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白作者
2019-09-06發佈
2023-03-07更新
歷史上的今天:九月一日
7 年前的今天,「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等數百個民間團體發動「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歷史上的今天:九月一日
📰大到令人恐懼的媒體?
2008 年,「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拿下「中國時報集團」經營權,一次統包了「中天」、「中國時報」、「中視」等多家媒體,整合成「旺中集團」。此舉也引起許多學者的擔憂,認為財團如果壟斷媒體市場,可能會扼殺「新聞自由」,建構符合自己利益的經濟和政治模式。
2009 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有條件通過「中視」及「中天」董事長等變更,不料,蔡衍明於「中國時報」等媒體刊登新聞,指責 NCC 委員針對他,強調併購資金沒有一分一毫來自「中資」,
更對批評「旺旺集團」併購案的學者寄出存證信函。
之後,旺中集團再計畫併購有限電視系統「中嘉」,台大新聞所多名教授開始連署表達反對。2012 年,又傳出「壹傳媒集團」將出售「臺灣壹傳媒」,其中可能接手人選也包括蔡衍明,最後爆發「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防範媒體壟斷,有什麼困難
「反媒體壟斷運動」其中一項訴求,是要求立法規範媒體壟斷,2013 年,NCC 通過《廣播電視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草案,然而,學者和民間團體仍然有不少批評。
其中,原先 NCC 草案提出「過渡條款」,要求頻道數量超標的業者,必須在「兩年內」減少頻道,這樣的條款可能會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雖然後來在草案中刪除,但民間團體認為為了對所有業者「一體適用」,還是有規定的必要。
另外,草案以「收視率」等標準規範「廣播電視事業」的整合,也被質疑無法反映「實質影響力」,而根據「AC 尼爾森」市場調查公司的資料,草案提出的前十年,台灣年平均收視率都在 10~12%之間,而部分的規範標準卻訂在 15%,被認為過於寬鬆。
📰還沒立法,時代已變
2017 年,台灣「數位媒體廣告」投資金額超過「電視廣告」,觸及率也呈現「黃金交叉」,象徵網路媒體時代的興起,也伴隨著傳統媒體的衰弱,然而時至今日,政府依然尚未完成立法,有些媒體業者甚至認為已經沒有規範的必要。
不過,傳統媒體對於言論市場的影響力仍然龐大,2019 年,NCC 再提《媒體多元維護及壟斷防制法》草案,但時程上卻錯過了立法會期,明年選舉結束前,反壟斷立法恐怕已經無望。
國家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讓人民能暢所欲言,可是當財團壟斷的媒體管道,就可能會過濾掉對財團自己不利的言論,或是要求政府建立起對自己有利的制度,甚至幫助背後的金主,傳遞他們想要灌輸的資訊給人民。
不論個人的立場為何,保障媒體的多元性,才能讓言論市場中出現不同的聲音,鼓勵人們思辨,否則就算政府沒有控制媒體,卻讓財團把持住了,民主的價值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