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欣
2024-11-08發佈
2024-11-07更新
影評《口袋裡的監視器》 :無人置身事外的數位剝削
《口袋裡的監視器》深入揭露兒童遊戲背後的隱私威脅,警示家長與社會重視兒童網路成癮與數位隱私問題。科技巨頭利用遊戲悄然收集孩子及其家人的數據,對個人隱私造成嚴重侵害。影片呼籲更嚴謹的法律監管,以保護數位隱私,並建議家長採用較民主的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數位習慣。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隱形風險,積極防範成為被監控的無聲受害者。
誰能想到,孩子使用手機時,根本不是隻身一人。螢幕背後,是龐大企業和科技巨頭編織的網絡,像追蹤獵物的猛獸般,隨著每次開機,悄然收集這些稚嫩用戶及其家人的數位足跡。
《口袋裡的監視器》這部紀錄片,從手機遊戲的隱私問題切入,逐步揭示更深層的隱私侵犯真相。製作單位丹麥 TV2 電視台原本只想探究丹麥孩童對手機遊戲的依賴原因,沒想到一路挖下去,竟意外揭開了整個家庭隱私被侵犯的問題。
孩子的手機,正在發生不可告人的事
因科技便利,孩子不免向現代父母追討手機,用於娛樂與社交,但卻未曾料到,看似無害的「兒童遊戲」竟被商業生態系統盯上,用以從事大規模的營利行為。
本片揭示了遊戲公司,如何在孩童使用手機時收集個人資訊,並透過各種手段引誘他們長時間沉迷其中。比方說,透過違法記錄遊戲使用時間、次數,再加上行為心理學知識「定製」遊戲關卡和價格,或調整顏色和圖標,以迎合每位兒童的偏好,藉以誘導孩子執行連自己都未意識到的行為。
甚至,兩個孩子打開同款遊戲時,背景顏色、音效甚至獎勵機制都可能不同。
然而,為何「兒童網路成癮」需被重視呢?因為網路成癮,不僅會造成孩子個人情緒增加、智力發展低下、語言能力變差、注意力不足、睡眠障礙、同理心發展不良,甚至因為情緒推疊,進而讓學業表現變差,疏離親子關係,最終導致家庭角色失衡,引發無限衝突。
令人害怕的是,網路成癮兒童的大腦成像,與物質濫用的安非他命使用者、酒精成癮者毫無二致。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在 2018 年把「網路及電視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希望各界重視兒童心理衛生問題。
拒絕成為失控產業的受害者
以現有數據來看,美國兒童每日平均螢幕使用時間為 4 到 7.5 小時,英國兒童為 4 到 6 小時,日本為 3 小時 45 分鐘,韓國兒童為 3 小時左右,香港為 3 小時 45 分鐘,臺灣則為 3 小時 50 分鐘。
眾多國家中,中國被推測是兒童使用時數最低的地方,因為該國強力管制網路使用年齡與時間。舉例來說,該國 8 歲以下兒童每天只能使用網路 40 分鐘,8 至 16 歲每天 1 小時,16 至 18 歲則可使用 2 小時。
然而,我們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已經陷入網路成癮的危機?又該如何協助他們擺脫遊戲公司設下的成癮陷阱?
