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路公審,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法律跨欄不設限

吳子毅

2021-08-25發佈

2024-01-21更新

被網路公審,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法律跨欄不設限

被網路公審,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法律跨欄不設限
quotationmark image

專欄作者:吳子毅。律師、淡水人、貓奴。 隨著科技演進,網路公審對於被公審者的影響與日俱增,從過去的PTT文字爆 …

quotationmark image

被網路公審,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法律跨欄不設限

專欄作者:吳子毅。律師、淡水人、貓奴。

隨著科技演進,網路公審對於被公審者的影響與日俱增,從過去的PTT文字爆卦,到現在影片流傳,網路公審內容流傳迅速又廣泛,有時甚至演變為網路霸凌。

除了影響層面廣泛外,網路公審的另一特點在於難以抹滅,即使過了好一段時間,網路仍保有記憶。

至於網路公審內容後續如何發展,當熱度過後,大眾不再關注,即使被公審者有意澄清,通常也無法辦到。問題來了,如果不涉及妨害名譽等情形,對於單純呈現事實的網路公審,被公審者是否可向最初散佈內容的人請求損害賠償?

該怎麼請求損害賠償?

在民法中,請求損害賠償的基礎規定,首推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其中「權利」就是指法律保障的利益。

注意喔,只有法律保障的利益,才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這是因為,社會上利益包羅萬象,金錢是種利益、身體是種利益、名譽是種利益,保持好心情也是種利益。正因為利益包羅萬象,為了避免我們在社會中動轍侵害別人的利益而遭訴訟,以致生活礙手礙腳,因此法律需要設下界線,只有法律保障的利益受侵害時,才有保護的必要。

回到最初的問題,被公審者是否可以向最初散佈相關內容的人,也就是公審者,請求損害賠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去探究,到底被公審者有什麼權利受到侵害。

用實例來思考看看

事實經過是這樣的(改編自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8年度湖簡字第1768號判決):

在2018年10月間,在知名飯店地下停車場內,有兩人分別是Woody與星星(按:此處邀請筆者家的貓來分飾兩角)。他們因爲行車糾紛起口角爭執,星星的朋友恰巧錄下爭執過程,因此星星就將這段錄影上傳到網路以來讓大家公評,

這段影片在網路上經過轉傳後,引發熱搜,對於Woody的家庭生計產生非常大的不利。於是Woody就對星星起訴請求賠償,並主張名譽、肖像、隱私及個人資料自主權等權利都受到損害。

如何證明權利被侵害?

要回答名譽權是否受到損害前,我們須先理解什麼是名譽權。名譽權,是指個人在社會上對其品德、聲望或信譽所享有的評價。因此名譽有無受損,應該要以社會上對其評價是否受損為準。

但要注意的是,名譽權並不必然保障個人在社會中有好名譽,而是在保障個人在社會中有恰如其份的評價。一個做壞事的人,將其所做壞事呈現於社會大眾,使其得到應有的評價,即使貶損的意味,也不必然構成錯誤評價,進而侵害名譽權的損害。

因此,法院在本件判決中就認為:星星只是客觀用影片呈現兩人爭執過程,即使Woody遭到不好的評價,也是事件本身所客觀呈現的模樣,並沒有不當侵害對方的名譽權。

那麼這樣拍攝別人的臉,沒有侵害肖像權嗎?法院簡單指出,肖像本身屬於個人資料,因此關鍵在於個人資料自主權有無受到損害,沒有獨立討論肖像權的必要。

至於該怎麼證明隱私及個人資料自主權受到損害?

法院表示,因為網路極為強大的傳播力量,如果沒有經過個人同意而公開揭露個人隱私,除了涉及侵害個人隱私外,同時也構成對個人資料自主權的侵害。相較過往傳統社會,網路侵害的手法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是數千百倍之多。也因此,在維護網路自由價值的同時,如何兼顧保障個人隱私,這應是現代法院的重要任務。

言論自由與隱私個資的拉扯

站在公審者的角度思考,「公審」通常也是將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公諸於眾,尋求他人的認同及回應。但是即便公審本身,也是行使言論自由的行為,但公審本身,仍不可避免揭露被公審者的隱私及個人資訊。

