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書瑜
2021-06-21發佈
2023-02-24更新
繳完房屋稅,別忘了還有個地價稅|蘇珊律師稅稅念

專欄作者:黃書瑜,目前為執業律師,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具有法律、會計雙學士,與財稅法學碩士學位,斜槓到講師 …
繳完房屋稅,別忘了還有個地價稅|蘇珊律師稅稅念
專欄作者:黃書瑜,目前為執業律師,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具有法律、會計雙學士,與財稅法學碩士學位,斜槓到講師、部落客,目前同為podcast《法律什麼鬼。復仇版》主持人之一。
___
五月才剛繳完房屋稅,許多人可能想說,六月底前申報完綜合所得稅後,應該就可以先大大喘一口氣了吧!或許有些人是如此,但在這裡要特別提醒有房族們,可別忘了還有一個地價稅呀!
持有土地的所有權人就需要繳納地價稅,所以即使是持有土地一小部分的共有人,仍須繳納。地價稅的課稅時間是當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除了知道地價稅的開徵日及截止日外,還有許多重要的概念要跟大家介紹。
相關重要的日子
納稅義務基準日為8月31日,無論實際是什麼時候開始持有土地,或是持有土地多久,會以當天土地登記簿上所記載的土地所有權人.作為地價稅的納稅義務人。
而地價稅開徵日為11月1日,截止日為11月30日。
如果土地上所座落之房屋是自用住宅,同樣地在地價稅也有自用住宅的特別稅率,納稅義務人必須在地價稅開徵前40天準備資料提出申請,也就是必須在9月22日前完成申請,逾期申請當年度即無法適用該優惠稅率。
地價稅計算的標準
簡 單而言,計價稅地計算公式如下:
課稅地價 = 地段土地面積 × 地段申報地價
地價稅額 = 課稅地價 × 對應的地價稅率 - 累進差額
一般用地稅率
地價稅的基本稅率為10‰,當申報地價超過該縣市累進起點地價時,會依超過的倍數,以累進稅率的方式來課徵,最高會課徵到55‰的稅率。
每個縣市的累進起點地價會有所不同,且每 2年會調整一次。算法是以各縣市土地7公畝( 700平方公尺)的平均地價為準,但不包括工業用地、礦業用地、農業用地及免稅土地在內。
自用住宅稅率
如果在每年9月22日前有提出申請自用住宅,可適用2‰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但並不是有住在裡面就可以去申請自用住宅稅率,還必須同時符合以下要件:
- 房屋為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
- 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之戶籍登記在該地。
- 房屋沒有出租或營業情形。
- 土地所有權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設籍以一處為限。
- 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300平方公尺(90.75坪)、非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公尺(211.75坪)為限。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為了學區或是一些自身的因素,雖曾設籍於自用的住宅,但後來全戶做戶籍遷出,雖實際仍住在該屋內,但就會不符合自用住宅用地的要件,所以若要享有該稅率 ,切記至少家中要有一人的戶籍仍登記在該地。
另外,若是因為繼承取得該房地,繼承人在登記為所有權人後,也是要再申請才可以適用自用住宅稅率,且若是多人共同繼承,仍要大家有共同入籍,或有直系親屬入籍,否則也會不符合自用住宅稅率的要件。
歸納本文小提醒
- 地價稅的納稅義務基準日是8月31日,會以那天登記誰為所有權人來認定納稅義務人(註)。
- 地價稅的繳納期限是11月1日到11月30日,逾期繳納會有滯納金。
- 當年度若要採用自用住宅稅率,必須在9月22日前有提出申請。
- 適用自用住宅稅率有5要件要同時具備。
2‰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與10‰的基本稅率計算出來要繳的稅會有5倍之差,所以若想省荷包,符合申請自用住宅稅率的朋友們可千萬別輕忽掉自己的權益喔!
___
*本專欄「蘇珊律師稅稅念」認為:稅法很難懂,然而稅法又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作者將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與大家分享,雖然可能看似小事,但卻又與我們要繳的稅息息相關。藉由這些介紹,或許大家可以多加留意,讓自己少繳一點稅。
註:如果有人只在那天持有,其他天沒有持有,那麼法定義務人可否向實際持有人內部請求繳出去的稅金金額?這個要看他們私人之間有無約定,國稅局其實就只以時間點來做課稅基準,至於私人如何約定其實並不干涉。所以像在買賣房屋時 ,出賣人通常會跟買受人約定依持有天數比例負擔,代書通常也都會協助處理。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