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誘他人施用大麻 不論海內外一律處罰

法白作者

2023-08-11發佈

引誘他人施用大麻 不論海內外一律處罰

引誘他人施用大麻 不論海內外一律處罰
quotationmark image

法務部前(9)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引誘他人使用第二級毒品,如大麻,最重將面臨7年有期徒刑。 此外,即使行為在國外發生,只要涉及教導使用大麻或宣傳「大麻無害論」來引誘他人使用,我國都可追訴。若對象為未成年人,則刑罰會進一步加重。 您認為在網路上發表「大麻無害論」的網紅應該被追究責任嗎?

quotationmark image

引誘他人施用大麻 不論海內外一律處罰

法務部前(9)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引誘他人使用第二級毒品,如大麻,最重將面臨7年有期徒刑。

此外,即使行為在國外發生,只要涉及教導使用大麻或宣傳「大麻無害論」來引誘他人使用,我國都可追訴。若對象為未成年人,則刑罰會進一步加重。

您認為在網路上發表「大麻無害論」的網紅應該被追究責任嗎?

民間團體憂心寒蟬效應

本站訪問法務部表示,因近來有許多網紅於網路上發表「大麻無害論」影片,鼓吹民眾前往泰國等國吸食大麻,也提高大麻國內濫用情況。

綠黨黨主席李菁琪受訪時表示,法務部將發表「大麻無害論」言論視為引誘施用毒品罪,會不當侵害言論自由的問題,因為大麻合法化議題,應有合理討論空間。

李菁琪表示,最高法院曾有案例認為,引誘的定義是引導誘惑,包含示範使人模仿、游說令人嚮往照做、指引方向、誘發踐行造意者所欲之事。

李認為在網路上介紹大麻、說明大麻合法化理由,或於大麻合法化的國家介紹大麻使用方式,按照法務部說法,均屬觸法行為,未來大麻合法化議題,恐難有對話空間。

法務部回應稱合理言論不會觸法

法務部回應表示,毒品條例所禁止的行為,是讓本來沒有使用大麻動機的人產生使用的想法,單純討論大麻議題,於合理範圍內,不用擔心觸法。

法務部舉例,常見的引誘言論為利用「吸大麻會很有精神」、「大麻很安全你試試看」等語來讓他人產生使用大麻的動機。不過網友的言論是否觸法,必須回歸個案判斷。

惟法務部重申,經多次邀請醫界、犯罪防治及成癮防治等 10 多名學者專家召開毒品審議委員會,學者均認為大麻對人體有危害,且有成癮性,因此維持大麻為二級毒品,不會推動大麻合法化政策。

法務部提醒境外行為亦處罰,民間團體有疑慮

此外,法務部表示,絕不贊同國人至泰國等國吸食大麻,不過刑法目前不處罰境外吸毒行為,而是處罰引誘國人至境外吸毒的行為,因此發布新聞稿提醒國人,避免國人誤觸法網。

法務部表示,我國刑法依據「世界主義」,將打擊毒品視為普世價值,且有利於我國。因此,我國既然認為大麻為毒品,在任何國家引誘他人吸食大麻,均為違法。

李菁琪認為,將「引誘」列為犯罪,恐有打擊範圍過廣的問題。因為刑法的教唆犯,必須是教唆他人從事犯罪才能成罪,但依據法務部見解,「引誘」他人到可以合法吸大麻的國家吸大麻,吸大麻的人合法,引誘的人反而違法,未來恐滋生疑義。

李菁琪今(11)日前往台北地檢署具狀告發「X」(twitter)負責人馬誼郎(Elon Musk,又稱伊隆.馬斯克 ),李主張馬誼郎多次公然於美國的網路節目中施用大麻,依據法務部見解,有引誘他人施用大麻之嫌,臺北地檢署應依法偵辦。

國內大麻查獲量增加,大麻合法化漸成話題

法務部提供數據顯示,近年大麻查獲量暴增,2019 年查獲 218 公斤(成品、半成品)、1,426 株(活株),去年升至 1,112 公斤、11,960 株。

至於施用人數,2019 年查獲 672 人,去年有 804 人,法務部認為,查獲量暴增,但查獲人數未明顯增加,表示大麻使用人數黑數龐大,將擴大查緝。

綠黨網頁表示,聯合國已將大麻從毒品清單中移除,美國眾議院也投票贊成將大麻合法化,甚至以鐵腕掃毒聞名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都不認為大麻是毒品。不過日本仍將大麻列為「一級毒品」。

聯合國《麻醉品單一公約》,依照危險程度將藥品分列於附表一~附表四,大麻雖被移出危險程度最高的附表四,但仍在附表一管制。法務部因此認為,聯合國仍管制大麻,故不能推動除罪化或合法化。

綠黨於 2020 立委選舉主張推動「醫療用」大麻合法化,並要求衛福部新評估 CBD、THC 等「藥用」大麻萃取物的合法進口與販售的可能性,提供緩解肌肉疼痛、焦慮、關節炎、癲癇症和創傷障礙患者更好的醫療選擇。

大麻合法化議題,分為「醫療用大麻」及「娛樂用大麻」兩類。綠黨也表示支持檢討娛樂用大麻目前的分級,李菁琪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大麻合法議題不能一步到位,可從他國經驗,思考我國如何借鏡大麻的去汙名及產業化等議題。

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透過多元的形式,幫助人們打開通往理解法律的第一扇門,透過各種可能,一同思辨與關懷,並塑造台灣的法律文化。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