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法學白話文
⁃ 政治熱議
⁃ 司法動態
⁃ 娛樂運動
⁃ 財經投資
⁃ 公共倡議
⁃ 生活日常
⁃ 人文思想
⁃ 職涯生活
⁃ 智財科技
⁃ 國際瞭望
訂閱
專欄簡介
國際
合作專欄2018-04-25
冷戰再起?國際法規範真空的間諜活動|李柏翰
最近在歐洲鬧得沸沸湯湯、不可開交的新聞,是前俄國特
合作專欄2018-04-22
向國家討公道:大阪泉南石棉村的國賠訴訟遠征|王鼎棫
過去幾十年來, 石棉 病風暴席捲全球,但在臺灣,多
合作專欄2018-03-13
杜特蒂也難逃法網?國際刑事法庭將初步審查「反毒戰爭」| 顏聚享
檢察官如果能確認菲律賓的司法體系無法或不願追訴潛在的行為人,也認定若對於「反毒戰爭」所造成的嚴重死傷發動正式調查和後續訴追,便可決定正式對杜特蒂和涉入案件的菲國高級官員發動調查。
合作專欄2018-02-22
不配合安理會的北韓禁運令,或為台灣外交新出路? | 李濬勳
2017年底,貨船「方向永嘉」在公海上提供北韓船隻原油,違反了 聯合國安理會 對北韓實施的禁運令。方向永嘉是一 …
合作專欄2018-02-21
顏聚享|紅十字會專法廢止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何去何從
基於過往財務和募款所得運用等問題,2016年一度有呼聲廢除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而最終是以廢止其專法《 中華民國紅 …
合作專欄2018-01-20
巴拿馬斷交後:重彈一中老調,還是另謀出路?|楊貴智
過去, 九二共識 讓中華民國得以出席各種過去無法參與的國際組織大會,並與諸多具代表性的邦交國維繫邦誼,藉此使台 …
合作專欄2018-01-04
李柏翰|《世界人權宣言》七十週年前夕,讓我們談談人權的政治
這兩個月幾乎可以說是「人權的季節」,不論對國際社會或台灣本身而言。 在台灣,除了行政院為挺資方、緊縮勞權,成了 …
合作專欄2017-12-10
顏聚享|到底是誰在促進人權?──國際人權公約所面對的現實和挑戰
現代人權的法制化可以說是伴隨著二戰之後聯合國秩序的建立而生,在至今70年間迅速發展,雖然不能樂觀的說這套價值已經成為普世而具有拘束力的規範,但它確實透過國家間建立的各個機構和程序,透過解釋把對大眾而言相當抽象的人權規則具體化、建立監督各國的機制,並且一步一步用不同的措施去促進各國遵循人權規則。
合作專欄2017-12-03
國際兒童人權日談兒童人權|蔡孟翰
這個月幾乎可以說是「人權月」,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12月10是世界人權日,於是我們決定陸續推出人權(法)相關文章。 歲末年終,許多會議剛結束、許多審查不了了之;許多問題每天在發生,許多時候彷彿得不到回應與解答。如同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薩繆爾·莫恩(Samuel Moyn)自問自答:「人權」會是、該是最後一個烏托邦嗎?
合作專欄2017-09-24
李柏翰|世界難民日,你 #WithRefugees 了嗎?
今年的「世界難民日」,聯合國與網路上紛紛出現#WithRefugees的標記,難民問題看似距我們遙遠,然在台灣,有許多失於社會目光的逃難者和流離失所的人,漸漸被遺忘了。躺在立院十幾年的《難民法草案》於去年7月通過初審後,又無消無息了。因此藉著世界難民日,讓我們來談談誰是難民、誰有資格尋求庇護,誰又能取得居留或公民權呢?
合作專欄2017-05-14
劉珞亦|法國總統選舉為什麼要選兩次?
法國新總統 馬克宏目前39歲,銀行家,曾經是社會黨的一員,但主張要走「中間路線」,所以離開社會黨(Parti …
合作專欄2017-04-27
強迫的愛國並不偉大:面對國旗不只一種面貌|劉珞亦
國旗的意義,對不同個體而言其所彰顯的意義並非一致性的,這面旗子對於一些族群,可能是榮耀、可能壓迫,也可能是一種熱血的揮灑、更可能是一種鮮血的屠殺。若國家一定要公民對這面旗子必須是同一種模樣,那麼當我們看到這面國旗時,她所象徵的會是自由的光榮?還是對個體的壓迫呢? 但其實國家本身並不會偉大,國家是因為人民才會偉大。因為人民而偉大的國家,是不會壓迫人民如何的講、如何的想,而是用包容去面對那些對國家不同聲音與言語,哪怕那聲音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厭惡的。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暫時不接受投稿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5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