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並在此期間可行使權力頒佈特別法規。

法案規定,緊急狀態的啟動一般需要滿足「國家安全、社會經濟生活以及外交政策的執行受到外國威脅」的特殊條件,而權力行使甚至直接包含「外匯管制,國際支付以及貨幣、證券和財產的轉讓或轉移、調控生產方式、沒收商品、向國外派兵」等非常手段。

5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為阻止「外國對手」對美國通信系統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隨後美國商務部補充說明,「外國對手」中國華為公司 「違反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利益」,決定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

而美國上一次緊急狀態,是基於美國南部邊境目前出現「邊境安全和人道主義危機」,為繞過國會籌集經費用於修建美—墨隔離牆。所以,與其說是美國面臨嚴重威脅,不如說美國已經把箝制中國電信龍頭華為作為中美貿易博弈中的又一砝碼,這樣的結果也宣示中美經貿磋商進一步嚴重受挫。

為什麼說「大門敞開」不一定有用

前日,面對美國的軟硬兩手,中國官方曾表示:「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但早在去年九月的緩和期,中國就提出遠低估了中美貿易關係所面臨的威脅。中美貿易摩擦將演化成為繼1960年代美國與西德,1980年代美國與日本的貿易摩擦之後,最大的貿易博弈。

貿易戰伊始, 2018年5月29日美國白宮官網發表聲明:加強對獲取美國工業重大技術的相關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出口管制並採取具體投資限制,同時指出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徵收關稅,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計畫相關的產品。

2013年4月,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式提出「工業4.0」,也就是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核心是以資訊物理系統為基礎的智慧化生產,中國提出的對應計畫就是「中國製造2025」。

美國貿易談判要價,除了要求中方兩年內每年減少1000億順差、關稅對等及取消非關稅壁壘等貿易要求外,還有三大類要求:

  1. 保護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2. 允許美國進入金融等市場;
  3. 要求中國停止產業補貼,以及對「2025中國製造」的政府支援。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在2018年提出了取消市場准入限制及142項清單,已經繼商貿大單、官員赴美談判之後再次作出極大讓步,產品進入之外逐步放開資本進入。

美國無法承認中國國企及政府引導經濟這種發展方式,但是中國是以「有形之手」破壞市場經濟的孤例嗎,實際上,「工業4.0」為德國國家級戰略,政府同樣計畫投入2億歐元。

是否允許政府補貼企業,本質上還是國家資本和自由資本兩種模式發展之戰,而在這個方面,因為核心涉及到土地政策、所有制等路線之爭,所以根本上難以實現妥協。

為什麼說 「奉陪到底」難以實現

5月9日,美國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並將陸續啟動對剩餘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的相關程式。

回顧整個中美貿易戰過程,美國始終能夠組合拳頻出:

  • 20181月—川普政府宣佈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採取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
  • 201838日—川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徵稅(即採取232措施),稅率分別為25%和10%。
  • 2018322日—川普政府宣佈因智慧財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
  • 201844日—美國政府發佈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對中國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 201845日—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相比之下,除了進行兩輪的直接關稅上調回應,中國顯得應接不暇,招架困難,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各自在對方貿易規模中占比不同。

image-76.png

對於中國來說,美國是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而對美國來說,中國是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

結論就是中國進行約1100億美元的產品加增關稅,幾乎已涵蓋了美國出口中國的超80%產品,而美國才剛剛動用一半「子彈」。所以以牙還牙在貿易關稅上「奉陪到底」沒有現實基礎。

應對美國,中國有什麼工具?

稀土戰略的可行性

稀土並非人們常說的「土」,而是元素週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 到71 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釔元素氧化物,一共有17 種。

由於稀土元素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尤其是能大幅度提高軍備材料的戰術性能。

中國稀土儲量占到世界總儲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產量則為全球的80%,所以最近很多人提出通過調整稀土出口政策影響國際局勢。

實際上稀土政策並非一個有效政策,原因有三:

  • 稀土在元素中占比較少,但是本身並不是高稀缺性資源,中國的出口額占比遠高於世界總儲量,如果價格上揚,受影響國家可以重新啟動本地稀土開採,依靠稀土限產提價只能發揮短期作用,不能發揮長期戰略箝制作用。
  • 中國雖然大量出口稀土原料,但自身也出於稀土高消耗、快發展階段,價格波動也會影響中國稀土市場。
  • 中國稀土雖然出口量大,但是技術競爭優勢不大,專利方面遠遜於美國,美軍在近代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對美國造成的實質影響不大。

尋找中國的真實差距

中國國內鷹派,近年常提面對美國只能進行不對稱反擊,不能美國打什麼中國打什麼,只能是美國不打什麼中國打什麼。

那麼美國軟肋是什麼,中國能打美國的軟肋嗎?

