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影集《模仿犯》會是犯罪者的免費線上課程嗎?|娛樂運動

吳玟嶸

2023-04-28發佈

2024-01-28更新

咦?影集《模仿犯》會是犯罪者的免費線上課程嗎?|娛樂運動

咦?影集《模仿犯》會是犯罪者的免費線上課程嗎?|娛樂運動
quotationmark image

Netflix 影集《模仿犯》中,代號 Noh 的真兇被指為「模仿犯」,進而引發劇中社會秩序的紛擾,有人就會問:這樣的劇情是否有可能發生在現實社會?

quotationmark image

前言

Netflix 影集《模仿犯》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集結金獎影帝影后吳慷仁、柯佳嬿、庹宗華、姚淳耀等人擔綱主演。

劇情以一場連續殺人命案開始,透過 90 年代媒體力量把所謂的「惡」散播至每個人心中,躲藏在幕後的兇手多次挑釁檢警、司法體制,想假他人之手一點一滴摧毀社會秩序與和平。

最近該劇創下好成績,在全球 19 個收視地區登榜,打破《華燈初上》、《誰是被害者》等台劇紀錄,影集在各大社群平台也有熱烈討論;其中就有網友提問:「《模仿犯》到底哪裡有出現模仿犯?」

答案揭曉:其實並非有人模仿真兇的犯案手法;相反過來,是代號 Noh 的真兇被指為「模仿犯」,進而引發劇中社會秩序的紛擾,有人就會問:這樣的劇情是否有可能發生在現實社會?

(以下討論,約略涉及劇情,還請留意)

影集會引發模仿效應嗎?

在《模仿犯》第 10 集當中,郭曉其檢察官上電視節目,指出 Noh 失去共犯之後「一點原創性都沒有」,郭曉其的同伴還表示 Noh「不過是一個剽竊我創意的小偷」,利用這樣的激將法,讓深信自己殺人是在「創作」的 Noh,忍不住在節目上自白犯罪。

而因為 Noh 在媒體公開殺人錄影,所以劇中也有出現民眾學習 Noh 戴上面具擾亂社會的情節。類似這種「模仿犯罪」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也並非全然不可能。比如 2011年有個新聞:一對喜歡看犯罪影集《夢魘殺魔》的夫婦,他們也犯下了誘殺一名年輕人並肢解的罪行(戲劇裡的主角很喜歡肢解別人)。

然而,關於模仿更可能讓人擔心的是:「當影視作品播出犯罪者如何躲避追緝,會不會讓想犯罪的人學習高深的犯罪技巧呢?」

過去台灣,也有報導指出:某小偷過去偷東西時都不戴手套,後來從影集中得知警察辦案程序,之後就隨身攜帶手套避免被採到指紋。

撇除「想學的人就會去學」這種說法,我們想知道的是:那些劇情含有鑑識證據知識的犯罪作品,會不會廣泛影響社會?讓那些潛在的犯罪者,因為學習到了高超的技術,導致未來定罪率下降?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一份研究指出:在分析美國與德國的資料庫之後,發現美國謀殺、強暴等犯罪的定罪率,在知名的 CSI 系列影集開播之前就已經在下降’;影集開播之後,定罪率下降的趨勢還放緩了。而在德國,竊盜以外的其他犯罪,定罪率甚至還有增加的趨勢。

同份研究還進一步針對已經被定罪的犯罪者,詢問他們是否會從犯罪影集中學習知識;答案也同樣是否定──這群犯罪者更可能尋求的,是熟識朋友的幫助。

科學精神,查證再查證

這時有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犯罪統計數據有時並不是一個非常可靠的指標,比如已經學習到鑑識科學知識的犯罪人,有可能就不會被抓到。

所以研究者們就想透過實驗,測試愛看這些犯罪影集的人,是不是擁有更高超的犯罪技巧,比如更懂避免留下指紋、腳印、衣物纖維等等。

談到實驗,許多研究也都是使用類似的情境,將受試者分組,給予他們一個犯罪情境,讓他們進行布置、滅證等等,這些犯罪情境除了竊盜也有謀殺。

歡迎看看以下兩個狀況,想一下你會怎麼做:

(一)第一個情境

某個夜晚的街上,你發現有個不認識的人獨自在家。如果要在他家殺了他,想⼀想你將如何計劃這個活動、如何執⾏,以及你要做什麼或使⽤什麼技巧來避免被抓住。

(二)第二個情境

想像你父母有個有錢朋友,要趁他不在家的時候闖入他家,偷走一些錢跟小型電器。

在這些研究中,除了要受試者回答犯罪計畫,還會一併調查他們看了哪些電視節目,以及他們的參與程度、性別與宗教等參數,一起進行統計分析。在設計以上兩個情境的實驗,把受試者的回答統計分析後,結論大多指向:不管看了多少這種犯罪影集,都與「是否會在計畫中使用鑑識知識」無關。

以上提到的情況,其實是某種「CSI 效應」。簡單來說,因為 CSI 系列影集當年在世界上引起旋風,導致司法體系對此感到憂慮;其他的 CSI 效應,還包含民眾看了影集裡各種厲害的鑑識技術,會不會因此期待檢察官提供相同厲害的操作手法;如果到時不能提供相關證據,陪審團就會因此錯誤認定被告無罪等等。

如果那天到來?

相對以上研究,如果真的有研究證明,內含鑑識技術的犯罪影集會讓犯罪者學習犯罪手法呢?我們是否適合用法律,或者其他方式因應呢?

這其實涉及我們的法律對於人民的藝術自由,究竟可以限制到什麼地步。比如早期的《廣播電視法》規定,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不可以煽惑他人犯罪;現在的《刑法》同樣也有散佈猥褻物、煽惑犯罪的處罰,都可能對人民的創作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這個問題之大,可能不是這篇小文章能夠處理。讀者可以用這些概念作為契機,一起思考這個永恆的難題。

【本文作者】

吳玟嶸

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編輯,喜歡看推理小說,但其實更喜歡布袋戲。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參考資料

  1. Alves, Giovanna M.,(2019).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nsic Exposure and Forensic Knowledge. Honors Undergraduate Theses. 507.

  2. Baranowski, A. M., Burkhardt, A., Czernik, E., & Hecht, H. (2018). The CSI-education effect: Do potential criminals benefit from forensic TV se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crime and justice, 52, 86-97.

  3. Vicary, A., & Zaikman, Y. (2017). The CSI effe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ching crime shows and forensic knowledg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1), 51–64.

  4. 簡群育(2006年12月28日)。模仿CSI手法滅證 竊嫌嗆警。自由時報電子報。

  5. News24. (2011). Occult killer shows no remorse.

*本頻道「娛樂運動」,讓你掌握娛樂與運動圈的最新法律事件與分析。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