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客電台
2020-11-02發佈
2022-10-19更新
法客電台X吳佳慶|司法精神鑑定怎麼做?犯人有可能騙過醫生、逃過刑責嗎?

近半年以來,法院做出許多的判決都與精神鑑定有關,而判決的結果也讓社會大眾對於精神鑑定產生了一些誤解,也帶起不少討論的聲浪。之前法客電台曾經邀請翁國彥律師,與聽眾分享他的執業生涯中,司法精神鑑定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次我們換個角度切入,邀請萬芳醫院精神科吳佳慶醫師來到電台,從醫師的角度與聽眾聊聊精神鑑定。
法客電台X吳佳慶|司法精神鑑定怎麼做?犯人有可能騙過醫生、逃過刑責嗎?
https://www.soundon.fm
精彩節目內容,都在本集Podcast:https://bit.ly/2GmEhS2 延伸收聽:法客電台×翁國彥|精神疾患是免死金牌?精神鑑定一定準確嗎?
近半年以來,法院做出許多的判決都與精神鑑定有關,而判決的結果也讓社會大眾對於精神鑑定產生了一些誤解,也帶起不少討論的聲浪。之前法客電台曾經邀請翁國彥律師,與聽眾分享他的執業生涯中,司法精神鑑定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次我們換個角度切入,邀請萬芳醫院精神科吳佳慶醫師來到電台,從醫師的角度與聽眾聊聊精神鑑定。
節目開始,吳佳慶醫師先向聽眾朋友介紹,需要精神鑑定的案件是如何從法院到醫院,及醫師接受委託後開始精神鑑定的流程。吳佳慶提到,精神鑑定可以分為門診鑑定及留置鑑定,然而因為留置鑑定涉及的因素太多,實務上多以一到數次的門診鑑定為主。而面對被鑑定人是否可能騙過醫師診斷的質疑,吳佳慶認為不能保證不會發生,但也強調醫師進行鑑定時都會綜合被鑑定人過往的行為記錄及科學鑑測,而不會僅以會診時被鑑定人的表現來定奪。
在節目中,吳佳慶醫師也向大家介紹了思覺失調症,與聽眾分享面對思覺失調症患者時可以如何相處,及身邊有患者時,如 何從旁去協助。而對於近期國內有設置司法精神病院的計畫,吳佳慶醫師表示,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制度,但是他們更著重在如何讓精神醫療照護「去機構化」、「社區化」。他認為精神疾病患者如果能獲得適當的治療,其實就與一般的慢性病患無異,若我們願意像對待慢性病患者一樣,投注資源在精神疾病的治療與後追處遇,相信可以化解目前在精神醫療照護上遇到的許多困境。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