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預算:因應特殊情況的預算,頻繁到不夠特別

法白作者

2024-01-04發佈

2024-01-18更新

特別預算:因應特殊情況的預算,頻繁到不夠特別

特別預算:因應特殊情況的預算,頻繁到不夠特別
quotationmark image

《預算法》規定,因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以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的重大政事,可以在總預算外編列特別預算,但監察院報告指出,特別預算在近 20 年有常態化現象。

quotationmark image

特別預算是國家因應特殊情況的財務開支。

就像人在遭逢意外事故的時候,可能需要動用緊急預備金來支付醫療、照護及食宿等費用,國家也可能面臨事前無法完全掌握的突發事故或政經變局,此時,特別預算就是國家拿來因應的預算手段。

《預算法》在 1932 年制定時,就規定國家如果臨時遭遇重大災變,或為建設國防緊急設施或緊急重大工程,有大宗支出的必要時,可以辦理「非常經費預算」。

後來除更名為「特別預算」外,提出條件修正為: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以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的重大政事,原本的「緊急重大工程」則被刪除。

特別預算的編列被排除在年度總預算之外,因此主計總處認為特別預算不僅可以應付緊急事態,也可避免扭曲年度總預算的規模及內容。

但 2020 年監察院通過調查報告指出,光 1998 至 2019 年就編列了 27 次特別預算,預算編列有常態化的現象,且其中又有 11 次屬「重大政事」,難以凸顯其重大、數年一次的特性。

另外,特別預算的經費可能來自政府舉債,實務上也常會通過特別條例來排除《公共債務法》有關舉債上限的規定。有人認為這是刺激經濟必須的手段,但也有人擔心這會敗壞財政紀律。

例句:特別預算是我國獨有、其他民主國家沒有的預算制度。

大選在即,法白推出每日一詞,讓你快速掌握大選話題。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暫時不接受投稿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5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