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那些歷史上的斷捨離|神奇海獅

神奇海獅

2020-08-17發佈

2023-03-07更新

極簡主義:那些歷史上的斷捨離|神奇海獅

極簡主義:那些歷史上的斷捨離|神奇海獅
quotationmark image

作者:神奇海獅(故事駐站作者) 「Bene vixit, bene qui latuit.」(隱居者生活閒適) …

quotationmark image

極簡主義:那些歷史上的斷捨離|神奇海獅

作者:神奇海獅(故事駐站作者)

「Bene vixit, bene qui latuit.」(隱居者生活閒適)

——奧維德・羅馬詩人

我是海獅,是一名極簡生活主義者。

這世界上有很多極簡生活家,大部分人的動機都是想要更清爽的空間、擺脫生活的重壓。但我之所以成為極簡生活者,都是因為我在德國寫歷史科碩論時期,我住處的天花板某一天突然塌了。

2020/08/116641965_418921189067515_5698541687769285862_n.jpg

雖然只是出現一道大口子,但隨時都有可能整個塌陷下來!我在 10 分鐘之內把所有必要物品全部扔進行李箱投親靠友,過著逐 Wi-Fi 而居的生活。終於等房子整修好了後,我回到自己的家、環顧四周,突然意識到: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我基本上只靠一個背包和行李箱就能過活。

我真的,很需要這一切嗎?

就是從那時起我成為一位極簡生活家,也常常從歷史裡去尋找同好。剛好藉由這次法律白話文運動的「思想」主題,就來分享一下歷史上的極簡主義思想者吧!雖然這些人都過世了,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還是能在家裡看到他們的身影⋯⋯

第一位:斯巴達極簡代表,來古格士

2020/08/2077550261_a0a6770586_o.jpg

第一位,那個在角落做伏地挺身的,是斯巴達人來古格士(Lycurgus)。

來古格士是西元前七世紀的斯巴達攝政。根據歷史考究,就是他把斯巴達打造成肌肉「兄貴」充斥的國家。原來在那時,斯巴達各種貪污腐敗充斥,而為了要消除人們的貪婪,來古格士做了一件小小小小的改革:把全國金銀幣全部收回!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棒狀、非常難流通的鐵「幣」,因為沒有奢侈品工匠想要抱著一堆鐵烤肉叉回去,所以城邦內的金銀首飾就瞬間絕跡。他還下令:斯巴達房子的天花板不能用鋸子、只能用斧頭劈製,因為根據他的邏輯,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會在這種簡陋的房間,佈置漂亮的裝飾。

我想我大概懂他的邏輯,來古格士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讓公民不再互沈溺於奢侈之中、也不會互相比較。「比較」一直都是讓人不幸的源頭,現今的我們就算沒辦法像斯巴達公民一樣住在同樣的屋子、吃同樣的東西,但記住:當別人在你面前展現金額不曉得幾個零的包包時,你可以欽佩他的財力、決心,但想不想擁有一樣的東西,卻是自己的選擇。當對你來說揹香奈兒與揹帆布袋是一樣的感覺時,又何必去苦苦追尋呢?

對簡樸的狂熱,蔓延至斯巴達人生活的所有細節,他們甚至連食物都很簡約。那裡有一道名菜,是由豬肉、血、醋和鹽煮成的可怕黑色燉湯,有個外邦人喝了後嘆了口氣:「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斯巴達人不怕死了。」

大概,死都比喝這種湯幸福吧。

第二位:雅典極簡代表,伊比鳩魯

2020/08/Epicurus_wiki.jpeg

不過斯巴達人有點自虐,其實極簡生活的目的,是要獲得快樂的。而這時就要介紹坐在花園裡的另一名極簡生活家:伊比鳩魯(Epicurus)了。(P.S. 我家其實沒有花園)

伊比鳩魯是西元前四世紀的雅典哲學家,他最有名的就是號稱「享樂主義」的伊比鳩魯學派。不過後人對他的享樂主義有點誤會,他不是要人盡情揮霍享受,他的享樂其實就是擺脫痛苦,而要脫離痛苦的生活,首先就是要排除各種庸人自擾的焦慮和愚蠢的慾望,尤其是那些即使被滿足也不會讓人更快樂的慾望。

