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批蔡政府作假帳?臺灣財政紀律到底好不好?|財經投資

吳俊志

2023-10-23發佈

2024-01-28更新

柯文哲批蔡政府作假帳?臺灣財政紀律到底好不好?|財經投資

柯文哲批蔡政府作假帳?臺灣財政紀律到底好不好?|財經投資
quotationmark image

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之前在臉書發文批評執政黨的財政紀律,更在近期提出財政改革方針。他曾主張,目前債務還本 6700 億、累積歲計賸餘 4474 億等數字,是用特別預算「作假帳」的表象。這話一出大眾譁然,「特別預算」的討論此起彼落;財政部雖然馬上澄清,但億來億去的數字,對大眾來說也是霧裡看花,以下就來把相關概念,幫大家說分明。

quotationmark image

收聽 Podcast

總預算與特別預算的區別

立法院每年的第二會期(也就是九月到十二月的會期)被稱為預算會期,顧名思義就是審查行隔一年度的年度總預算案(由行政院提出)。

所謂總預算案,包括了國家一整年的歲入跟歲出。行政院將總預算案提出到立法院後,就啟動了預算審議的流程;由於國家預算涉及各領域專業,像是社福預算跟國防預算就截然不同,因此會交由立法院不同的委員會,審查各個預算科目,到了二讀再由全體委員來審查。

就跟公司的預算一樣,有收入就有支出,預算也包括了歲入跟歲出,但預算的歲入部分,只能按照以往的數字,加上對今年的經濟景氣來「預估」(註一)。通常情況下,每年編列的歲入及歲出會維持平衡,以保持國家財政的穩健。

而所謂的「特別預算」,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在有國防緊急戰爭、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以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時,可以在總預算之外另行提出,但依舊要按照《預算法》的程序來審議。

另一方面,前述審議程序,不免讓人覺得綁手綁腳,故而行政機關喜歡以「特別立法」的方式──另外立專法,做為編製特別預算的基礎;有學者就把這樣的模式,稱作「特別條例化」(註二)。

兩相對比,不同於總預算追求收支平衡,特別預算既然是針對特殊目的所規劃的巨額支出,自然不太可能在當年度就有足夠的稅收支應而達到收支平衡。而這些多出來的支出,除了移用歲計賸餘,就只能舉債因應。

因此如果使用特別預算消耗某些支應,並單純只看年度總預算,這樣的運作模式就會達到「美化預算」的效果。

政府真的有做假帳嗎?

既然特別預算是花總預算以外的錢,大眾下意識就會問對應的財源哪裡來?

除了舉債以外,另一種方式就是移用「歲計賸餘」。舉例來說,《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中,就規定:今年大家領到的普發現金 6000 元「得以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或舉借債務支應」。

那為什麼會有所謂「歲計賸餘」?我們知道,在 2021、2022 兩年,雖然國內實體消費受到疫情影響而有重大衝擊,但或許因為製造業外銷狀況相對優異,因此稅收超出預期。即使多收到稅,國家也不能亂花,依法仍應該繳回國庫;;但這麼一來,原本編列時預期平衡的歲出與歲入,就會因為歲入出乎預期的高,而有所賸餘。

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原則上,「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不得充『經常支出』之用」。簡單說,歲計賸餘可以拿來做公共建設,但不能拿來發公務員的薪水。畢竟,經常支出需要仰賴每年穩定的財源,如果今年拿超徵的稅收來支應公務員薪水;明年沒超徵,難道公務員就不支薪了嗎?

但相比「不得支應經常支出」的法定原則,不管是普發現金還是前瞻基礎建設,較受到詬病的一點,就是以特別立法的方式排除前述法定原則。

換句話說,理論上國家可以用舉債或是移用歲計謄餘的方式,支應經常支出;這個問題在普發現金的問題較小,畢竟國家也不會每年發錢,但對於一些疫後重建、基礎建設的支出,有時候未必是一時性支出,這時排除了「不得支應經常支出」的法定原則,就可能在沒有穩定財源的情況下,拿歲計賸餘來支應本來就該花的錢。

但無論如何,這都談不上「假帳」。因為特別預算以及對應的特別條例,仍然需要國會審議通過,而特別預算的收支也會公開。當然,特別預算可能會舉債,也會移用歲計賸餘,不過特別預算借的錢也不是不用還,自然也不會從國債中扣除。

我們或許可以說,特別預算的常態化,讓國會審議時無法量入為出,也可以說特別預算中的許多科目其實是拿來支應經常性支出。但特別預算的數字是公開的,並不會因為債務是特別預算借的,我們就看不出來,更遑論「假帳」了。

舉債的好與壞?什麼是舉債上限?

