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轉型正義停留在擦脂抹粉的廣告畫面   |王鼎棫

王鼎棫

2018-08-26發佈

2023-03-04更新

當轉型正義停留在擦脂抹粉的廣告畫面 |王鼎棫

當轉型正義停留在擦脂抹粉的廣告畫面   |王鼎棫
quotationmark image

全聯中元節廣告事件,也許是臺灣轉型正義發展的縮影。冷漠者眾,少數關注者的期盼越深,被操弄的傷害也越深,而加害者 …

quotationmark image

當轉型正義停留在擦脂抹粉的廣告畫面 |王鼎棫

全聯中元節廣告事件,也許是臺灣轉型正義發展的縮影。冷漠者眾,少數關注者的期盼越深,被操弄的傷害也越深,而加害者依舊神隱。

今天,全聯藉由一則廣告,似有若無地影射白色恐怖事件,雖打破大眾對歷史事件的冷漠,引發關注,然而該廣告正式在市場上流通的時間,還不到一日就被宣告下架。這個只要些微論及當權者不是,就會迅速被「宣告死亡」、被「噤聲」的動作,不正是過往白色恐怖最鮮明的重現?

網友說的好,那個廣告跟影射的主角一樣,都被根深蒂固、不能說的力量「被消失」了。

在本文完成之際,全聯在下架電視廣告後,選擇另行在網路公佈了完整的三支影片,並公開說:「真相和初衷,有讓大眾知道的必要,謹在此處,利用YouTube的自媒體平台將三支系列影片的全貌完整呈現,感念先人(以上節錄)。」因此,本文認為全聯「至少」有「事後」默許該影射存續之意味。

當大眾對歷史事件好不容易有所關注,對全聯的用心表示贊同,全聯卻在廣告下架後淡淡聲明表示:「全聯是全民的超市,一向不觸碰政治議題,期盼各界不要過度聯想。」藉此,我們終於得以認清,轉型正義在台灣,很多時候不只停留在冷漠觀望,甚至還會被無情地拿來操作,這也許是我們對於為何需要轉型正義,缺少認知的緣故,也就沒能檢討這麼多年過去,為何都沒完善落實。

就像這次廣告,再次引發社會對轉型正義的關心,可是殺死陳文成博士的兇手,究竟是誰?至今沒人知道。

轉型正義,恢復法制本來應有的健康狀態

轉型正義,用最素樸的方式理解就是弭平過往的威權痕跡,消除現存的集體傷害,向未來建立正常的國家;回首從前,盡一切努力,修復該有的社會秩序,拾起原本就該做的事。

社會秩序須建立在健全的法制之上,這樣除了私人之間的糾紛得以圓滿化解,國家行事也能有所分寸,不會因一己之好惡,恣意給予差別待遇,或發動超過人民所能忍受之暴力。健全的法制也能防止他人或國家侵害人民,人民才能隨心所欲追求個人所欲之幸福。

而法制的充分建構,又必須建立在過去種種不義的反省之上,這意味著從此我們願意對未來的任何不公負起責任。透過歷史爬梳與撫平傷痛,才能在不同世代的心中,真正建立起反對威權政治的民主文化。

我們不能忘記,臺灣曾在1949年誕生惡名昭彰的「懲治叛亂條例」,便是破壞基礎法制,製造許多白色恐怖的關鍵法令。當時許多異議人士因此受到嚴厲的刑罰,只要發表不見容當局的言論,就可能被安置,並扣上顛覆政府、參加叛亂組織或集會、以文字圖書演說為有利於叛徒之宣傳、為叛徒徵募財物或供給金錢資產、包庇或藏匿叛徒、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或縱容等罪名。像今日網友們(包含筆者)在社群媒體上針對時事評論,若在當年,幾乎沒有人能逃過前面罪名的制裁。

解嚴後的臺灣,就像從鬼門關走回的病人,元氣大傷,需逐步而有節制地推行轉型正義,脫離舊有的政治運作方式,點滴反省過往教訓,化解社會各階層的傷痛,重新建構應有的法制,阻擋過去橫行霸道的權力甦醒,讓社會各階層徹底走出高壓統治的陰影,真正地迎向自由民主的光輝。

