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當沖降稅」,別讓股市變賭場|蘇詣倫

蘇詣倫

2021-08-22發佈

2023-02-23更新

停止「當沖降稅」,別讓股市變賭場|蘇詣倫

停止「當沖降稅」,別讓股市變賭場|蘇詣倫
quotationmark image

作者:蘇詣倫。台大法律研究所財稅法組在學生,熱衷於關注時事議題,偶爾寫寫文章,希望能藉由網路的便捷傳達自己的價 …

quotationmark image

停止「當沖降稅」,別讓股市變賭場|蘇詣倫

作者:蘇詣倫。台大法律研究所財稅法組在學生,熱衷於關注時事議題,偶爾寫寫文章,希望能藉由網路的便捷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在讀者心中如果能激起共鳴,便是最大的成就。

 

買賣股票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個極度敏感的地方,往往一點風吹草動,就把交易市場驚訝得大漲或大跌。

去年八月,財政部釋出了「證券交易當沖的稅捐減半優惠」有可能不再延續的消息,便把多數投資人嚇出一身冷汗,大盤指數也因此連續多天「下跌」,反映出部分投資人的焦慮;同年十二月,立法院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案,當沖證交稅稅率減半的優惠,將延三年至2024年底,希望藉此提升台股市場流動性。

但其實,在許多專業投資人以及學者的眼中,當沖的制度早已不復原來目的,而質變為「投機」,甚至把證券交易市場變成國家做莊且唯一合法的「賭博中心」。究竟何謂「當沖」?跟一般玩法有何不同?「當沖證券交易稅減半」的壞處又是什麼?以下娓娓道來。

一般證券交易的玩法?

台灣證券交易市場的交易時間,為週間的早上9點到下午1點半,9點開始交易稱為「開盤」,爾後1點半交易截止則稱為「收盤」,在這四個半小時的期間,許多投資人(外國資金、本土資金以及散戶)在此大顯身手,一來一往的交易過程,都充滿著人們的發財夢。

實際上,股票交易的原理並非確實的表彰一間公司的實際價值,而是投資人銀貨兩訖得當心下,心裡賦予那間公司的價值。

舉例來說:假設台積電現在一股600元,買賣雙方都預料到未來一年台積電將有一股700元的價值,那麼賣方就有可能以650元賣出,買方則以650元買入。此時對於賣方來說,未來700元的價值究竟是否會兌現,基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從而保守地以650元賣出,仍有50元的價差;另對於買方來說,假使未來真的有700元的價值,現以650元買入,仍有50元的潛在獲利空間,所以雙方便各自心甘情願地用650元成交。

從上面說明可知,股票價格其實就是大家對於一間公司未來的期待,政府為免大眾過度瘋狂,讓股票一天價格飆漲或崩跌,對於每一股票都設定有一天只能漲、跌昨日收盤價格10%的限制(漲到今天的上限稱為漲停,反之則稱為跌停)。再以台積電舉例,假設昨天收盤在600元,今天就會以600元開盤,漲停價為600往上加10%等於660元,跌停價則為540元。

什麼是「當沖」?

在說明當沖之前,讀者須要先有一個基本認知,就是股票交易成功不會立即從帳戶內扣款,是在交易後兩天(俗稱T+2)扣款,也因此如果某人在1/23號成交股票,在1/25號的時候戶頭的交易款才會被扣除。換言之,「成交當天因爲不會扣款,所以帳戶不須要有錢」(請大家牢記這句話)。 

早期,證券交易市場不允許投資人今天買股票、當天就賣掉,導致無論如何,戶頭一定要有錢才能買賣,簡單來說1/23號成交股票,1/24號才能賣出,代表1/25號的時候會被扣款,1/26號錢才會回來,所以「1/25號帳戶一定要有錢」,否則投資人會被申報違約交割,承受一輩子信用破產的金融風險。

漸漸地,投資人的股票週轉率(買進到賣出的時間)越來越短,政府在認定我國證券交易市場、投資人已漸趨成熟後,於是開放大眾可以今天買股票、當天就賣掉。這種操作方式,稱為「當沖」──原本的美意是要讓不小心下錯單、或者誤判投資情勢的投資人,可以當天沖銷(賣掉),不用抱股過夜,而有夜長夢多的風險。 

