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話鹿讀冊

遠流出版

2023-09-11發佈

2023-09-08更新

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話鹿讀冊

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話鹿讀冊
quotationmark image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教出殺人犯》,作者岡本茂樹 華人社會中常用來教導學生的反省日記、反省作文、悔過書、自述書,真能讓孩子學會反思的能力嗎?這真的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了嗎?會不會只是活得更壓抑而已呢?

quotationmark image

當孩子發生問題時,原因多數出在大人身上

孩子發生問題行為的當下不是要求他必須反省悔過,而是展現出和他一起思考「為什麼孩子(或自己)出現問題行為」的態度,要罵人等弄清楚原因再罵也不遲,不,當了解原因就會發現,其實多數情況問題都出在大人自己身上,或許還會因此感到慚愧不已。不過這也是好事,這樣的處理方式不論對親子關係、師生關係,或任何人際關係都是有幫助的。

當孩子做出問題行為,通常第一個反應是「要挨罵了」,此時大人要明確告訴孩子:「我想把你這次的問題行為當作是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的機會。」並且陪伴他一起思考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讓我們一起想想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好嗎?」

家裡和學校或許各需要不同問法,但基本進行方式一樣,總之都要以包容的態度替代責罵。一開始先試著問他:「我想知道你平常都在想什麼,可以跟我聊聊嗎?什麼都可以。」或許必須花上一點時間等待,但只要孩子感受到可以說真話,就會慢慢開口。此時大人要忍住插嘴,務必默默傾聽,即使他有一些錯誤想法也不要點破,絕對不要打斷正在說話的孩子。當他提到不滿或壓力,就是問題行為的原因。

如果你是父母,此時可能會從孩子口中聽到否定自己的話,一定會感到很刺耳,請當作孩子在告訴我們連大人都未曾注意到的事情,用受教的態度好好聽完全部。

不管是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都需要勇氣

孩子說出不滿與壓力是需要勇氣的,其實大人也是,要在人前將負面情緒抒發出來,不論是誰都會感到丟臉,正因如此,當孩子講出心裡話,請一定要對他說:「那些事情一定讓你很不好受,你一直都是這樣自己默默煩惱嗎?謝謝你願意說出來。」而當父母覺察到孩子的煩惱源自於自己,請坦誠向他道歉:「爸爸(媽媽)也有做不好的地方,對不起。」彼此訴說心裡話,親子關係會更加緊密。讓問題行為的發生成為親子關係好轉的契機,進而建立起互相說真話的富足人際關係。

如果你是老師,請一定要對學生這麼說:「原來你的感受是這樣,你一定很難過,是不是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有人可以說呢?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心裡的想法。」當孩子知道老師能夠同理他,就會願意相信老師,他的人生也將因此有所轉變。孩子會因為遇到好老師而願意相信大人。而當孩子將不滿與壓力轉化成語言,也有大人願意接住他的情緒時,他便會覺察到自己的問題行為錯在哪裡。

絕對NG的行為——說教

孩子傾訴真心話時,有一件事絕對不能做,就是講道理。例如「那是你的想法有問題」、「未成年就是不能抽菸,對身體也不好」、「你再這樣下去就考不上好學校」,這些說教都是沒有幫助的。這些話沒有錯,但正是因為沒有錯,會讓孩子無話可說,也會讓好不容易敞開的心房再度關閉,對說出真心話的自己後悔不已。

說教到最後,只會落入引導孩子反省的套路,甚至會讓孩子下定決心從此以後面對大人「絕對不能說實話」,也不願再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聲,或是變得陽奉陰違,表面上看起來一本正經,其實心裡很不屑。演變成這樣就太糟糕了,危機不但沒有變成轉機,反而招來另一個危機,成為爆發(誤入歧途或犯罪)的起點。

道理講到最後,贏的一定是父母。而一旦變成父母是贏家、孩子是輸家的結構,親子關係就會開始惡化。我們可以把講道理看成是導致對方緊閉心房的「語言兇器」,這不僅適用於親子關係,任何人際關係都是如此,我們必須牢記在心。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作者簡介

岡本茂樹(Shigeki Okamoto) 195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系教授。原為國高中英文老師,後來進入武庫川女子大學研究所臨床教育學研究科攻讀博士,取得博士學位。日本角色書信療法學會(Japanese Association of Role Reversal Letter-writing)理事長。在大學授課、從事研究,也致力於協助累犯受刑人更生。2015年歿。

譯者簡介

黃紘君 臺大政治系學士、日本大阪大學公共政策研究科碩士。專職中日文口筆譯工作超過十年,目前努力在工作與育兒間尋找平衡點。 聯絡方式:redarmyhuang@gmail.com

話鹿讀冊,不定時跟您分享好書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