他30多歲時,在雅典郊外買了塊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花園哲學家」幸福快樂地終老。根據他們的邏輯,生活真正需要的其實就是那些基本需求:生命不受威脅、身體健康、衣食無缺、有朋友作伴,擁有這些東西,人大概就可以被稱之為幸福。

「這樣不會無聊嗎?」有人問。

其實在簡約環境下,偶一為之的享受,反而更加愉悅。人是一種奇妙的生物,不管奢華還是稍微克難的生活都能夠習慣。心理學家將這種情況稱之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但差別就在於習慣奢華後,人們得想出更新、更刺激的方式來增加幸福度,但習慣克難生活的人只要適度放鬆,就能擁有一樣的幸福感。在一封信裡,伊比鳩魯是這樣對簡單的愉悅心存感謝,他請求朋友:「請寄給我一些乳酪,讓我隨時能享有盛宴般的滋味⋯⋯」

事實上我對這種邏輯深有同感。在德國的逃難生活結束後、當我回到有屋頂和 Wi-Fi 的房子裡時,我當時真心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

第三位:中世紀極簡代表,聖本篤

2020/08/saint-benedict-of-nursia.jpg

伊比鳩魯的人生觀是享樂,但其實仔細想想,伊比鳩魯背後的哲學其實蠻悲傷的:他與整個世界保持距離、因而獲得了快樂。而把「與世界保持距離」這件事做到極致的,大概就是中世紀的聖本篤(St. Benedict)了。

身為西方隱修制度的開山始祖,他制定了給隱修院參考的《聖本篤清規》,如果有人有興趣把極簡生活做到極致的話,不妨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按照本篤會隱修院的作息時間,大概是晚上八點就寢、早上三點半起床。現今我們當然不需要嚴苛到這樣,但現今的修道院仍然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專注」。

幾年前,有名美國企業家因為生活壓力太大,竟然跑去修道院 15 天。在這期間他仔細觀察裡面的隱修士,發現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一次只做一件事。

也就因為如此,隱修士的生活往往很簡單。隱修院的一項特色就是固定的生活作息,這有助於隱修士專注在他們認為至關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花費心力決定吃什麼、做什麼、什麼時候做。而最後這種看似沒效率的做事方式,但做的事往往比一次做很多事的人更多、而且更快樂。根據心理學,人們會因專注而忘記時間空間、進入一種「心流」的寧靜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就會導致成就感與充實感。

事實上這種狀態我還真的體驗過:在那段沒有 Wi-Fi、流離失所的日子裡,我每天早上九點半抵達圖書館開始寫論文,說也奇怪,在沒有外務的干擾下,我的效率竟然變高了、內心的成就感也加強了,有幾次我甚至忘記了自己家沒屋頂這件事,而一直到晚上九點離開圖書館後,也因為自己一天確實完成了一些事情,而感到暫時的平靜與快樂⋯⋯但我還是不會想再經歷一次那種時光就是了。

真的,我們擁有的都已經夠了

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你放棄買東西、然後到深山野林去隱居。只是要告訴大家在歷史上其實一直有種思想,在抵禦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

每個廣告商不斷告訴你:幸福就是擁有我們推銷給你的東西。但事實上幸福是資本世界的大敵,你買了這個東西,商人馬上就會再推出一個新產品,然後繼續說幸福就是擁有這個新產品……假如街上所有的招牌、廣告都在提醒你自己有多匱乏,你有沒有勇氣對自己說:「謝謝,但我擁有的已經夠多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鼓勵你,成為世界唯一一個會對自己說「你很幸福、已經夠了」的人!

2020/08/法科地史_思想-01.png

Present by 史上最強的【法律白話文運動】x【PanSci 泛科學】x【地球圖輯隊】x【故事 StoryStudio】知識合作企劃!
本文由故事 StoryStudio 提供:https://storystudio.tw/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