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讓契約變得更聰明:認識智慧契約|湛址傑

湛址傑

2018-05-21發佈

2023-03-04更新

區塊鏈讓契約變得更聰明:認識智慧契約|湛址傑

區塊鏈讓契約變得更聰明:認識智慧契約|湛址傑
quotationmark image

「智慧契約」就是預先把法律條約設定成程式語言,而當

quotationmark image

區塊鏈讓契約變得更聰明:認識智慧契約|湛址傑

「智慧契約」就是預先把法律條約設定成程式語言,而當條件成就,程式就能自動執行合約內容,觸發資產交換。

若未來多數的合約都是以智慧契約自動化進行,必將改寫許多商業交易的態樣,因而會產生新的法律爭議,例如當糾紛產生時,需要判斷智慧契約後面的程式碼,相對應到的法律概念是甚麼?其事實是甚麼?這些新型態的爭議將會改寫法律服務的風貌。

密碼學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提出智慧契約的定義:

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換句話說,智慧契約是能夠自動執行合約條款的電腦程序,是將契約條款的文字轉成像程式編碼的形式,進入區塊鏈之後,如果契約的條件成就了,此時因為條款已經轉換成為程式編碼的形式,所以程式預設的條件如果成就,契約會自動執行,並且在區塊鏈上做財產價值的交換與轉移,例如雙方都有比特幣帳戶,就會以比特幣帳戶去支付。

因此,智慧契約會有兩個重點:

  1. 將合約條款轉換成程式邏輯
  2. 條件成就後就會自動執行。

舉個例子,其實自動販賣機就像是智慧契約,因為自動販賣機的預設條件就是投錢,接著會有相應的飲料掉下來,這就是把合約條款轉換成機器語言,而條件成就後(投了錢),契約會自動執行(飲料掉出來)。

從廣義「智慧契約」定義來看,其實智慧契約就是一種透過電腦將合約自動化的過程,這似乎與區塊鏈技術無關,因為在區塊鏈之前就已經有「合約自動化」的概念,例如我們買股票選擇定時定額,當條件成就(帳戶有錢、且交易時間到了),交易就會透過程式自動執行,這其實就是一種智慧契約,且不需透過區塊鏈技術就能做到。

但是為何區塊鏈技術通常會與智慧契約一起探討,因為當我們把智慧契約架在區塊鏈技術上,而非傳統互聯網的架構,這樣的智慧契約就具備了區塊鏈應有的特色,即去中心、解決雙花問題(Double Spending,即重付支付問題)、分散帳本、公開透明、不可竄改。因此,區塊鏈的智慧契約與傳統的自動化合約(姑且這樣稱之),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智慧契約的實際應用案例-旅遊不便險

其實虛擬貨幣(例如比特幣)的交換,他就是一種智慧契約,當條件成就了(比特幣的公私鑰互相配對,且交易得到驗證與共識),這時候比特幣的交換就會自動執行。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將區塊鏈的發展簡單分為區塊鏈1.0(虛擬貨幣運用)、2.0(智慧契約運用)與3.0(社會治理運用)。

雖然虛擬貨幣的交換也屬於廣義的智慧契約,但他通常被歸類在區塊鏈1.0進程;而通常大家討論智慧契約,所牽涉的問題不僅僅是貨幣交換,而是更複雜的使用情境,因此智慧契約多會放在第二階段(區塊鏈2.0)討論

舉例來說,我跟保險公司買飛機航誤險(旅遊不便險),當飛機延誤時,我不需再拿一堆證明單據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而保險公司後台也不需進行單據審核。

因為雙方如果一開始就把飛機航誤險的條件以程式語言寫入保險契約,此時保險公司區塊鏈網絡若與航空公司網絡對接,就能清楚知道飛機延誤狀況,因而自動啟動理賠程序,將帳款直接撥入消費者帳戶中。

智慧契約的財務觀點

當各個節點都有一本一樣且不可竄改的帳本時(區塊鏈的分散帳本與不可竄改特性),首先會衝擊審計業。企業對於查帳的需求會大量減少,因為只要透過區塊鏈網絡查帳即可,且網上資料不會有造假與竄改問題,於此同時如搭配人工智能技術,將能以電腦自動稽核,此時傳統查帳工作將消失,會計師事務所面臨新挑戰。

同時智慧契約也會大大改變企業的資訊揭露義務。

由於區塊鏈不可竄改特色,以後將會減少財報不實的法律問題,且更有利於企業之資訊揭露。此外,目前財報是以月、季、年為單位,但未來的世界是:「分報」與「秒報」的出現。

過去的月報、季報,對於攸關公司興亡的財務資訊,如在三個月後才能從財報上呈現出來,此時資訊不對稱問題可能會誘發企業主的道德風險,對於投資人與社會大眾不甚公平,如財報改用區塊鏈來進行,就能即時把重要資訊丟進當前最新帳本內,可供專家時時稽核與供社會大眾檢視,再也不需會計師隔幾個月簽一次帳、發一次財報。

