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移工即將來台!只會犯罪與搶工作,好可怕?|財經投資

單于恩、陳亭如

2024-06-27發佈

印度移工即將來台!只會犯罪與搶工作,好可怕?|財經投資

印度移工即將來台!只會犯罪與搶工作,好可怕?|財經投資
quotationmark image

2024年,台灣與印度已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計劃引進印度移工,以緩解勞動力短缺。然而,此舉在社群媒體上引發爭議,許多人擔憂文化差異和犯罪問題。實際上,數據顯示:印度的犯罪率,並不比許多西方國家高。根據《就業服務法》,引進移工前也有許多保障本國勞工的門檻,並不會直接衝擊台灣人的就業機會。保持開放謹慎的態度,避免刻板印象,一起讓相關政策造福台灣。

quotationmark image

歷經協商,今(2024)年 2 月,台灣與印度視訊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預計引進印度移工。

自 1992 年《就業服務法》上路之後,台灣就陸續引進東南亞的各國移工。尤其,近年台灣面臨少子高齡化的情況,勞動人口逐漸下降,若不引進移工,恐怕會出現嚴重缺工的問題。

雖然引進移工的立意良善,然而在社群網站上卻出現非常多反對聲音,很多人害怕台灣與印度的文化差異太大,或因兩國人民過度陌生,因而造成許多恐慌。更有人擔憂印度移工的出現,會使台灣人的就業機會變少?

這都是真的嗎?

印度移工等於犯罪大軍?

在許多網路平台上,各方鄉民都很擔心印度移工到底能不能融入我們的社會?不少人擔憂印度移工會不會增加台灣的犯罪率?更有許多人把髒亂、對女性不尊重,甚至是「性侵」等標籤,通通往印度移工身上貼。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資料庫網站 Numbeo 2023 年各國犯罪指數(Crime Index)排名,全球 142 個國家及地區中,印度排名第 81,雖處於中段班,但比法國、美國、比利時、瑞典、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為佳,也優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

且根據 2022 年印度國家犯罪紀錄局資料,印度人口近 14 億,性侵案件是 44,785 件。而 2022 年台灣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台灣人口約 2,400 萬,性侵案件則為 17,201 件。如果直接以人口比例來看,台灣的性侵案件發生率反而還是印度的 22 倍。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知道,如果直接把所有印度移工跟性侵案件連結,就是刻板印象罷了!然而這樣的印象與歧視並不容易消除,若是印度移工真的來台,我國又有哪些法規能讓台灣人民更加安心呢?

《就業服務法》等規定,是折衷的做法

第一點,藍領移工來台必須無犯罪記錄。依就服法授權制定的《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移工來臺應檢具行為良好證明(也就是俗稱的良民證),並必須無犯罪紀錄,才能申請簽證來台。

第二點,前述移工不會影響我國人民的就業機會。依據《就業服務法》第 42 條以及第 47 條規定可知,雇主聘雇移工工作不能影響本國人就業,雇主聘用移工前必須先以合理的勞動條件與薪資 在國內求才,且若無正當理由不可以拒絕本國勞工來應徵。在招募仍有缺額時,才能聘移工。

目前勞動部開放印度移工,是在現有的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外,再多一個國籍選擇,不會新增移工人數,也不會放寬雇主資格、調高配額比例。因此讀者並不需要過於擔心移工的引進,會絕對排擠到台人的工作機會!

結論

相較其他開放移工的國家,如日本移工來源國有 15 國、韓國有 17 國、新加坡有 11 國,我國移工主要來源過往僅有 4 國。雇主團體長期籲請正視移工來源受限的風險,立法院也曾多次要求本部積極開發的移工來源,以降低對特定國家人力的過度依賴。

對於印度移工即將來台,我們應該保持開放謹慎的態度,先去多瞭解印度文化、不隨著刻板印象或是被網路上的風向影響,並多查證哪些是不實的誤導資訊,也期許台灣人不對印度移工預設不必要的偏見。

一起讓印度移工來台的政策不是一場災難,而是變成對台灣接軌國際時的祝福。

【本文作者】

單于恩。法律系二年級學生,希望可以變成厲害的法律人!

陳亭如。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法律系三年級,很喜歡 Deca Joins,希望自己可以變成厲害的酷酷法律人!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大小事看這就對了。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