達成轉型正義,首先圖個真相而已

尋找真相只是轉型必要的第一步,不是正義的全部。反覆述說著歷史上的罪惡,並不會自動帶來翻天覆地的究責與變革。

然而要怎麼修補不堪的過去?那就是讓真相出土。揭開瘡疤,固然會再次掀起痛苦的回憶,不過沒有真相,就沒有得以反省的事實,也就沒有改進的基礎。無形中,所有的秩序水平都凍結在過去,讓加害人的氣燄依舊高張,被害者的撫平成為空談。

又因過往的歷史真相往往掩蓋在高壓統治之下,哪些事項應予究責,其認知往往脆弱不堪、眾說紛紜,因此如何讓不同世代對過去的想像有所共識,便屬轉型正義的基礎工程。

俗話說,誰掌握了過去,就控制了現在。在探索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後設真相」的疑慮,也就是俗稱的「先畫靶再射箭」。因為真相的建構,除了來自片段線索的拼湊,更需植基於多元價值的公眾參與程序,共同形成事實的詮釋。如果這樣的詮釋,變成當今執政者整肅異己的單一敘事,那麼受害者的苦難,加害者的暴政,就恐無真相大白的一天了。

2017年12月5日,民進黨挾國會過半優勢,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前,通過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期盼藉由專責委員會之設置,負責規畫政治檔案的開放,威權象徵的清除、過往不法的平復等轉型正義事項;該委員會尚須另在2年內提出調查報告,若有人想規避、拒絕或妨礙調查,最高可處50萬元罰鍰。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轉型正義,若能夠透過當代選民的望穿秋水,於對立政黨間的良性競爭實現,固然是選舉正常運作的表現。然比較許多新興民主國家的發展,轉型正義有時淪為鬥爭工具;為了選舉,不免利用轉型正義,以過往獨裁同路人為名,過度打擊敵對政黨或政治人物。

期盼未來促轉會的決策,能夠勇敢秉持公開透明的方式,廣邀各界參與,共同面對罪責與傷痛,並依照設計,獨立行使職權,逐步落實「還原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和解」的法定終極目標。

還原卸妝後的模樣

1981年5月,在美國大學教書的陳文成,其前途一片大好,只是和家人一起回台灣探親,不料是踏上絕命終結。就只因長期支持台灣民主運動,7月的某一天,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台灣大學圖書館旁的草地上。這就是與全聯廣告聯結的「陳文成事件」。

基於沿革,同屬過往的共業群體,全聯當然可以用行動表示對白色恐怖的反省。

可當那則廣告暗暗指出母體的錯,先選擇了匆忙下架,又看輿論反應不錯,趕緊重新上傳,試圖把誤打誤撞,影射母體的英雄光環,轉為刺激消費的動力,形同先撇清關係,又想利用自身有關的集體傷害吸引關注;更別說一開始在一片讚譽聲中,急轉直下地說一切都是網友自行想像,幾個動作來回之間,似乎就只剩擦脂抹粉後的心虛模樣。

逼迫陳文成博士陳屍校園的兇手是誰,至今沒有人知道,而若轉型正義這次又止於呼喊,真相也許只會越漂越遠。

台灣人日常生活中,迄今仍充滿著威權政治的遺緒,公共廣場上或各級學校中,不時可見當年獨裁者的銅像聳立其中,選舉期間也常看到候選人出來歌頌獨裁者的種種事蹟。這就是轉型正義的意識與落實有限,讓大眾在潛移默化中,非但察覺不到獨裁者打壓異己的動作,還能對國泰民安的神話心存感激。

也許我們對轉型正義的堅持不夠強悍,讓有心人士能當作操作關注的工具,且隨意棄之如鄙屣。也許是台灣人期盼轉型正義,期盼國家正常化太久了,任何促成往前邁進的小恩小惠,甚或只是虛情假意,都能捧在手上如此歡喜。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