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伯威
2024-05-29發佈
2024-09-12更新
即使在最壞的年代,她依然繼續跳舞——蔡瑞月
蔡瑞月被譽為台灣現代舞教母,其舞蹈人生和政治背景交織成一部令人動容的歷史。從日本學成歸台後,她在台南及台北開設舞蹈教室,不僅推動現代舞,也面對政治迫害與禁舞令的挑戰。面對重重困境,蔡瑞月仍堅持創作,留下《嫦娥奔月》、《母親的呼喚》等經典作品。她的舞蹈社現已成為市定古蹟,推廣文化活動。蔡瑞月的故事展現了在台灣政治風暴中不屈不撓的藝術精神。
#我也是看法白才認識:蔡瑞月
#我也是看法白才認識:蔡瑞月
台灣曾有個都市傳說,古蹟會不明不白的「自燃」。
在維基百科「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條目中,光是在 2016 年,就有超過 10 座文化資產遭遇火災。
像是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早在 1999 年被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沒多久後,某天凌晨起火燃燒。在許多人的努力下,才完成重建,成為今天推廣人權、文化活動的重要據點。
那麼,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的這位蔡瑞月,是誰呢?
舞蹈家、政治犯家屬、政治犯
蔡瑞月出生於 1921 年的台南市,從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國立台南女中的前身)畢業後,前往日本的「石井漠舞專科學院」學習現代舞,並跟著舞團在亞洲各地演出。
戰爭結束後,蔡瑞月在搭船回台灣的路上,創作《印度之歌》、《咱愛咱臺灣》兩支舞蹈。
返台初期的蔡瑞月,是當時頗受歡迎的舞者。各式各樣的演出邀約不斷,蔡瑞月也在台南、台北開設舞蹈教室,為台灣的現代舞打下基礎。
1947 年,蔡瑞月與詩人雷石榆結婚,定居台北。但威權的幽靈,就在這時來到他們家。
原本,蔡瑞月和雷石榆計畫到香港任教,在赴港前夕,雷石榆被警總帶走。最後,被政府驅逐到廣州。
蔡瑞月在台灣獨自撫養孩子。在雷石榆遭驅逐不久後,警總也找上蔡瑞月。
她先是被關在台北內湖的新生訓導處,沒多久後又移送綠島。在獄中的蔡瑞月仍持續創作,這段時間編了《嫦娥奔月》、《母親的呼喚》、台灣首部原住民主題舞 劇《水舍懷古》,還有以雷石榆詩作〈假如我是一隻海燕〉編的現代舞。
獄外之囚
出獄後的蔡瑞月,仍受到政府監控。她試著和在香港的雷石榆通信,信件卻落入特務手中,又因為當時政府下達了「禁舞令」,使得她的舞蹈事業飽受阻撓。
除了每個月都要去警察局報到外,蔡瑞月也無法出國表演。甚至,連在國內的表演都受到政治干預——誰來演出、演出什麼內容,不一定是蔡瑞月可以決定的事。
為了避免政府找麻煩,蔡瑞月也將舞蹈社改名為「中華舞蹈社」。
牢獄與玫瑰
白色恐怖經歷,對蔡瑞月的身心造成極大的衝擊。蔡瑞月經常在半夜驚醒,使得她的泌尿系統失常,為了獲得治療,成為她移居澳洲的原因。
「我到底犯了什麼罪?」
蔡瑞月出獄後也曾經這樣問過情治人員,得到的解答是:思想動搖。
1994 年,中華舞蹈社面臨拆除危機,在許多人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台北市政府在 1998 年 8 月 18 日宣布舞蹈社建築為市定二級古蹟。同年 10 月 27 日,蔡瑞月回到台灣準備展開「舞作重建」工作,沒想到 3 天後的 10 月 30 日凌晨,舞蹈社建築遭到不明人士縱火。
我們查閱轉型正義資料庫,也沒能找到雷石榆跟蔡瑞月的判決書。過去蔡瑞月為什麼會被抓,不知道。舞蹈社為什麼會火災,也不知道。
晚年的蔡瑞月往返於台澳之間,參與舞蹈社的重建。台北中山北路上的蔡瑞月舞蹈社,後來也成為「玫瑰古蹟」,蔡瑞月逝世後由基金會經營至今。
19 年前的今天,蔡瑞月在澳洲心臟病發逝世。她的一生猶如舞蹈社官網中的介紹,之所以又稱為「玫瑰古蹟」,是呼應她晚年的作品「牢獄與玫瑰」——在困境、苦難中仍不滅的愛。
這個人你認識嗎?不認識的話,現在看法白就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