目前中文版本的網路成癮評估工具,包含陳氏網路沉迷量表、網路成癮危險因子檢核表,還有我國衛福部公布的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其中,衛福部的量表操作特別簡單,且題項僅有四題,分別為「想上網而無法上網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坐立不安」、「我發現自己上網休閒的時間越來越長」、「我習慣減少睡眠時間,以便能有更多時間上網休閒」及「上網對我的學業已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每題可按情況勾選 1 至 4 分,總分達 11 分或以上即顯示有網路成癮傾向,需要即早介入。
至於脫離這場兒童成癮受害的方式,更需仰賴家長的協助。研究顯示家庭教育方式確實對兒童螢幕使用模式具有影響。現行教養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四種:
- 民主權威型教養:父母設立清晰的規則,但同時鼓勵開放交流,並尊重孩子的意見。
- 專制型教養:俗稱虎媽教育,強調嚴明規則與高度控制,但較少提供情感支持。
- 放任型教養:父母的管理鬆散,較少干涉孩子行為,偏向建立友好親子關係。
- 忽視型教養:父母對孩子缺乏關心及參與,無法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與監督。
其中,民主權威式教養(高需求、高關懷)目前被認為最有助於兒童擺脫成癮。這種教養方式通常會設定較明確的螢幕使用規則,並且親自參與孩子的數位媒體使用;相對於直接阻斷使用的專制型教養,以及過度民主的放任型教養,選擇共同參與數位活動,而非完全禁止或忽視的民主權威型教養,更容易重塑孩子學會健康的數位使用習慣。
無聲無毒的個資侵略
全片的高潮,更帶出數位隱私的深層威脅。原以為遊戲公司違法暗中搜集兒童的個別數據,並用於心理操控,這樣已足夠驚人;更令人訝異的是,孩子在遊戲中的授權,竟還會蔓延到家人身上,波及整個家族隱私。
紀錄片發現,不論兒童是否同意提供隱私資料,遊戲公司總能透過諸如 Adjust 或 Wappier 等第三方公司,暗中從兒童遊戲中擷取數據。
所以,當孩子下載遊戲,該公司甚至不知名的第三方公司就可以付費或者免費的得知孩子的相貌、家庭資訊、父母財務狀況、父母健康狀況.....等,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公司可以遠程控制孩子的錄音錄影設備,所以不論是家中財務狀況、家庭成員交友情形,股票交易,甚至私密影像,都將隨時隨地更新至伺服器,永久儲存。
大家或許會覺得這些問題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它們比我們想像中更貼近生活。
隨著 AI 技術的普及,智慧家電成為流行,然而,這些設備的隱私風險也不容忽視,例如智慧攝影機無需指令就自行開啟錄影,甚至隨機發出人聲的情況並不少見 ; 台灣更曾發生 700 支監視器被公開上網,曝光諸如停車場、工廠、公園、住宅等畫面,被監控者通常全然不知。
另外, 根據自由之家的報告,全球網路自由度近年持續下降,72 個國家中,有 56 國的使用者因表達政治或社會意見而面臨逮捕或拘禁的風險,41國封禁對於政府不利的討論網站。所以,儘管台灣的網路空間還算自由,仍不可忽視「隱形監控」對言論自由與個人安全的潛在威脅。
當法律無力,誰來保護我們?
《口袋裡的監視器》揭露了現代科技如何悄然滲透人們的生活,從孩子的遊戲到智能家具,每次開機,都可能是隱私被掠取的瞬間。
其實,大規模監視和行為操控並非新興議題。2013 年美國的「稜鏡計畫」(PRISM Program)即因 NSA 前僱員愛德華·史諾登的爆料,使政府與科技巨頭(如Google、Apple、Facebook等)合作,收集全球用戶數據的真相曝光,掀起抗議浪潮。
2016年,以色列 NSO 集團的「飛馬間諜軟體」更在《紐約時報》的揭露下,曝露出商業監控的黑暗面,成為政府用來監視異見人士和記者的工具。
然而,十年過去,這些爆料不僅無法遏止科技隱私的濫用,監控管制的遲滯更顯棘手。《口袋裡的監視器》提醒我們,看似存在,執法責任不清、監督機制不全,使得保護個人隱私的理想成為空談。片中描繪的情境,反映出臺灣和許多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新興科技的推動下,隱私保護卻遠遠跟不上步伐。
這部影片讓人深刻意識到,若不推動更嚴謹的法規與執行機制,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隱形監控的無聲受害者。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個人與社會應當意識到這些隱形風險,主動關注隱私保護的最新工具,並敦促政府強化數位隱私的監管。《口袋裡的監視器》告訴我們:這場數位戰役無人能置身事外。
更多免費觀影資訊,快看下面: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影展播映資訊
➤高雄 場 |𝟏𝟏.𝟐𝟗 – 𝟏𝟐.𝟎𝟏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際會廳 ➤台中場 |𝟏𝟐.𝟎𝟔 – 𝟏𝟐.𝟎𝟖 臺灣大道市政大樓集會堂 ➤台北場 |𝟏𝟐.𝟐𝟎 – 𝟏𝟐.𝟐𝟐 中油大樓國光廳
免費索票看這邊: https://ptsfestival.kktix.cc/events/2024input
【本文作者】
江家欣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生、社會工作師、社會調查師。認為不平等至關重要,因而投身醫務社工、精神科社工,以及身障者性侵受害實錄研究的過程;有感於身而為人的我們,沒有人能在政策的洪流裡浩立而盼,所以實作、研究、並且倡議。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一起來跟法白看電影、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