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犧牲生命,也要突破黑名單的台灣人——陳翠玉

廖伯威

2024-05-08發佈

2024-09-12更新

即使犧牲生命,也要突破黑名單的台灣人——陳翠玉

即使犧牲生命,也要突破黑名單的台灣人——陳翠玉
quotationmark image

台灣護理之母陳翠玉勇敢接受現代護理訓練,推動台灣護理制度,並提升護理人員地位。然而,228事件和國民黨的政治打壓,迫使她離開台灣。最終,陳翠玉突破黑名單回台,表現其對台灣的深情。探索陳翠玉的感人故事,了解她如何以生命捍衛故鄉。

quotationmark image

即使犧牲生命,也要突破黑名單的台灣人——陳翠玉

「我出世時是日本人,現時是美國人,但是我永遠是臺灣人。」

說出這句話的人,叫做陳翠玉。台灣現代護理制度的建立,她功不可沒。

陳翠玉 1917 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彰化。從台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畢業後,到東京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主修公衛護理、助產士,是第一位受現代護理訓練的台灣人。

畢業後,剛好遇上太平洋戰爭,回到台灣的陳翠玉便運用所學,組織戰爭時期的護理工作。

台灣護理第一人

戰後的台灣百廢待舉,陳翠玉的專業背景和外語能力,讓她成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在台灣的工作夥伴。

根據當時 UNRRA 的報告,包括陳翠玉在內,台灣只有 2 名合格護士。

然而在 1947 年的 228 事件,陳翠玉卻被列入槍決名單當中。在友人的救援下,她前往加拿大進修護理教育學士學位。

1949 年,在台大校長傅斯年的邀請下,陳翠玉出任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為了改善護理人員在職場上的環境,陳翠玉推動「醫護平行」政策,提升護理人員的地位。

為了解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陳翠玉參與台大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的創辦,並擔任創校校長。

1954 年,陳翠玉接受 WHO 獎學金赴美攻讀護理行政碩士。成為台灣取得護理學士、碩士學位的第一人。

「不適任」

但一切又在 1955 年變了調。陳翠玉拒絕配合國民黨教官控制校園,遭到教官誣陷涉嫌貪污,雖然最後獲判無罪;但同時陳翠玉也被監察院彈劾,並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記過處分。

後來的解密文件發現,當時曾有人匿名向台大校方檢舉陳翠玉「未能領導青年配合國策」、「不宜任校長」。

一連串的政治打壓,讓陳翠玉心灰意冷,決定離開台灣。

穩得

1959 年,陳翠玉擔任 WHO 的護理顧問,在中南美洲服務長達 18 年,直到 1977 年退休。

在中南美洲期間,受到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的影響,陳翠玉投入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許多海外社團。1986 年她發起「婦女台灣民主運動」(Women’s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Taiwan),台語讀作「穩得」(WMDIT),鼓吹女性參與公共事務。

1987 年,陳翠玉回到台灣參與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的成立大會,同時也四處演講,宣揚民主自由的價值,甚至探望綠島政治犯,讓當時的政府大為光火。

陳翠玉在離開台灣後,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取消簽證。

用生命突破黑名單封鎖

當時有所謂「返台加簽」制度,除了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之外,還必須取得「返台加簽」,才能回到台灣。

而這個簽證可以隨時被取消,成為政府打壓「海外黑名單」的手段之一。直到 1998 年才被大法官宣告違憲。

1988 年,陳翠玉決定要突破黑名單的封鎖,回到台灣。

所幸 1988 年是個網路連線還不發達的時代,陳翠玉被列入黑名單的資訊還沒有傳達到所有的中華民國駐外館處。

陳翠玉從波多黎各出發,在美國、加拿大申請不到回台的簽證,她前往亞洲嘗試,最後她在新加坡申請到簽證。

但高齡 72 歲的陳翠玉,身體已經無法承受飛越大半個地球的疲勞。回到台灣沒多久後就因為身體不適進入台大醫院治療,8 月 20 日,陳翠玉在台灣逝世。

「台灣是我的故鄉」

早年的她,是台灣少數能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利用所學,建立台灣的護理制度、推動護理教育,被稱為「台灣護理之母」。

然而這位台灣早年少見的專業人士,依然逃不過威權政府的迫害。最後遠走海外,並投入海外民主運動。

「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

陳翠玉的這段話,解釋了為何她不計一切代價也要回到台灣。

這個人你認識嗎?不認識的話,現在看法白就認識了。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