於是,如何權衡公審者的言論自由,還有與被公審者的隱私與個人資訊自主,不可諱言是個困難問題。

通常,我們在判斷侵害權利的行為是否「違法」,也就是具「不法性」時,原則上採「推定模式」,也就是說只要有人侵害他人權利──如生命、身體、健康時,行為人就是違法,就具有不法性。但特殊情況,如侵害他人名譽或隱私時,這時候我們不會推定行為人違法,也就不一定具不法性,應在個案中權衡判斷。

這是因為,名譽或隱私所要保障的範圍,不像身體或車子等肉眼可見,很難說批評別人就一定是不對的行為,像是針對政府施政的評論,固然影響政治人物的名譽,但我們在衡量之後,還是會覺得是合理的行為。

而實務上,對於網路公審行為是否違法,曾提出判斷標準。首先,要從公審者及被公審者的角度,檢視本案雙方到底涉及何種利益?以本案為例,分別是網路言論自由以及個資與隱私的保障。

其次,當侵害個資與隱私越嚴重,此時網路言論涉及的公共利益程度越低,這時候網路公審的行為就有可能會超出界線,因而違法,具有「不法性」。

而侵害隱私的嚴重性,則以被公審者對於「合理隱私期待」的程度高低來判斷。法院判決將合理隱私期待的程度由高至低分為:

  1. 刻意保持秘密不對外公開的事物。
  2. 有限度或向特定對象公開的事物。
  3. 於公眾場合可被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共見共聞的事物。

本案法院認為,根據前述標準,這次網路公審行為並沒有超出界線,也就沒有違法。

首先,Woody跟星星發生爭執的場所是在知名飯店樓下停車場內,是不特定人可以自由進出的場所,只能主張較低的隱私期待。其次,爭執內容是有關Woody是否違規右轉或違規停車的爭議,涉及交通安全或秩序維持;而且Woody是計程車司機,違規右轉或違規停車的爭議以及面對交通糾紛的反應,涉及社會大眾選擇交通工具的權益,跟公眾關心的事務息息相關。最後,Woody是自己主動找星星理論,無法期待星星默默承受,而不會錄影自保並訴諸於公眾。

基於上述幾點,法院認定本件網路公審行為並沒有超出界線,也就是不具有「不法性」

網路公審影響廣泛的問題如何解決?

讀者是否有注意到,Woody並不是公眾人物,只是一位計程車司機,該次口角爭執不過是出於行車糾紛,但在上傳網路後,引發在網路上的熱搜點閱,對於工作、家庭生活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這對像這樣的市井小民來說,是不是難以承受的重?

法院判決認為,網路公審與後續的網路熱搜行為並無必然關聯,並不是每次網路公審都會受到大眾關注,進而引起後續的網路熱搜。既然這個後續行為並不是公審者所能控制,那麼公審者也就無需為此負責。

但是,被公審者仍得訴求「被遺忘權」來限制網路言論因傳遞所造成的擴大損害。

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網路公審有無超出界線,是在個案中進行衡量,將侵害隱私的嚴重性與網路言論的公共利益比一比之後,看看誰比較重要,最後誰重要、誰就有道理。

不可諱言,個案衡量的方式總是有點不太穩定,在累積足夠案例前,我們難以事先預測法院會如何認定。這種不確定性,導致我們在現實中,有時仍難以有效判斷網路公審是否合理。不過,法院判決既然指出了方向,順著方向前行,或許有天,就能慢慢找到應對之道。

網路該怎麼用?

2003年4月13日,是我註冊PTT的日子,雖然跟上古神獸比並不算長,但也有18餘年。

看著網路社群不斷變化,確實能感受到網路言論的轉變。從法院判決內容可以知道,法律有其極限,難以事前充分規定不同網路公審的所有面向。而就算原告請求了損害賠償的下,固然可以確認公審行為是否超出界線,是否具有「不法性」,但仍然很難充分收拾對於被公審者的影響(如一輩子的網路足跡)。尤其,法院該如何權衡言論自由與個資或隱私間的衝突,更是棘手問題。

或許,每一個網路使用者最後只能反求諸己,時刻提醒自己,網路世界就是真實世界,在網路上,先想,再行動。

*本專欄「法律跨欄不設限」:法庭席位布置規則第3條規定,法庭以欄杆區分為審判活動區及旁聽區。因此,欄杆劃分出法律與日常生活的分界。我們將嘗試把法律從欄杆內帶到欄杆外,讓法律更接近日常生活。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