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減碳跟上了沒?

白廷奕

2024-01-29發佈

2024-04-02更新

臺灣減碳跟上了沒?

臺灣減碳跟上了沒?
quotationmark image

研究估計,一旦全球暖化程度達到1.5°C,至2100年為止,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將高達0.26公尺至 0.77 公尺,可能導致臺南近1/3的面積陷入汪洋一片。

quotationmark image

2023 年 12 月 13 日,主席賈柏敲下木槌,與會代表紛紛起立鼓掌,聯合國第 28 屆氣候峰會(COP28)正式落幕。氣候峰會(COP)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每年舉辦的會議,旨在評估氣候變遷的情況,並作出因應承諾。

或許你沒聽過 COP,也對它是什麼沒有興趣,但不可否認的是,你的未來正深深的被它影響著。因為我們都是被全球暖化影響的世代,尤其是 1990 年以後出生的我們,感受最強烈。不過,難免還是會有人質疑:全球暖化真的有那麼恐怖嗎?不就是越來越熱而已?

全球暖化 生物失去棲息地

全球暖化,可不只是越來越熱而已。2018 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IPCC 全球暖化1.5°C特別報告》(以下簡稱 SR15)。報告指出,依過去及現在的排放量預估,全球暖化程度可能在 2030 年至 2052 年間達到 1.5°C。

研究估計,一旦全球暖化程度達到 1.5°C,至 2100 年為止,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將高達 0.26 公尺至 0.77 公尺,可能導致臺南近 1/3 的面積陷入汪洋一片。

不僅如此,研究統計顯示 10.5 萬個物種中,將有 6% 的昆蟲、8% 的植物及 4% 的脊椎動物會失去一半依氣候條件而定的地理分布範圍。珊瑚礁將減少 70% 至 90%,海洋魚類的全球年均捕捉量將減少約 150 萬噸。而且,還會使全球約 1 億人口陷入用水危機。

COP28 能源轉型 脫離化石燃料

SR15 報告源自 COP21 的決議,該次會議還通過了《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2℃ 以內,盡力限制在 1.5℃ 內(相較於工業化前的水準)。然而,溫度不是說要控制就能控制的,必須要有相應的減碳目標。

這次 COP28 的決議,各國便決議「以公正、有序且公平的方式,使能源系統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加速 2030 年前的行動,以利在 2050 年前實現科學的淨零排放。」雖然因為產油國家的反彈,最後沒有承諾要「淘汰」化石燃料,但仍是人類歷史的重要一步。

氣候變遷因應法 排碳要付費

在此國際趨勢下,臺灣為氣候變遷做了什麼努力呢?2021 年「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排放」是臺灣與國際的共同目標,這項目標也在兩年後被納入了《氣候變遷因應法》。

所謂的「2050 淨零排放」,不是到了 2050 年後就完全不排放溫室氣體,畢竟這是不太可能的。它指的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與被森林、海洋或其他設施等吸收或儲存的量達成平衡。

舉例來說,如果 A 工廠每年使用3萬度電,每年大約會排放 15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註),相當於消耗 1 公頃森林的固碳量。因此,如果 A 工廠有辦法設置一項設施,其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和 1 公頃森林的固碳能力相當,A 工廠就達成了「淨零排放」。

為促使企業落實減碳,《氣候變遷因應法》也規定,環境部要對溫室氣體實施總量管制,對事業核配排放額度,並實施排放交易制度。如果事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超出額度,必須想辦法在指定期限前取得相對應的減量額度,例如在碳交易市場上向其他人購買等。

以前述的 A 工廠為例,假設它沒有設置儲碳設施,而且只被核配每年 10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此時,剛好有間 B 工廠因為減碳有方,核配額度還剩 5 公噸,A 工廠就可以向 B 工廠購買這 5 公噸的額度。

2024 年開始,臺灣正式進入排碳有價時代。相較於其他國家選擇以碳稅制度來達到減碳目的,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則是採用碳費徵收機制,是目前唯一採用碳費制度的國家。碳費徵收由環保署規畫,初步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 2.5 萬噸的電力業與製造業,合計超過 500 家企業。此外,政府也擬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鼓勵企業發展綠電。

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迫在眉睫,我們當然不能置身事外。除了好好監督政府及企業有沒有好好減碳,在生活中也要做好環保,為了地球,也為了自己及身邊的人。

註: 「二氧化碳當量」是一種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單位,也寫作 CO2e。由於不同的溫室氣體可能造成的暖化程度、在大氣中持續的時間都不同,為了便於比較計算,會將不同的溫室氣體換算為「等同於多少二氧化碳」,也就是二氧化碳當量。

本專欄為法律白話文運動與《中學生報》的合作專欄。《中學生報》是國語日報社專為國高中生量身打造的刊物,每週一出刊。內容涵蓋中英對照的國際新聞、時事科學新知、法律媒體素養、生活、文藝、校園、職涯探索、升學輔導、心情抒發,以及學生作品發表等。以提升中學生的國際視野、語文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自我探索的自學能力為目標。希望陪伴中學生度過豐富多彩的青春。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