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服務員專法:何時能規範躲在平台背後的手

王鼎棫

2024-01-28發佈

2024-04-25更新

外送服務員專法:何時能規範躲在平台背後的手

外送服務員專法:何時能規範躲在平台背後的手
quotationmark image

台灣外送平台的興起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特別是在武漢肺炎爆發後。然而,這些平台的外送員面臨著勞動權益的保障問題,如無法適用勞動基準法、薪資低廉、缺乏職災保護等。立法院時代力量與民眾黨提出《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旨在保障外送員的基本權益,包括確立收費標準、保險、及申訴機制。目前,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已有相關自治條例,但全國性的法規仍待制定。專家學者和產業工會呼籲,應制定新型態勞動法律,以更彈性、全面的方式保障平台經濟下的勞動者。

quotationmark image

外送服務員專法

外送平台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特別在武漢肺炎席捲之後,食物或物品外送,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務。

然而,法律外送員的工作權益保障,長期缺乏明確規範。不僅無法直接適用勞動基準法,勞動待遇受制於平台外,職災保護及保險權益也經常付之闕如。

在民間團體的奔走下,立法院時代力量與民眾黨黨團於第十屆期,提出《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然除國民黨及民進黨均沒有提出相對應的草案外,行政院也沒有提出相關的草案,立法程序止步於委員會。

為何需要外送平台專法

台灣勞工陣線的「平台外送人員從業狀況問卷調查」指出,有將近八成的外送員,單日工時超過八小時;在這些人當中,有快要半數的人,單日工時超過十二小時。

一般人可能以為外送員是為了錢而不要命,所以才會過勞工作;但實情是,外送員這樣長時間工作,是因受限於處處遭到壓制的薪資,藉此維持生活的溫飽。

外送平台經常宣稱外送工作較為自由,但實際上,外送平台的「配合度考核和檢舉制度」,不僅會大幅影響報酬,酬勞本身又不斷下修,平台藉此牢牢掌控了外送員的行動。業者對外送員是否全無指揮監督權限,一直存在爭議。

此外,為了避免客訴、提升送單件數,他們經常自行耗費成本,以維繫運送效率,像是催油門趕路、改裝運送設備、違規停車等方式。於是,外送員不僅要仰賴不夠穩定且低廉的派單價格,同時還要承擔車禍、硬體費用及罰單風險,而且還有勞、健保費用,整體的勞動條件其實相當薄弱。

這就是為什麼「全國外送服務員產業工會」及專家學者,不斷主張制定「外送專法」。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法規,可以制止平台單方降低勞動待遇,所以需要新的專法,調動公權力來解決前述那些問題。

專法草案規定了什麼

2020 年 1 月 6 日,台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並於同年 3 月 27 日實施,台中、高雄等縣市也紛紛跟進。

然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邱羽凡接受媒體訪問指出,各地法條不一致,而且也無法確定平台業者與外送員間到底是承攬或僱傭關係。

2023 年,立法院時代力量黨團與民眾黨黨團,分別提出《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

兩黨團的草案要求外送平台業者在合作契約中明確記載收取的費用、提供的設備及其維修方式和費用。為保障外送員基本權益,草案規定接單費用的組成,其中基本費用不得低於基本工資的三分之一。

此外,草案禁止業者違反員工意願強迫其下線,要求主管機關設立外送安全衛生服務標準,規範外送員的資格及食品和交通安全。在天然災害導致停止上班的情況下,平台應暫停外送服務以避免職災

草案還規定,即使外送員與平台業者間不存在僱傭關係,也應適用《勞工保險條例》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由平台為外送員辦理相關保險。

此外,外送平台業者應為外送員建立合理的申訴或客戶服務制度,並由主管機關定期邀集相關各方進行法律執行情形的檢討、協調及改進。違反上述規定的外送平台業者,將面臨相應的處罰條款。

新型態工作如何規範,仍待凝聚共識

仔細檢視兩黨提出的草案,發現均未強制外送平台遵守勞動基準法。原因在於,適用勞動基準法的前提為外送平台以僱傭契約雇用外送員,但多數平台均不願採取這樣的模式。

台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長江雅綺表示:因應數位平台這樣的新型態經濟模式,與其硬要套用傳統的承攬、僱傭關係二分法,應該要用比較新、具彈性的方式,讓所有勞動者都能獲得保障。

而實務界的聲音則傾向彈性規範,因為重點在於專法保障薪資。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參考大部分國家將外送員列為介於雇傭和承攬間的「中間型態勞工」,工會希望能透過專法確立基本工資,並主張以基本工資時薪的三分之一作為計算基礎。

Uber Eats 與台灣外送產業權益促進聯盟已展開會議,初步共識為外送員專法應包含最低報酬標準、適合承攬外送工作型態的基本權益保障,以及審議外送帳戶停權的流程等內容。未來將提出立法建議,供新政府參考。

本專題帶你回顧那些應該完成但一直沒有完成的法律議案。 本文作者:王鼎棫 核稿編輯:楊貴智 封面圖片:AI生成

社運團體如何為法律動員帶來影響?

《法律有關係》系列講座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