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政策為何經常失靈?法律心理學來解答|白目觀點

主筆室

2022-04-25發佈

2022-11-21更新

氣候變遷的政策為何經常失靈?法律心理學來解答|白目觀點

氣候變遷的政策為何經常失靈?法律心理學來解答|白目觀點
quotationmark image

從 1990 年代開始,氣候變遷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從地球科學,甚至到社會學與政治學,氣候變遷成為大家口中的 …

quotationmark image

氣候變遷的政策為何經常失靈?法律心理學來解答|白目觀點

從 1990 年代開始,氣候變遷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從地球科學,甚至到社會學與政治學,氣候變遷成為大家口中的顯學,幾乎各行各業都要跟它扯上關係才算跟得上時代。然而,氣候變遷雖然是個熱門議題,但多少人真的因此付諸行動了呢? 

2022 年 4 月,金車基金會發表的調查顯示: 67.2% 青少年會擔心地球能源枯竭, 59.9% 擔心全球暖化。雖然過半數的青少年,都擔心全球暖化問題,但實際上卻有43.1% 的受訪群眾不知道如何能減少全球暖化、甚至有 39.8% 群眾覺得減碳是麻煩的事,因此難以執行。

氣候變遷的認知與執行,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為何卻仍多半淪為口號?本文簡單提出二項討論,試圖說明「認知」與「執行」之間的落差原因,並且認為可以透過法律心理學的研究獲得部分解答。

對氣候變遷的心理反應,將影響政策形成

簡單來說,因為氣候變遷的「本質」與「成因」,讓人們產生獨特的心理反應;並從這些反應影響了人們對於氣候變遷的看法,還有後續執行法律/政策的作法。因此,如何觀察並引導這類心理反應,或許法律心理學可以作為去偏見的工具。

首先,氣候變遷本質上就難與人們產生共鳴,因此人們在執行上自然會忽略其重要性。

由於,氣候變遷影響的範圍大而廣,涉及跨緯度的管理與跨國境的討論,在空間以及時間上都有著發散的效果。因此,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害」,人們可能就會產生心理麻木(Psychic Numbing)而選擇不去討論、管理這個事件。立法者或是執政者,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也不免忽略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而無法改善氣候變遷的處境。

換句話說,當人們選擇不去在乎、並避免討論某件事,也就脫勾相關責任的束縛,才有辦法讓自己處理接下來的生活。類似研究,像是人們如何理解大規模物種滅種現象的觀察,也給出了相同的結論──即人們在面對大規模環境破壞(物種滅絕)時,會產生心理麻痺的現象,藉此減少自身壓力。而個人這樣的麻木,也可能反映在執行層面,以致減緩氣候變遷政策的推動。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人們能做的選擇實在太多,所以在面對眾多選擇的前提下,人們反而會傾向選擇「不作為」。

許多實證研究指出,要動員人們對於氣候變遷作出反應,要讓人們知道他們的行為是「迅速有效果」的,因為當人們感覺自己可以更有效地減緩全球變遷時,將更願意執行相關政策。

因此如何讓人們明確感受到簡單、高效率的氣候減緩,便顯得相當重要;這樣便能讓人們更願意參與,這也是法律政策制定者可以著墨之處。

最後,還有研究指出:人們在面對氣候變遷時若抱持著「憤怒」情緒,這樣行動力會是最高的;因為相比其他情緒,則較不會使人們化理念為行動。 

氣候變遷的不公印象,讓人們不屑規範 

這邊我們要談的是,當人們越是認知全球暖化是經濟發展「不公平」的結果,人們對於氣候變遷的法律或政策也就越可能不信任。

人們如何認知一項法律或政策,會影響後續的執行落實。Janice Nadler 認為,立法或法律決定是否公正,將會影響個人對遵守法律的態度。哈特( H. L. A. Hart )早前提到,如果法律規定的犯罪等級,與常識之間差異太大,則可能會讓人們產生蔑視法律的風險。

而根據 ​​Paul Robinson 與 John Darley 的論點,加強法律的道德可信度,同時也會強化法律的執行度。因此,Nadler 提出假設──「不公正的法律,是否會導致人們不願去遵守其他不相關的法律」,並開始了三項實驗,並且證明了這個假設是正確的。人們對不公正的立法或政策決定,確實會影響遵守法律的意願。

對於法律「不公平」的討論,為何發生在氣候變遷議題之中呢?

由於氣候變遷規範,從立法開始,就會遇到「責任分配」問題,這是因為不少人認為:氣候變遷是工業化國家在開發經濟過程中所留下的遺毒,因此責任分配上,北方工業國家應該負起更多義務,減少碳排放的總量,因此也有了「共同但區別責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的存在。

然而,這樣責任歸屬與分配,真的有辦法解決氣候變遷責任分配不公的現象嗎?從島國承受淹沒的危機、弱勢族群無力應對全球暖化現象的結果來看,氣候變遷的責任不公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於全球社會中。因此,這樣不公平現象,可能就會影響人們遵守氣候變遷規範與政策的意願。 

為了解決感知和法規遵守之間的差距,Nadler 還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首先,應修改反映社會共識的法律;其次則是促進對現有法律的理解,例如透過加強法學教育,讓人們更加理解法律存在與執行的必要。而氣候變遷也可以促成人們思考如何進一步研究如何制訂、設計法律以及政策,讓執行層面能更進一步落實。 

換句話說,透過法律普及教育的方式,讓民眾們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於氣候變遷也有所貢獻,進而增加對氣候變遷改善的認同感、提高執行率。而資訊的傳達,都有助於減少人們忽略氣候變遷的結果。而法律制定必然會影響人民的行為,透過教育以及習慣的養成,讓個人也擁有良好的氣候習慣,也是一種執行氣候減排的作法。 

小結

我們如何理解、看待氣候變遷將會影響我們如何執行相關法律或是政策。這結論或是聽起來相當合情合理,然而實際上將心理學研究應用到法律或是政策面上的應用卻是少之又少。

筆者認為,許多實證研究都可以用以解釋人們的行為,從而帶給法律政策制定者一些不同的看法,並運用在法律政策的落實之上,期待未來研究,能有機會多著墨於這些領域的交會討論之中。

(本次主筆|資深編輯 李濬勳)

*本專欄法白主筆室「白目觀點」,每週三更新,給您滿滿時事觀點。 

 

 

 

參考資料:

1、Arden Rowell & Kenworthey Bilz, The Psychology of Environmental Law (2021)

2、Talbot Andrews et al., Too many ways to help: How to promote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ehaviors (2022)

3、Cass Sunstein & Richard Thaler, Libertarian Paternalism is not an Oxymoron (2003) 

4、Janice Nadler, Flouting the Law (2005)

5、Haoran Chu & Janet Yang, Emo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f Climate Change (2019)

6、H. L. A. HART, 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ITY 25 (1968).

7、Paul H. Robinson & John M. Darley, The Utility of Desert, (1997).

8、https://tw.news.yahoo.com/金車調查-6成2青少年自覺沒養成節能減碳習慣-035601386.html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富都青年1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