當沖的交易成本

目前,政府並未對買賣股票所得獲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對投資股票市場來說,有兩筆必然的花費:

  1. 券商手續費:買賣股票,是以電腦或手機透過自己申辦的證券交易商(簡稱券商)下單購買,當然券商不是吃素的,既然提供軟體服務,那一定要向下單者抽成。這樣的花費稱為手續費,股票手續費公定價格是成交價格的0.1425%,買進和賣出股票時各要收取一次,所以如果甲購買價值100萬的股票,要付給券商1425元,半年後以120萬賣出,則要付給券商1710元,共3,135元。
  2. 證券交易稅:證券交易稅是國家對於資金買賣股票時課徵的交易稅,跟前面的手續費不同,只有在賣出時才會課徵,為成交價格的0.3%。承上,甲在120萬賣出股票時,繳給國家的證券交易稅即為3,600元。

因此甲的獲利計算:以120萬賣出,扣掉購入成本100萬,再扣掉交易成本──手續費加上證券交易稅共6,735元,實際的獲利是193,265。不過,若是發生在「當沖」,國家顧及投資人應該是下錯單或者誤判情勢,故給予證券交易稅「減半」(變為成交價格0.15%)的優惠

當沖的賭場風暴

當沖的特色在於,股票同一天買賣,所以兩天後戶頭會瞬間扣款再匯回(等於沒變動),投資人損失的只會有券商手續費跟證券交易稅,在一開始當沖的制度設計下,此時投資人的損失理論上會最少。 

然而基於股票市場一天漲跌幅10%的設計,當沖最極端時,會有以下狀況:

乙在今天購入100萬的股票,收盤前以漲停價110萬賣出,扣掉手續費加上交易稅共4,643元,因此乙在同一天獲利為:10萬減去4,643元,為95,357元。依據本文上面提到的扣款規則,乙的戶頭可以根本沒錢,兩天後還會憑空冒出95,357元。

再極端一點,乙如果下單1000萬,兩天起戶頭憑空冒出的就將近100萬元。此種戶頭根本不用錢就能瘋狂獲利的當沖,稱為「無本當沖」,也是所有股民最瘋狂的玩法。 

但為什麼說當沖風險很高,如同賭場一般呢?我們換個失敗的案例:

丙在得知前面乙的暴賺經驗後躍躍欲試,即使帳戶一毛錢都沒有,也瘋狂購買了1000萬的股票(回憶前面說的話:成交當天因爲不會扣款,所以帳戶不須要有錢),希望如同乙一樣,兩天後會有將近100萬的暴利。可惜天不從人願,丙在下單後,股價如同搭乘雲霄飛車一般「直奔跌停」,丙灰頭土臉得在900萬狼狽賣出。

此時,丙不僅沒有獲利,還賠掉買賣價差100萬元,加上手續費及交易稅合起來40,575元的支出,總共要吐出100萬40575元。重點來了,丙戶頭一毛錢都沒有,兩天後又怎能扣款呢?他只能兩手一攤讓銀行扣不到錢,被申報違約交割而一輩子信用破產,甚至吃上官司。 

更加極端的狀況,因抵達跌停價格時,就是一堆人要賣卻沒人要買的窘境,要是丙1000萬的股票賣不出去(當沖沖不掉),兩天後違約交割的金額便是從1000萬起跳。

藉由以上慘案可以發現,當沖制度已讓許多人不理智地懷抱一夜致富的期待。如果大家都以這樣投機的心態進入投資股票市場,不少股民都會面臨違約交割而信用破產的風險,這也將導致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失序。而「當沖證券交易稅減半」的設計,更會因交易成本的降低,讓更多人輕易地投入瘋狂獲利的美夢,最終落得跟丙一樣信用破產的下場。

所以筆者在此呼籲,財政部應盡快停止「當沖證券交易稅減半」的優惠。雖然短期會導致證券市場下跌,但長痛不如短痛,別到金融產生失序才討論對策,或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5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