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勾纏如何解, 糾纏 行為入法的困境       |徐書磊

徐書磊

2019-11-09發佈

2023-03-02更新

勾勾纏如何解, 糾纏 行為入法的困境 |徐書磊

勾勾纏如何解, 糾纏 行為入法的困境       |徐書磊
quotationmark image

我國因為現行法規對於跟蹤騷擾行為的規範不足,且散見在許多不同的法律中,內政部終於在2018年提出了《糾纏行為防 …

quotationmark image

勾勾纏如何解, 糾纏 行為入法的困境 |徐書磊

2019/11/d4125125.jpg
糾纏行為除了危及人身安全外,對個人隱私和行動自由等都有影響,應儘速制定一個能夠保障被糾纏者身心安全的法規。(圖/視覺中國)

我國因為現行法規對於跟蹤騷擾行為的規範不足,且散見在許多不同的法律中,內政部終於在2018年提出了《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期待能夠回應被害人的需求,在跟蹤和糾纏行為開始的初期便加以介入,避免發生更嚴重的犯罪行為。

草案原本已經通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初審,然而,在立法院朝野協商時,因警政署喊煞車,草案被退回內政部,需要重新研議後再次送入立法院,目前尚未三讀通過。

從過去許多案件都可看出,跟蹤及騷擾等糾纏行為在現代社會中宛如不定時炸彈。當許多單獨看來是微小而僅令人不悅的行為,在長時間連續對特定人進行,甚至隨時間演進轉為更加暴力、劇烈的行為時,法律要在什麼時間點介入、什麼樣的行為需要被規範、處罰的強度為何,才能在被害人害怕、憂慮,或受傷前便提供適當的保護,便是糾纏行為入法的難題。

糾纏的恐怖在沉默中爆發

草案中對糾纏行為的定義,只要是因為對一個人的感情,無論是愛恨情仇,而對他(她)反覆或持續作出實體上的跟蹤行為,如開車尾隨、裝針孔監視、私下探查行程、到住家或公司站崗,或利用科技或通訊方式騷擾,如打無聲電話、不斷傳簡訊、無故到爆料公社張貼個人訊息、未經同意為其訂購商品或是逢年過節不斷送禮等,都有可能被認定為糾纏行為。

糾纏行為和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會做的一般社交行為,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要劃清判斷標準使公權力能夠介入,就必須考量到會不會侵害到人民的其他權利;或是標準若太寬鬆,會不會因此造成濫訴、濫報等資源濫用的現象,都是需要清楚規定的。

目前依照內政部2018年提出《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是以所謂「階段式的介入」來因應:對於現場當下發生的糾纏行為,因為有其急迫性,警察可以勸阻並制止;而調查之後認定有糾纏行為者,得以開罰;若還是沒有效,則可由法院開出防制令來阻止其行為。

回到糾纏和社交行為難以界定的問題上,草案另外也規定了,做出這些行為時,要讓人產生厭惡或害怕等不舒服的情緒,才會是糾纏行為。

法規保護的對象,因為長時間、固定的糾纏行為,會使和被糾纏的人生活在一起或是長時間相處的人也受到影響,因此草案也規定,除了被糾纏者本身會受到保護外,他的另一半、同住一個屋簷的家人、一起上班的同事或同學,如果因為糾纏行為感到厭惡或害怕,也可以運用此草案的規定尋求保護。

草案規範不足且難以執行

對本次草案的質疑,主要有兩大聲音:一是認為規範仍不足,再者是認為規範有難以執行之處。

有人認為本次草案規範的行為定義太狹隘,其中列出的糾纏行為雖然看似廣泛,但現實案件中便有許多已造成受害者主觀上的害怕或厭惡,但卻無法歸入草案分類的行為,例如:有異物癖好而不斷竊取他人衛生用品者,似乎就無法受到此法的規範。以感情因素作為判斷的標準之一,太過空泛且難以舉證,以及並未對糾纏行為處以刑罰,對於受到身心危害或是實際受到傷害的被害人來說,防治效果也有所不足。

另一方面,以執法機關的角色來看,警政署提出希望暫緩推動的理由,主要是執行勤務的警員人手不足若依照草案的定義來看,可能會增加許多的糾纏案件,怕會排擠到其他案件的人力,而且和目前現行法中對跟蹤行為等規範重疊之處也尚未處理,若通過後員警要適用哪條法規、調查權限為何,都會有實際困難,因此希望能再納入其他法規做通盤配套的斟酌,讓法規得以實際被運用,進而真正保護受害者。

糾纏行為除了危及人身安全外,對個人隱私和行動自由等都有影響,但由於其有著行為歷時長、行為態樣複雜,以及和普通行為難以界定等特性,如何兼顧被害人保護、犯罪行為防治和實際法規執行成效等層面,在世界各國都有其困難性,希望在本草案退回內政部後,能夠參酌各方意見,儘速制定一個能夠保障被糾纏者身心安全的法規。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