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
2022-05-03發佈
2022-11-21更新
米老鼠上街頭:抗議校園不教同志教育?|白目觀點

你覺得小學生該接觸同志教育嗎? 今年3月28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州長簽署《家長教育權利法》(Parental R …
米老鼠上街頭:抗議校園不教同志教育?|白目觀點
你覺得小學生該接觸同志教育嗎?
今年3月28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州長簽署《家長教育權利法》(Parental Rights in Education Act),此案又被稱為「不說同性戀」(Don’t Say Gay)法案。
這是因為,本法不鼓勵佛州學校在幼兒園到三年級的階段中,以不適合年齡或發育的方式,討論性傾向及性別認同;倘若校方違反,家長有權提出訴訟。立法初衷則是為了強化家長教養孩子的權利,包括有權決定孩子接收的訊息。
不說同性戀是怎麼回事?
本法支持者認為,這樣才能讓父母好好管控孩子的教育。反對者則表示,相關限制規定其實非常寬泛,什麼是「與性別認同或性傾向有關的指導」、「什麼是課堂討論」這都將產生爭議——並假裝解決一個既有的認同問題。
比方說,一個同性戀老師如果提到自己的伴侶,這算觸法嗎?又或若是學生自己說他有兩個媽媽,而其他人問這是什麼意思,老師還是必須保持沉默嗎?佛羅里達州的公立學校,是否必須禁止所有具備同志色彩的書籍呢?
同志團體更認為,LGBTQ的青少年在求學階段,已是霸凌、自殺、憂鬱症等高風險群體,倘若本法通過,會更加深這群青少年的危險處境。學校要做的,就應是提供安全環境去討論性別議題。
換言之,本法將扼殺孩子們對LGBTQ群體的認識;在佛州成長的小孩,將大幅減少談論LGBTQ家人、朋友、鄰居及偶像的機會。
進退兩難的米老鼠
就在本法遭各界抗議,連迪士尼旗下的員工們也這麼覺得。
這是因為如奧蘭多哨兵報 2 月份的報導,該公司曾為該法案捐款給相關政治人物。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事後在員工電子郵件中表示,他和公司領導層明確支持 LGBTQ 員工;但他並未譴責該法案,認為公司聲明對改變結果幾乎沒有作用。
3 月 11 日,被內部員工大肆批評之後,查佩克宣佈公司將暫停在佛羅里達州的所有政治捐款,並為他第一次聲明道歉。
「很明顯,這不僅是佛羅里達州的法案問題,而是對基本人權的一次挑戰。」他寫道。「在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中,你需要我成為更強大的盟友,我讓你失望了。對不起。」
迪士尼即在 4 月 8 號表示,它將努力廢除佛羅里達州的立法,因為它致力於維護 LGBTQ+ 社區的權利和安全。迪士尼聲明說:「作為一家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讓立法機關廢除或在法庭上推翻這項法律,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支持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和州政府。」
然而,立法者的回應是:迪士尼應專注營收、提供就業機會和服務客戶——「不要畏縮在政治少數派身上,試圖將邊緣意識形態強加給美國其他地區。」
附帶一提,與此同時,包括 ABC、ESPN、Disney Plus 和 Hulu 也都在 Twitter 上發表聲明,支持 LGBTQ 社區,反對「侵犯 LGBTQIA+ 社區基本人權的立法」。
此外,迪士尼公司的繼承人之一查理·迪士尼 (Charlee Disney) 在最近採訪中,也以跨性別者的身份出櫃,並譴責了反 LGBTQ 法案。查理的爸爸表示,當佛州州長簽署《父母教育權利法案》時,這個家庭「傷心欲絕」!
似曾相識!臺灣的反性平教育公投
反對在校園教同志概念,在台灣也不是新鮮事。
2018年,反同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提出公投,要求不得在施行細則中,要求國中小教授同志教育。
公投通過後,教育部也修改施行細則,直接將「同志教育」改成「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挺同團體盛讚,反同團體則抗議教育部「換湯不換藥」。
幸福盟理事長曾獻瑩表示,教育部作法就像本來喝蜂蜜檸檬,現在改喝「蜂蜜加檸檬加水」,根本是玩文字遊戲。
但由於施行細則不能牴觸《性別平等教育法》──要性別平等,怎麼可能不教同志相關概念?本爭議也就漸漸消退。
其實,對學生來說,學校就是小型的社會實踐場。他們可以在其中體驗長大後的生活,練習成為他們真實的自己,甚至弄清他們真實的自我到底是什麼。
同志教育攸關認同,也是很多人成長過程中是否能感受到保護的關鍵,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感到被重視,並傳遞他們的想法。
孩子天生好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家庭結構;尤其同婚通過後,有人有兩個爸爸,有人有兩個媽媽。孩子們不免會問那是怎麼回事?而幫助孩子們理解是教師的 工作;理解了,這樣孩子就不會害怕,不會成為禁忌,我們應該讓他們勇於提出問題。
那你覺得小學生該接觸同志教育嗎?
(本次主筆|網站主編 王鼎棫)
*本專欄法白主筆室「白目觀點」,每週三更新,給您滿滿時事觀點。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