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重處罰「權勢性騷擾」 立院修正性騷法及性工法

法白作者

2023-08-01發佈

2023-08-02更新

加重處罰「權勢性騷擾」 立院修正性騷法及性工法

加重處罰「權勢性騷擾」 立院修正性騷法及性工法
quotationmark image

本次性工法修正亦新增雇主停職或調職加害人、被害人申請調職或調整工作型態的規定。 你認為這次修法後,是否足以保護被害人權益?

quotationmark image

立法院三讀通過《性騷擾防治法》及《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新增「權勢性騷擾」定義,未來利用權勢或機會性騷擾,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均較嚴重。

婦女新知基金會曾於修法前主張「權勢性騷擾」定義應納入「信仰活動」,但最終並未被採納。 衛福部長薛瑞元認為信仰定義不易,會產生問題。

本次性工法修正亦新增雇主停職或調職加害人、被害人申請調職或調整工作型態的規定。

你認為這次修法後,是否足以保護被害人權益?

… … … … … … … … … … …

昨(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性騷擾防治法》(簡稱「性騷法」)及《性別平等工作法》(簡稱「性工法」)修正案,增訂「權勢性騷擾」、「最高負責人」的定義,並加重處罰。

修正後的性騷法規定,「權勢性騷擾」是指對於因教育、訓練、 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係而受自己監督、照護的人,利用權勢或機會從事性騷擾。

修正後的性工法則規定,本法所稱「權勢性騷擾」是指對於因僱用、求職或執行職務關係受自己指揮、監督的人,利用權勢或機會從事性騷擾。

… … … … … … … … … … …

針對「權勢性騷擾」的情形,新法將相關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均加重。

民事責任部分,被害人如對加害人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可以因被害人的請求,依「權勢性騷擾」的侵害情節,酌定 1 至 3 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如加害人為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則提高為 3 至 5 倍。

刑事責任部分,如利用權勢或機會犯「性騷擾罪」,將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行政責任部分,對他人從事「權勢性騷擾」,經申訴調查成立,將處 6 萬至 60 萬元罰鍰;如加害人為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經地方主管機關認定有性騷擾,則處 1 萬至 100 萬元罰鍰。

… … … … … … … … … … …

原性騷法即規定,對他人從事性騷擾,必須負擔損害賠償責任,造成的是非財產上的損害,被害人也可以請求賠償相當金額。

原性工法則規定,受僱者或求職者因性騷擾而受有損害時,除非能證明已遵行所有防治規定、已盡力防止仍發生性騷擾,否則雇主都必須與加害人負擔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行政責任部分,性騷法原本僅規定,對他人從事性騷擾,處 1 萬至 10 萬元罰鍰;性工法原本則是未針對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從事性騷擾的情形訂出罰則。

… … … … … … … … … … …

本次修法前,婦女新知基金會曾就行政院版修正草案提出建議,主張「權勢性騷擾」的定義應該納入「信仰活動」。

婦女新知聲明稿指出,過去曾發生一名加害人利用相同手法加害不同對象,但因當中一名被害人與宗教團體有聘僱關係、另一名為一般信徒,導致前者案件被起訴、後者案件則被認為不符現行法「權勢」的定義而不起訴。

但最後通過的版本,並未採納婦女新知意見。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信仰在定義上比較麻煩,處理上會產生問題,且信仰與利用權勢或機會性騷擾,兩者間未必能連結。

… … … … … … … … … … …

除權勢性騷擾相關責任,性工法本次修正亦賦予雇主對加害人停職或調職、被害人申請調職或調整工作型態的權利。

修正後的性工法規定,性騷擾被申訴人如具權勢地位且情節重大,調查期間有先行停止職務或調整職務的必要時,雇主可以暫時停止或調整被申訴人的職務。

申訴案件經雇主或地方主管機關調查後,認定性騷擾成立且情節重大,雇主可以於知悉調查結果時起 30 日內終止勞動契約。

如果性騷擾被申訴人就是最高負責人或僱用人時,於地方主管機關調查期間,申訴人可以向雇主申請調整職務或工作型態,雇主不可以拒絕。

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透過多元的形式,幫助人們打開通往理解法律的第一扇門,透過各種可能,一同思辨與關懷,並塑造台灣的法律文化。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