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遠距工作者的勞權保障|職涯生活

許恬心

2020-05-18發佈

2023-03-01更新

疫情下遠距工作者的勞權保障|職涯生活

疫情下遠距工作者的勞權保障|職涯生活
quotationmark image

隨著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不少國家因疫情已宣布停班停課,在台灣越來越多企業在疫情期間改採取輪班工作制,甚至遠距工作 …

quotationmark image

疫情下遠距工作者的勞權保障|許恬心

隨著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不少國家因疫情已宣布停班停課,在台灣越來越多企業在疫情期間改採取輪班工作制,甚至遠距工作,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居家上班已經成為現在流行的工作態樣。

不少員工因為減少通勤時間、工作地點自由彈性,覺得開心不已,同時對於這樣的工作方式感到很陌生,企業主管更對於怎麼監管員工一頭霧水,本來上下班時間員工都要打卡,現在根本無法出缺勤紀錄,該怎麼辦?

從防疫居家工作談電傳勞動 

遠距工作型態的出現,突破傳統所謂「固定工作時間」及「固定工作地點」的勞動關係模型,為因應科技發展下的新勞動方式,法律上藉由「電傳勞動」指稱須受雇主指揮監督的遠距工作型態。

依《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電傳勞動是指「勞工於雇主指揮監督下,於 事業場所外,藉由電腦資訊科技或電子通信設備履行勞動契約之型態」。

換句話說,只要符合事業場所外、用電腦或電子設備工作者都可以納入該條所指範圍,沒有職業類型的限制,防疫期間居家工作者相當接近指導原則裡面的「電傳勞動工作者」。

如果公司因應疫情及企業經營上的需要,暫時變更員工原來的工作場所,改以在家上班提供勞務,倘若沒有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調動五原則規定,雇主是可以不經員工同意而片面變更工作場所,此為雇主指示權的合法行使,員工在家工作後即為電傳勞動者。

與傳統上班族不同的是,電傳勞動者的「加班」是要採事前申請或約定的方式,因為電傳勞動工作者實際的工作場所多半非在雇主的事業場所,公司對於勞工的延長工作時間難以管控或為表示反對。因此,「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強調延長工作時間,須採事前申請或約定等方式為之。

至於電傳勞動工作者如何分配工作時間,原則上應由勞雇雙方約定並依約履行,因為電傳勞動工作者自主性高,較易自由調配工作時間及休息時間,有關實際出勤情形及確切休息時間,勞工可以自我記載(如工作日誌),並透過電子設備(如線上登錄系統)記錄後,電傳雇主記載;企業也可以藉由規劃工作進程來控管員工上班情形,例如主管晨間安排視訊會議、要求勞工於指定時程回報工作進度。

管理出缺勤紀錄,永遠是企業的義務

不少公司以「不用打卡」視為尊重員工自由的表現,但也有公司藉此掩飾員工超時工作卻沒付加班費的惡狀,因此,考量到出勤紀錄為雇主核發勞工薪資及加班費之依據,為避免勞資雙方對計算工作之起訖時間發生爭議,依《勞動基準法》第30條,雇主應置備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出勤紀錄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至分鐘。

若企業沒有設置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處新台幣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如果僅以符號(如打勾)註記,未詳實記載勞工實際出勤時間至分鐘,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如果薪資已發放即棄置出勤紀錄,未依規定保存5年,等同未設置打卡紀錄恐罰9萬。

新招百出:變種的出勤紀錄,Uber派車單+GPS定位

因應疫情政策,企業開始實施居家工作後,員工沒有來公司,打卡機已經無法反映真實出缺勤狀況,公司要如何與時俱進?

其實早在防疫期間居家工作盛行前,某些行業已經成為主管機關眼裡的過動兒或自閉兒,需要量身訂製「工作時間認定」及「出勤紀錄記載」原則,比方說新聞媒體工作者、遠端工作者、外勤業務員、汽車駕駛等。

這類型的工作型態不要求坐在辦公桌前,也沒有強迫他們進公司打卡的必要性,為管理這類型的工作者的工時,勞動部在2015年5月頒布了《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強調在外工作勞工之工作時間紀錄方式,非僅以簽到簿或出勤卡為限,尚得透過:行車紀錄器、GPS紀錄器、線上登錄系統、手機打卡、網路回報、客戶簽單、通訊軟體、發稿紀錄、駛車憑單(派車單)或其他可供稽核出勤紀錄之記載等。

因此,Uber藉由派車單及GPS紀錄器掌控司機出勤狀況——目前,勞動部認定外送員與外送平台間成立僱傭關係。外勤業務員透過客戶簽單及線上登錄系統確認行蹤與進度,遠端工作者透過電腦軟體、網路等從事約定工作,並利用電子科技回覆工作處理狀態,email及修改足跡都可作為出勤紀錄,藉此呼應《勞基法施行細則》第21條中所定義的出勤紀錄,如以簽到簿、出勤卡、刷卡機、門禁卡、生物特徵辨識系統、電腦出勤紀錄系統或其他可資覈實記載出勤時間工具所為之紀錄。

遠端工作不等於責任制,一天正常工作上限8小時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0條規定,員工每天的正常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每週不能超過40小時;而且每工作4小時,至少要有30分鐘以上的休息時間。以最常見的「朝九晚六」工作型態來說(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為例),中間午休的一個小時,其實就是前後兩個30分鐘的休息時間相加。

一般上班族與責任制工作不同!兩者差別在於,上班族是在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或受指示等待提供勞務的勞工,責任制則是獨立完成工作的個體,上班族即便改變為居家工作,本質上還是勞動契約下的勞工。

換言之,遠端工作並不等於責任制。遠端工作僅是工作地點的變通,並非工作時間無上限,企業仍需遵守勞工一天工作上限8小時的原則,並應依雙方原來約定的工資給付日期與方式發給員工,不得任意扣減工資,員工的工作時間超過正常工時要給付加班費,加班要必須事前經工會、勞資會議或個別員工同意才行。

另外,如雇主有補助「非屬工資的交通津貼」,例如計程車收據等實報實銷的費用支出,因為員工改為在家上班期間無通勤事實,因此非屬於工資性質的交通津貼補助可以免發放;然倘若交通津貼在制度上具有經常性,屬於員工一般情形下可以領取的工資一部分,則公司仍有發放的義務。

遠距打卡幫你確保合理工時,加班費有保障

《勞動基準法》為保障勞雇關係成立後,相關權利義務之最低標準,故強制雇主備置勞工名卡、工資清冊及出勤紀錄並依法保存。

「出勤紀錄」的目的在於確實計算勞工每日工作時間,並作為核算勞工工資之具體依據。「遠距打卡」的方式可以非常多元,企業可以透過多人視訊會議、透過線上簽到表登記出缺勤,藉由視訊做晨操,與工作成果自拍上傳也不失為一種創新的出勤紀錄。

在員工居家工作期間,遠距打卡不僅能避免勞檢員發現出勤紀錄登載不實的風險,更是確保合理工時及爭取加班費的依據,倘若雇主違法未登記出勤紀錄,員工可以自行保留工作時間的證據(例如:電子郵件、通訊軟體截圖及開會紀錄等)作為將來爭取加班費之依據。

延伸閱讀:武漢肺炎期間,雇主可以禁止員工請特休出國嗎?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