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投資遭遺忘,壯世代法案效果恐成疑

葉崇揚

2024-12-19發佈

社會投資遭遺忘,壯世代法案效果恐成疑

社會投資遭遺忘,壯世代法案效果恐成疑
quotationmark image

社會投資重於口號,《壯世代法案》亟待審慎評估。草案雖著重鼓勵中高齡及老年人的就業參與,但其內容空洞,缺乏國際經驗的借鑑,恐引發資源排擠與世代對立。相較之下,社會投資提供全人生階段的支持,有助促進經濟發展與就業成長,實為長遠之計。台灣應避免法規重覆,明確界定政策目標,方能創造友善社會。

quotationmark image

社會投資遭遺忘 壯世代法案效果恐成疑

000037攝影|林晏竹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提案增訂「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然而實際檢視草案內容,會發現其內涵空洞,且內容重複過時,對國際上相關概念與政策,更是缺乏了解。如貿然通過,恐造成資源排擠,引發世代對立,且不利於真正重要的「社會投資」。

壯世代草案著眼於促進中高齡(55-64歲)及老年(65歲以上)人口就業,並解決年金財務問題,並試圖回應聯合國「2021-2030 的 10 年健康高齡化行動計畫」,希望實現「一個所有人都能活得長壽又健康的世界」的願景。

然而,在國際上,包括聯合國、OECD、世界銀行、歐盟及WHO等組織,常討論的解決方案是「活躍老化」。

依據 WHO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活躍老化被定義為「透過最佳化健康、參與和安全機會過程,以提高人們在年老時的生活品質。」這使人們可以在老年時實現身體、社會和心理的潛力,滿足參與社會的需求和願望,並根據需要提供保護和照顧。

換言之,活躍老化提倡促進中高齡和老年民眾,以任何形式積極地參與社會。其中包括個人層次到制度/環境層次的改變,其中特別關注「就業方面」、「社會參與」、「獨立、健康和和生計上」以及「促進活躍老化的能力和環境」等四個面向。

但是,壯世代草案的主要目的卻是讓中高齡和老年人重返勞動市場,以提高勞動參與率來減輕年金負擔。其他條文都是圍繞此一目的,進而強化中高齡和老年人的勞動市場參與,卻鮮少提及應該如何做。因此,壯世代概念缺乏深度,遠不及活躍老化的概念。

壯世代草案恐疊床架屋

壯世代草案的問題在於,過度推崇華而不實的壯世代概念,卻忽略了實質性的社會投資。此反映台灣社會政策的常見弊病:缺乏統一的核心政策目標與方向,甚至出現東補西補的零碎情況。

我國或其他先進福利國家,針對老人的立法,大多針對 65 歲以上國民。草案中則將「壯世代」定義為 55 歲以上的國民,兩者重疊度大。在現有法規下,真有必要針對 55 歲以上國民另訂新法?訂立壯世代法案就能解決 55-64 歲人口群的問題嗎?

壯世代草案強調產業和就業參與,卻忽略了55-64歲中高齡人群及65歲以上人群不同的需求和問題。台灣中高齡就業率低,主要因產業結構問題,導致快速的勞動力流動及年齡歧視,使中高齡人群被排除在勞動市場外。為解決年齡歧視問題,台灣應借鏡美國《年齡歧視法》(Age Discrimination Act)或英國的《平等法》(The Equality Act)。

相反地,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更重要的是建構活躍老化的制度,如志願服務或成人教育,以維持健康和快樂的老化。此時的重點,已非單純鼓勵他們,或是讓他們只能選擇參與勞動市場,而是讓提供長者多元的社會參與方式。

資金來源也是一大問題。目前台灣的社會福利支出多集中在老年人口,年金支出已高達一兆,更有因人口老化增加的健康保險和長期照顧支出。而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不發達,因此多半仰賴稅收。

本文擔憂,如果壯世代草案通過,將有更多資金投入高齡群體,而同樣仰賴稅收的兒少社會服務,將因此受到排擠,進而引發世代對立和不正義,因此需謹慎考量草案對資源分配的影響。

社會投資才是正道

台灣真正需要的,是推動從出生到老年,促進個體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社會的「社會投資」。

社會投資強調全人概念,透過國家在社會政策投注資源,讓國民從出生到老年,橫跨完整生命歷程,都能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社會。像是透過完善的托育促進幼兒發展,教育促進兒童的人力資本形成,中高齡和老年則透過各種方式促進社會參與。

更為重要的是,社會投資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的政策工具。透過提供兒童照顧服務、老人照顧服務、教育和職業訓練服務等等社會服務,可以有效地創造社會服務產業的產值以及就業機會。

社會投資同時還是創造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的策略。提供兒童和老人照顧服務、教育和職業訓練等,可創造高產值和就業機會。在台灣,居家照顧服務成長,吸引人們進入該產業,提高就業率。同樣情況也見於兒童照顧服務。相比壯世代草案僅提增進中高齡和老年人勞動參與,但無具體方法,社會投資不僅有明確目標,亦具備實施的政策工具與手段。

福利國家的永續依賴於世代間人口均衡的基礎,而社會投資則是能有效達成此一目標的工具。國際研究顯示,社會投資對生育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降低父母扶養子女的成本,可提升生育率。這不僅僅是給予父母財務支持,而是創造一個對小孩友善的環境,例如設置親子設施、提供育兒資訊,以及政府補貼的優質平價教育。此亦可作為經濟和就業成長的政策工具。

因此,立法前應詳細規劃政策目標、工具和財務來源,而不僅是口號式立法。社會投資政策理念值得台灣社會進一步討論與思考,找出適合自身的政策,藉此創造一個良善社會。

恭喜你點開網頁的秘密通道,要不要試著再多點幾次?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