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書磊
2021-11-18發佈
2023-04-11更新
讓沈默的物證會說話,司法程序中的鑑定科技|徐書磊
我們常說證據會說話,但現實的審判程序畢竟不像包青天的劇情一樣,沒有會說話的烏盆,即便有證人的證言、各式各樣的科學證據,以及在法庭內的詰問過程,各式各樣的證據仍要經過法院的認定,才能夠使犯罪事實被證明,進而做出有罪或無罪的判決。
快速跳轉目錄
在規範刑事案件程序的刑事訴訟法中,有幾類不一樣的證據方法,主要可區分為兩種:人的證據方法,包括被告、證人與鑑定人的證言;物的證據方法,包含現場的勘驗以及文書證據。若以證據所能帶來的效果來看,則又可以分為能夠直接證明或排除犯罪事實的直接證據、用來推論事實的間接證據,以及用來推論一個證據是否足以採信,也就是證明力的高低的輔助證據。
因此,在 2021 司法你主場的第三場次,邀請到知名 Podcast 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的主持人,也是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的謝松善、知名科技學知識社群《泛科學》的總編輯雷雅琪,還有臺灣高等法院的呂煜仁法官,一起聊聊審判程序中,證據以及鑑定科技的重要性與運用。
雷雅淇:「對一般人來說,科學證據好像很棒,可以讓隱藏在角落的罪犯被揪出來。」
投入科學知識普及多年的雅淇,一直致力於讓大家知道常常聽到的科學內容背後的真相被凸顯,並透過網路以及各類線上線下的平台來進行科學傳播,進而破除科學謬誤,因此本次講座中,雅淇帶著諸多來自科普閱觀眾的疑問擔綱主持,透過流行文化,如福爾摩斯、 CSI 等廣為人知的作品切入,和我們分享科學證據的極限。
擁有科學研究背景的雅淇,在法白與泛科學合作的數年之間以來,都一直對科學充滿熱情,而當從專業的科學研究從業人員投入到內容傳播產業之後,她開始發現到生活幾乎無處不科學,但是在眼球數當道的年代,許多人為了要受到大量關注,在討論科學相關的新聞或事件時,都很可能扭曲事實,或是誤將流行文化作品中的科學論述,當作是真實世界中的科學論證。
因此在本次司法你主場將主導權交給科學傳播領域之際,雅淇認為必須要讓更多人真實了解鑑識科技的運作以及科學證據的極限,畢竟在審判中的鑑識科技運用,並不像影劇作品只要有人看就足矣,而是會真實影響到受審判者的人生,因此要用更嚴謹和正確的方式去介紹。
謝松善:「真實世界中的鑑識與偵查,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雙軌制,才能避免球員兼裁判。」
有數十年刑事鑑識經歷的阿善師,透過了出版、 Podcast 和各類講座等形式,成為我國討論鑑定科技實務最成功的知識傳播者,因此在本次的直播講座當中,便是以專業人員的角度,戳破相關鑑識科技影劇作品中過度美好的謬誤,並和大家介紹鑑識科技的範圍包含什麼類型。
阿善師提到,在他從業的一開始,鑑識科技根本沒有被重視,過去只有年紀較長、風紀不正和腦袋不正常的人才會進到這個單位,因為早期薪水又低,也沒有人重視做出來的結果,當然更不可能有升官的可能性。之所以會投入這個領域這麼多年,除了要感謝李昌鈺博士讓大家開始認識到鑑識科學對於發掘真相的重要之外,教育體系也相對建制了許多鑑識科技相關的科技,就讀的人也都是同期學子的佼佼者。當然,像是CSI的風靡現象也推了這樣的風潮一把,而在法制的改變,也讓鑑識科技在司法審判的程序中更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也讓這個領域更受到社會的注目與體制的重視。
而最後在討論到過去因為鑑識科技尚未發達、證據取得與偵查程序有瑕疵,導致過去有冤案的情形發生時,阿善師認為,隨著法治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現在這樣的狀況當然會越來越少,如果能因為鑑識科技的水準提高,能夠讓冤案不再發生,那當然是件好事,也更能夠體現科技的進展與法律的進步,也讓過去的憾事不再發生。
呂煜仁:「司法審判程序,可以說是一個除錯的過程,除了要讓犯罪者定罪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避免冤枉好人。」
呂法官在本次講座當中,則以審判者的角色,和大家解釋何為自由心證,以及司法程序中運用經驗法則來判斷證據的證明程度,以及證據是不是合法取得為什麼重要。
其中,呂法官接續阿善師所提到的內容,他認為鑑識科技對於法官來說,是重要的輔助角色,但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鑑識科技在取得證據和讓法官發現真實的過程中至關重要,也因此它的 中立性和獨立性就十分重要,因此就有論者在討論鑑識科技是否要由獨立的單位來負責,或是可以委託私人單位進行,這些都是社會中開始重視鑑識科技後,才開啟的討論。
而呂法官也從政府組織的角度來和觀眾討論到在糾紛解決的過程中,要怎麼樣去平衡國家財政以及人民權益保護的取捨,他認為像是專家證人這個制度,正方會認為說應該要讓人民能夠自己雇用專家去找到協助自己的證據,但反方又會認為,市場能不能支撐這樣的運作,以及中立性的問題也會受到質疑,而要走專家證人還是國家實驗室的制度,都還有待社會去凝聚共識。
透過實際從事鑑識科技、在審判中審酌鑑識科技所得到的證據,以及傳播正確科學知識的三位講者的討論之中,可以看出隨著科技與制度的演進,確實在司法審判程序中,讓判決更接近真相,而在這樣發展的歷程中,也讓相關的從業人員更加受到重視,也希望藉由本次的活動,讓大家對於鑑識科技在審判中扮演的角色,能有更正確的認知。
司法院廣告
熱門文章

專題2024-08-06
國會改革憲法辯論(三):國情報告總統可以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