再者,由於區塊鏈不可竄改特性,將省掉複雜的查帳流程,因此筆者預測,未來會有「分報」或「秒報」出現,或許有些許誇大,但將會大大改變所謂的報表制度。

智慧契約的法律觀點

智慧契約的問世將會改變法律服務的形態與市場。

首先,法律該如何轉成程式語言?這中間必須有共同協定確立標準。再者,傳統合約將被重新定位,因為傳統合約所使用的「自然語言」往往具有不確定性,也容易因人各自解讀,因此才有傳統紛爭解決程序包括:訴訟、仲裁以及強制執行來處理文義不明的定紛止爭程序。

但智慧契約將約定(自然語言)先轉化為程式語言,而程式語言相較於自然語言較無模糊空間,更大的特色是,當程式所預設的條件成就後,該交易會自動執行,當事人也會減少債務不履行的爭執,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的法律服務中,訴訟、仲裁、強制執行程序數量將大幅減少。

就算智慧契約亦如傳統合約一般,發生了爭議,例如雖經程式自動執行,但履行之一方不服,想重啟談判,或者進入仲裁。區塊鏈「分佈式帳本」與「不可竄改」特性將有助於證據保全,有助於證據調查之時效性。

舉供應鏈智慧契約為例,當各個利害關係人手上都有一本帳本記錄交易過程與損害經過,那麼當爭議發生時,一方想竄改證據,攻擊單一系統節點是不夠的,假設一方只竄改某個節點紀錄,例如貨運公司竄改自己手上帳本、證據,然而保險公司、船公司、海關、供應商手上的帳本未被更改,各帳本只要一進行核對,馬上就可發現貨運公司手上的資料有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以後一些主要證據能透過區塊鏈加以存儲,由於區塊鏈具備不可竄改特性,舉證責任分配的理論可能會重新建構,而法院認事用法的精準度也會大大提高。

結語

或許有人會想,如果訴訟、仲裁、強制執行等程序都大大的減少,那律師的吃飯傢伙在哪?律師不就要餓肚子了嗎?我認為跟人工智能會取代所有律師一樣,都是個假議題。

首先,智慧契約普及後,往後不是不需要律師,而是律師需要懂更多東西,律師要知道怎麼設計區塊鏈、怎麼設計智慧契約為己所用,因此律師很有可能變身成為工程師,例如去寫程式契約,就算不會自己設計,也必須懂程式的原理,以及如何與自然語言做轉換,才能為客戶提供智慧契約的諮詢建議,也就是說,律師必須跨領域學習管理、學習技術。

再者,智慧契約的運用有其極限,根據奧利佛·哈特(Oliver Hart)的不完全契約理論(incomplete contracts),法律契約有其先天的「不完全性」。

舉例來說,契約條款中其實存在大量不確定法律概念,例如買賣契約通常都會有瑕疵擔保條款,如果標的物產生「重大」瑕疵,則可能啟動買受人的解約權或者損害賠償請求權,但究竟甚麼瑕疵是重大?這往往還是需要事後透過人為解釋。

再舉一個例,法律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情事變更原則」,如果契約訂立後發生了「不可預見」之情事變更,導致契約繼續履行可能顯失公平,這時候也可能啟動當事人的解約權,但問題也是一樣,究竟發生甚麼事叫做不可預見?既然是不可預見之事,更難以在締約當下以程式碼窮盡(否則又何以叫做「不可預見」呢?)。在這種存在判斷餘地的契約條款裡,如何設計智慧契約,我想這可能會是一大挑戰,甚至是其技術極限。

另外,契約磋商時,雙方未必就所有細節都能訂明確,有時留白甚至是雙方刻意的,締約雙方各有各的考量,故意讓條款模糊不清而事後有解釋的空間,這是現實,也正是契約本質。

總而言之,智慧契約的運用有其極限,其並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合約,而正是因為這個極限反而使得法律人的跨領域更加重要,因為當智慧契約無法處理不確定法律概念(或者當事人刻意留白)需要解釋時,此時仍需有一個重啟談判協商的機制,而律師則必須透過智慧契約當初程式碼的制定過程,判讀當事人的真意。

尤其是物聯網搭配區塊鏈智慧契約的技術,將重繪世界的風貌,橫跨法律、技術與管理的人才更為重要。

舉例來說,智慧契約具備區塊鏈去中心的特質,因此未來P2P的租屋或租車,可能不再需要Airbnb或Uber來搓合,交易雙方可直接透過智慧契約進行房屋或汽車的短期租賃,當A要跟B租房,A會先把款項與保證金交付智慧契約,而B會授權金鑰給A使用,A將金鑰下載至手機上,以該金鑰啟動聯網的房門或車門進行使用,此時款項會從智慧契約自動交付給B,而使用完畢後如無其他損壞狀況,保證金則從智慧契約退還給A。

這是一個理想的交易流程,如果中間出現錯誤,雙方則進入智慧契約的調解或仲裁程序,此時智慧契約並無法取代律師。相反地,律師除了提供法律諮詢外,還需要判斷智慧契約的程式語言是否有爭議,甚至公司律師還需要運用區塊鏈思維與法律風控能力為企業診斷智慧契約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這世界沒有所謂的夕陽產業,只有不願轉型的企業。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世界在改變,我一直認為,沒有任何職業會被取代,被取代的只有不願改變的人類。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