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老有所終,試試「安養信託」?|法學白話文

李揚竣、林駿勝

2024-05-17發佈

想要老有所終,試試「安養信託」?|法學白話文

想要老有所終,試試「安養信託」?|法學白話文
quotationmark image

如何守護大半輩子累積的財富,談談如何管理?

quotationmark image

截至去(2023)年 7 月,根據內政部資料,我國 65 歲以上人口正式超過 420 萬人,占總人口接近兩成。面對愈來愈多人處在中、老年的階段,如何守護大半輩子累積的財富,該如何好好管理,便逐漸成為顯學。

以下,就為各位讀者介紹其中的重要觀念──「高齡者安養信託」!

什麼是高齡者安養信託?

安養信託,就跟常見的信託一樣,都是委託可以信賴的機構(如銀行等),協助管理委託人的財產;只是安養信託,更著重高齡者所需的日常安養開銷、醫療費用等,較一般信託更能保障老年人的權益。

簡單來說,委託人可以將財產交給銀行等機構,並依照委託人的指示協助管理,並由委託人或指定的受益人,領取晚年養老所需的金錢,借此保障自己晚年生活沒有財務負擔。

針對信託的好處,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撰有《高齡者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手冊》,有非常完整詳細的介紹。以下摘幾個重點:

1. 保障每月生活開銷

社會上有許多獨居老人,他們的生活起居不便自己打理;此時,可以信託名下財產,每個月固定由受託機構支付生活費,協助規劃養老基金。

2. 避免受到詐騙

不少詐騙案件,專挑長者下手。這時,若擔心家中長輩被詐騙,可以考慮安養信託,交給可以信任的機構管理,就能避免遭有心人士利用。

3. 避免爭產、照顧後代

許多人到了中老年後會開始煩惱,去世後遺產能否好好照顧後代,同時也會擔憂後代是否會互相爭產。有類似擔憂的民眾,可以考慮信託,與信託機構約定該如何運用,就可避免前述問題。

看到這邊,相信你也好奇:這該如何具體辦理呢?就讓我們逐一認識。

安養信託的具體內容

1. 託付財產

原則上,委託人可以託付各種名下財產,包括現金、房屋及土地,甚至是投資的股票等。

2. 信託期間

信託的時間可以自行決定,大部分的民眾會選擇信託至其善終為止;但當託付的財產用盡,自然就不會再提供信託服務。

3. 受益對象

所謂受益人,就是可以領取託付財產而受有利益(如每月生活費等)的對象;受益人可以是委託人自己,若委託人想提供照顧給其他對象,當然也可以──比方說,託付名下財產,照顧小孩到成年(此稱「子女保障信託」)。

雖然安養信託很不錯,但或許不少人也會擔心「安養信託安全嗎」?如果受託人不照合約走、隨便處理,甚至侵害到委託人的財產,這時該怎麼辦呢?事實上,《信託法》正有詳細規範,讓我們來看看法條如何規定吧!

法律會如何為我們監督?

誠如前述,安養信託的本質就是信託,由此可知安養信託就會受到《信託法》等規範的拘束。《信託法》規定詳盡,例如:受託人(如前例中的銀行)違反委託人的指示,違法處理其財產,或讓其受有損失──依照該法,受託人就要負起賠償責任。

再來,本法也要求選定「信託監察人」。簡單說,法律會協助選定監督「受託人」的人選,確保受託人有依照委託人的安排處理財產。此外,信託也同受法院監督,如果受託人不配合;依據本法,還可對受託人處以罰鍰。

看完了這些規定,是不是對安養信託放心許多呢?

結語

經過那麼多介紹,相信大家對高齡者安養信託有更多了解。每個人都會面臨要財產管理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風險也日益增多;若能提早規劃,就能免去不少麻煩。

若讀者日後還有更多疑惑,或想確認信託機構是否安全、可以信任,都可以向您所在地區的專業諮詢人員詢問,以獲得更加準確、精闢的解釋。

【本文作者】

  1. 李揚竣,東吳大學法律系三年級。與法律白話文合作,努力將艱澀難懂的法律用語解釋得較白話,希望能讓沒有法律系背景的大家更了解法律!

  2. 林駿勝,目前就讀於東吳大學法律系四年級。法律文字對於一般民眾艱深難懂,希望能藉由與法律白話文運動的合作,共同推廣法律知識普及化,讓大家更能夠了解每個判決後面的意義為何!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生活中有什麼看不懂的法律概念嗎?讓本頻道輕鬆有趣地告訴你。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