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法學白話文
⁃ 政治熱議
⁃ 司法動態
⁃ 娛樂運動
⁃ 財經投資
⁃ 公共倡議
⁃ 生活日常
⁃ 人文思想
⁃ 職涯生活
⁃ 智財科技
⁃ 國際瞭望
訂閱
希望跟大家一起討論各種公共政策,一起促成環境變得更好。
公共倡議2024-12-20
蛤?臺灣竟然還有墮胎罪
臺灣近期法務部撤回刑法墮胎罪修正案,引發對人工流產權利的關注。雖然現行法規仍視墮胎為罪,但通過《優生保健法》,人工流產在特定條件下獲得合法性。人工流產的討論已從單純的醫療技術拓展至不可或缺的婦女權利,反映社會對性別平等與身體自主權的重視。在此背景下,如何調整法律以反映當代價值成為關鍵議題。
公共倡議2024-11-24
面對身心障礙者租屋困境,如何打造友善包容環境?
本頁面闡述了台灣身心障礙者在租屋過程中面臨的多重困境,從經濟壓力到租屋市場偏見,以及政府政策的不足。除了房價飆升,無障礙設施缺乏、供應短缺、租約僵化等問題也讓這一群體難以安心居住。政府應該在推廣無障礙設施、培訓房仲、及建立資訊科技支持下解決這些問題,以利身心障礙者的獨立生活和社區融合。
公共倡議2024-11-09
從歷次消防人員殉職事件,照見不義歷史,朝向正義改革
2023 年 9 月 22 日屏東明揚公司發生致命火災,導致 4 名消防員殉職,此事件凸顯台灣消防員的嚴峻處境。過去 10 年已有 43 名消防員因職殉難,表明制度的不公與政府監管的不足。尤其,政府事後雖修法加重企業罰則,但消防員要求的職業安全權利和工會組織權仍未實現。此文呼籲重新審視歷史不義,特別是要開放工會設立,引進民間力量矯正不義,推動真正的消防改革。
公共倡議2024-11-01
港人庇護如何更好?以南韓脫北者政策為鑑
我國在難民審核政策上,以「國家安全」嚴格限制,但南韓採取不同策略。南韓自1992年加入《聯合國難民公約》,且自該國憲法以觀,脫北者被視為「國民」,享有特殊待遇。對比來看,臺灣對港人的收容措施透明度不足,審查流程較為冗長,影響港人庇護申請。文章指出,臺灣應適度借鑒南韓經驗,改善庇護機制,兼顧國家安全與人道主義,保障尋求庇護者的基本權利。
國家安全至上?來臺港人的島嶼天光在哪裡?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不少香港人選擇移居台灣,尋求庇護。然而,無明確難民制度,加上繁瑣的申請流程,使得不少申請者感到挫折、缺乏指引。臺港交流辦公室的成立雖提供了一定協助,但對於尋求庇護者來說,仍面臨政策不夠明確和缺乏後續安置的挑戰。政府應優化機制,提供更透明的流程及完善的生活支援,避免庇護淪為口號,真正落實人權保障,揭開島嶼天光。
公共倡議2024-09-05
終結復辟!拒麥寮電廠續燃煤!民團欲發動首宗煤電訴訟?
台塑麥寮火力燃煤發電廠自 1999 年運行至今,造成台中、彰化、雲林等地空汙,威脅居民健康。2024 年 8 月 26 日,16 個民團集結抗議要求二號燃煤機組如期除役,保障生存權與健康權。抗議者並強調需保障勞工工作權與健康檢查,立法推動無煤家園,並計劃發起煤電氣候訴訟,呼籲社會支 持。
公共倡議2024-08-28
癲癇患者能考駕照?安全跟駕照之間,只能是零和遊戲嗎?
近年幾起,涉及癲癇作所衍生的重大車禍,引發對癲癇患者駕照管理的質疑。交通部在 2020 年開放癲癇患者考駕照,但缺乏有效監管機制,使得安全問題備受考驗。本文帶你探討相關法規、配套措施和跨部會合作的重要性,希望我們都有更安全回家的路!
公共倡議2024-08-09
從首起有罪判決談起,為何政府該立即修正《反滲透法》了?|公共倡議
《反滲透法》自 2020 年施行以來,社會爭議不斷。即使國民黨在 2024 年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由於民意趨勢,也未對該法提出修正。2024 年 7 月首度有案件依《反滲透法》判處有罪,正是檢視本法是否能有效防範外國勢力滲透的機會。本文認為,簡言之,因執法成本高、處罰輕,未來修法,並完善後續配套,是本屆政府勢在必行的責任。
公共倡議2024-07-25
覺得「廢死該聽民意」之前?先聽聽民意怎麼說?|公共倡議
本文探討廢除死刑的公民審議過程。旅途中,從多個縣市的討論活動,作者嘗試建立一個具體且不僵化的討論模型。過程中,強調基礎知識的普及,讓參與者充分了解死刑執行流程、重大刑案資料及監獄現狀等,並探詢不同意見者,使其積極聆聽彼此。經過多次討論,發現民意不僅僅是二分法的選項,而是複雜的意見光譜。文章總結出,不只是死刑,社會議題討論不只是文青的事,更需社會共同深入思考;如此,台灣才有餘力打造成能自我修正的民主國家。
公共倡議2024-07-15
一味補貼老人健保費,為什麼會產生世代不正義?|公共倡議
本文討論藍白立委提案修訂《老人 福利法》讓低稅率老人免繳健保費,強調此舉將加重財政負擔,削弱對年輕世代的支持,並違背社會投資與世代正義。本文建議,應優先分配資源解決少子化問題,鼓勵勞動參與,並學習韓國模式,僅補助最需要財力資助的老年人,以確保國家財政的永續發展。
公共倡議2024-07-08
「半推半就」就不算強制? 校園性犯罪為何難以認定,為何追訴時效不夠用?|公共倡議
校園應是學生安心求學的地方,但近期高雄國小教師性侵案和南投校長性犯罪案,暴露了性犯罪者利用師生關係和學生心智不成熟的問題。台灣法律是否能有效防止這類犯罪?日本於 2024 年修法,將強制性交罪改為不同意性交罪,並將追訴時效延長至 15 年,並可自受害者成年起算。台灣應參考這一修法來加強保護措施。
公共倡議2024-06-27
建立指引、完善輔具,創造真正的飛行無障礙|公共倡議
桃園機場獲全球百大機場排名第 66 名,但無障礙服務仍需改善。身心障礙者面臨服務不到位的問題,航空公司申請程序不一,無法統一提供無障礙服務。建議政府基於憲法與公約精神,挺身制定統一指引,改善無障礙設施,保障障礙者權益!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