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書瑜
2018-08-18發佈
2023-03-04更新
逃稅?避稅?節稅?|黃書瑜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我的稅率比我的祕書還低。」(My tax rate is lower than that …
逃稅?避稅?節稅?|黃書瑜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我的稅率比我的祕書還低。」(My tax rate is lower than that of my secretary.)
常有人覺得,為什麼有錢人繳得稅好像比平民老百姓少?他們是不是有逃稅?還是他們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特殊方法?而且為什麼覺得每次接到補稅單的同時都有一張罰鍰單?我只是不熟悉法律規定就罰我這樣合理嗎?在回答這些十萬個為什麼之前,首先應該來了解,什麼是逃稅?什麼是避稅?什麼又是節稅?這三者到底有何差別。
逃稅(Tax Evasion)
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明知從事的法律行為已經具備了稅法上應該要課稅的要件,卻故意地隱瞞法律事實或是虛偽地陳述事實,藉此達到不用繳稅或是少繳稅的目的。普遍常見的例子像是故意短漏報所得額、購買或漏開發票等。
避稅(Tax Avoidance)
避稅本質上為「稅法上的脫法行為」。避稅是刻意透過法律事實的安排,在許多的法律交易模式中(例如:買賣、贈與、信託、借名登記等),選擇一個在繳納稅捐上最有利的法律方式,這樣的法律方式在報稅時也充分地揭露並無刻意隱瞞。
乍看之下會有點分不清逃稅跟避稅的差別,簡單來說,逃稅就是故意地隱瞞或是說假話達到少繳或是免繳稅捐之結果;避稅是在眾多的法律行為中選擇一個可以繳比較少稅的方式去進行交易,在稅捐申報上也都充分地陳報資料,並無刻意隱瞞或是列假資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