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白作者
2023-09-07發佈
2023-09-08更新
中國《治安法》草案引爭論
中國人民大會常務委員會將審議《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預計將「製作、傳播、宣揚、散布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論者」增列為處罰對象,引發爭議。 中國有學者認為,「中華民族感情」概念模糊,無法循法治原則操作,未來恐容易造成任意擴張行政處罰,淪為長官恣意濫權的工具。 2022 年曾發生蘇州女生穿和服,遭警察以「尋釁滋事」為由,帶回派出所調查。儘管該案件當事人最終並未被處罰。本次修法令輿論擔憂,「和服事件」未來恐成為常態。
中國人民大會常務委員會將審議《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預計將「製作、傳播、宣揚、散布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論者」增列為處罰對象,引發爭議。
中國有學者認為,「中華民族感情」概念模糊,無法循法治原則操作,未來恐容易造成任意擴張行政處罰,淪為長官恣意濫權的工具。
2022 年曾發生蘇州女生穿和服,遭警察以「尋釁滋事」為由,帶回派出所調查。儘管該案件當事人最終並未被處罰。本次修法令輿論擔憂,「和服事件」未來恐成為常態。
中國擬藉《治安管理處罰法》修法擴張處罰範圍
新華網指出,本次修法是將新型態違法行為,例如考試作弊、組織領導傳銷、搶奪方向盤、違法出售個人資訊、高空拋物、低空飛行無人機、非法使用和提供竊聽、竊照等專用器材等,悉數納入治安處罰的範圍。
然依中國人大公布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服飾,標誌、製作、傳播、宣揚、散布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言論,最重可行政拘留 15 日。
此外,在公共場所從事有損紀念英雄烈士環境和氛圍的活動,侮辱、否定英雄烈士事蹟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侵犯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以及侵佔、破壞、污損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等,亦得處罰。
新華網及人大官網相關文章,均沒有提及增列「傷害中華民族感情」、「有損中華民族精神」等處罰事由的情況。
「傷害中華民 族感情」概念不清,引發中國學者批評
清華大學法律系教授勞東燕於微博上發文指出,此次修法內容令人難以置信,所謂「傷害中華民族感情」概念內涵模糊,容易造成任意擴張處罰,並導致行政權力的選擇性執法和濫權現象。
此外,國家權力直接干預公民個人的日常穿著領域,可能刺激民粹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肆意蔓延,加劇與一些國家的對立情緒,導致外交上的波動,反對此修法草案。
中國政法大學趙宏教授表示,不能以單純的情感冒犯、道德違反或違反禁忌和自我危害等行為作為處罰理由。將法律懲戒擴大到道德方面,就是讓法律適用於公眾情感、社會價值等抽象觀念,最終可能導致公權力濫用。
華東政法大學童之偉教授則認為,該草案無法按照法治原則操作,執法上必造成循長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實際後果,會貽害無窮。科學立法要求立法者永遠避免就「精神」和「感情」問題做規定。
現行規定已禁止「尋釁滋事」及「侮辱誹謗英雄烈士」
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 26 條,僅就「尋釁滋事行為」加以規定,而「尋釁滋事行為」及「侮辱烈士英雄」,亦能另外構成刑事責任。
2022 年於南京舉辦的「南京 A-3 × ComicDawn18 夏日祭」,因有網友舉報會場存在如鳥居、繪馬祈願牆等日式元素,且有跳日本舞蹈等活動,遭網友舉報後被緊急取消。
此外,《民法總則》第 185 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人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中國還頒布了《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禁止歪曲、貶低、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蹟和精神。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侮辱、誹謗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中國最高檢發佈 的依法懲治危害國防利益、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犯罪典型案例中,《江某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一案被告,即因於微博上發布文章,法院認定侮辱英雄烈士判刑 7 個月,並要求被告在國內主要入口網站及全國性媒體公開道歉。
目前該草案依規定由中國人大公佈,並進入徵集意見階段,徵集期間為 30 日。
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透過多元的形式,幫助人們打開通往理解法律的第一扇門,透過各種可能,一同思辨與關懷,並塑造台灣的法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