我們前面介紹到,特別預算可能拿以前年度的歲計賸餘來用;在台灣,可能就是往年的超徵稅額。但讓大眾更擔心的,則是舉債;畢竟一方面,透過特別預算,國家可以舉債來支應經常支出,這樣會不會年復一年債台高築呢?

有鑑於此,《公共債務法》其實就有規定中央總預算及特別預算的舉債額度,不得超過其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的 15%。換句話說,如果要支出 10 億來蓋軌道建設,只有 15% 的錢能夠舉債,其他 85% 的錢,要不自籌財源,要不就要累積夠多的歲計賸餘。

除了每年 15% 的限制以外,公債法也規定,中央的債務總額不能超過前三年度 GDP 的 40.6%。《前瞻基礎建設條例》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較為人詬病的點,就是他們都用「特別規定」排除了公債法年度 15% 的原則限制

而這樣的趨勢,可能是因為在編列總預算的時候,當年度可以用的歲入都早已編進去了;如果國家要突然多花錢,也不太可能臨時弄出多的收入來,這時候 15% 的公債限制顯然就不夠用,也就造就特別預算伴隨著「特別條例化」──讓立法者可以用特別規定,排除 15% 的公債天花板。

當然這是值得詬病的,特別條例化的結果就是讓公債法 15% 的舉債上限變成裝飾,需要的時候立法就能繞過,對財政健全當然不是好事。

但稍微值得稱許的是,這些特別條例都沒有排除中央債務總額不能超過GDP的 40.6% 的限制,因此就算在特別預算中超額支出,民眾依然可以從債務總額來觀察財政紀律的整體狀態。根據財政部公開的資料,長期債務的比例並未因此而增加,當然國債的總額仍持續增加是無法否認的;不過隨著GDP的成長,國債總額的占比卻是逐年下降。

那麼疑問就來了,為什麼國家這幾年使用各種特別預算、依舊大撒幣,但債務的成長卻比往年少呢?一個原因就是大家所謂的「稅收超徵」,我們知道超徵的款項仍需要進入國庫,但總預算的歲入歲出已經編列好了,這麼一來超徵的金額就會變成「歲計賸餘」。白話來說,平平是大撒幣,但國家有多的賸餘可以「移用」,撒起來就有些底氣,舉債可以少一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平心而論,特別條例常態化是一個事實,但這不是一年兩年才出現的特殊現象,而是持續幾十年的「歷史共業」。

根據學者整理,從 1950 年代起就有所謂的「反攻大陸準備事項特別歲入歲出預算」、「實施耕者有其田特別歲入歲出預算」,甚至大家熟悉的南北高速公路、九二一災後重建等,也都是用特別預算來支應(註三)。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忘記:國家的錢最終還是屬於全體國民。公共建設、社會支出甚至普發現金,固然一時開心,但最終花的依然是大家自己的錢。

整體來說,近年的「債務總額」還是在增加的,但債務占 GDP 的比例也確實逐年下降。這一方面來自於 GDP 的提升,一方面因為超徵而有預期以外的歲計賸餘,這部分在計算時並不會排除特別預算。

當然,財政收入沒有每天過年的,錢多的時候,先解決必要的未爆彈(例如勞健保財政、公營事業虧損撥補等)或許比特別預算更為必要。但整體債務並沒有排除特別預算,說「假帳」也毌寧是太誇張了。

【本文作者】

吳俊志

晨心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工會顧問律師,經營《普通人的理財小秘書》粉絲專頁。有稅務及會計專長,同時在法律補習班授課。除了稅務與財產規劃的案件外,對於酒店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也有充分的實務經驗。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註一:公部門年度預算歲出雖然有所限制,但歲入卻難以準確預估會收到多少。這好比公司編列年度預算時,沒辦法預期到隔年生意超出預期,國家也同樣是如此。舉例來說,如果預估隔年度景氣堪憂,對稅收預算估計相對保守,但隔年卻出口大爆發,許多公司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超出預期,這時候就會產生「超徵」。

註二:羅承宗,《新世紀財稅與預算法理論與課題》,翰蘆,2011 年 7 月初版,頁 44-45。

註三:同前註,頁 55。

*本頻道「財經投資」,分享創業、經營、投資與金融時事法律分析。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