打蛇兩種說法,一種打七寸,是指打蛇的心臟位置,一擊斃命,但心臟難找;一種打蛇打三寸,蛇的三寸,是蛇的脊椎骨上最脆弱的地方,三寸好找,那就是靠近頭,最兇險的地方。

與美國對抗,找弱點、打弱點首先是一種錯誤思維,這是力圖升級衝突,你死我亡,加快滑入修昔底德陷阱。其次目前局勢看,找弱點、打弱點也是一種錯誤策略,因為美國百年不倒,內生力量強大,把心思花在對付美國的弱點上,拖延了中國自己的發展時機。

對抗美國的最好方法是打三寸、打蛇頭,看美國立國最強之處,尋找中國的真實差距,形成雙方互相不能造成致命威脅的犄角狀態。

這樣美國打中國的成本高,不符合川普政府「交易的藝術」。美國稱霸世界100年,主要靠的是兩大利器(強大軍事和強勢美元)和三大策略(創新強國、道路強國、外部強國)。

應對美國兩大利器,目標就是把美國的絕對優勢變成相對優勢:

  • 美國第一強,強在軍事,所以經常抗議中國的軍隊人多、軍備擴張,提中國威脅論,今天美國民調仍認為美國國防不夠強大,支持美國增加軍費開支,作為應對手段,因此中國還要加強國防,發展針對性軍事裝備,軍事上實現既不威脅也不被威脅。
  • 美國第二強,強在美元,國際貿易的80%以上是以美元結算,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所占份額超60%,所以要大力推人民幣結算體系,全球範圍內支持其他貨幣體系。

深度瞭解美國三大策略,就掌握了強國密碼的關鍵:

  • 美國重視人才、鼓勵創新、最終吸納財富,而中國教育體系長期受人詬病,創新體系有名無實,所以中國要主動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重視教育,重視青年人,加強人才引入。
  • 美國宣揚普世價值,把自己作為未來世界標竿,所以到處都有支持者。美國人口3.3億,但是納入美國體系,相信美國夢,「一致行動人」約20億,達世界人口三分之一,所以中國在「三個自信」後新增文化自信,倡議「一帶一路」、「中國夢」,增加全球話語權。
  • 美國的外部強國戰略常常被中國忽略,認為美國一直在輸出,但是美國非常重視其他國家的關係,對敵友分工明確、重點佈局,朋友雙方促進發展,而敵人產生威脅本質上還是用來製造發展機會。在此策略下,只要強的國家,就不是美國的真敵人,中國應該重新劃分國際朋友圈,和美國的朋友做朋友,和美國的敵人做朋友,讓美國的朋友更少,讓中國的朋友更多。

再次深入考慮亞洲合作圈

大國之間的學習和複製是卓有成效的發展策略,中國現代化發展很多地方源於學習美國,失去了美國作為發展標竿和技術引進方的中國,未來更有可能是選擇另一個發達國家結成同盟。

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在企業管理制度、創新體系和文化精神上有大量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之處。中國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有天然優勢,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可借鑒性,儘快讓中日關係邁上臺階或是最佳選項。

靠攏日本,會給手足無措的中國帶來新的喘息機會,而日本暴露出來的老齡化問題、青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工作壓力問題,也都會在中國接踵而至,值得未雨綢繆。而如果一直把眼光放在歷史的泥淖中,遲遲無法推動周邊關係發展,對中國並不有利。

1992年,在亞洲開發銀行的倡議下,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的6個國家共同發起了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機制,對實現區域共同繁榮發揮了作用。

根據商務部資料,中國與亞洲周邊國家開展經貿合作,2018年1-11月,中國與亞洲周邊25國(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以及部分西亞國家,下同)貿易額達1.32萬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31.1%,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位列中國十大交易夥伴,周邊貿易仍然大有可為。

十九大後中國邁入新時代,本月日本令和時代開啟。六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日本舉行。習近平首次訪問日本,期待以此為契機,中日雙方開啟更緊密的聯繫與合作,中國則進一步打開東亞局面,築穩後院。

參考

羅 援:《周邊安全環境及軟實力建設》
周城雄:《如何把稀土資源變成戰略優勢》

延伸閱讀:微思客|中國從美國出發,走向日本?

微思客編輯:劉彪
白話文編輯:李柏翰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