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箭!槓上聯邦最高法院,拜登政治黃昏的最後一搏?|國際瞭望

崔家瑋

2024-08-06發佈

改革三箭!槓上聯邦最高法院,拜登政治黃昏的最後一搏?|國際瞭望

改革三箭!槓上聯邦最高法院,拜登政治黃昏的最後一搏?|國際瞭望
quotationmark image

2024 年 7 月 29 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德州發表演說建議推動三項重要改革,包括總統豁免權、大法官任期制、和大法官道德守則。拜登希望藉此留下「政治遺產」。這些改革目標皆指向聯邦最高法院的爭議與問題,特別是大法官終身制及種種醜聞的道德準則。儘管他的提議獲得相當支持,但實現難度高,需經國會和四分之三的州議會批准,且拜登的後手賀錦麗的態度也相當微妙。這些改革是否能成為 2024 年大選的焦點議題,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quotationmark image

在上週一(2024 年 7 月 29 日),放棄競選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德州的詹森紀念圖書館發表演說。他呼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應該要進行三項改革:

  1. 推翻美國總統豁免權的判決。
  2. 將大法官的任期由終身制改為 18 年的任期制。
  3. 要求國會通過有關「大法官道德守則」(Ethic Code)的法案。

拜登隨後也投書《華盛頓郵報》重申立場。

由於拜登與詹森總統一樣,在美國歷史上都是「放棄連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這次發表演說的目的,自然是想留下「政治遺產」,並對應聯邦最高法院正面臨的種種爭議。本文將剖析拜登的思維,同時借鑑歷史,告訴你這三項改革,到底能否成功!

(註)早在 2022 年,民主黨籍的議員便在參、眾兩院分別推出改革法案。當時民主黨在國會尚保有優勢,然而該法案在二讀後便無疾而終,白宮亦未特別表態。

不過近年來,隨著保障墮胎權的「羅 v. 韋德案」被推翻、對槍械火力的限制被宣告違憲,保守與自由派的意見之爭開始失衡,另加上一連串保守派大法官的爭議後,拜登終於宣布支持聯邦最高法院的改革方案。

隨著總統豁免權判決出爐,拜登此次的呼籲剛好回應了公眾對於聯邦最高法院層層累積的質疑,新聞網站 POLITICO 更稱拜登的行動,終於創造民主黨改革聯邦最高法院的機會。

大法官為何變成箭靶?

箭靶一是大法官的任期。拜登倡議的改革中,影響大法官權力最大,也是兩黨共識最深者,就是將任期固定下來。

與台灣不同,美國的大法官並沒有任期限制。這源自於美國聯邦憲法第 3 條的規定:「最高法院與下級法院的法官如行為端正,得繼續任職。」這意味著大法官除了自願退休、去世與遭到國會彈劾外,並無任何任期限制,可謂終身制。

而建國 200 多年來,也僅在建國之初,嘗試彈劾過大法官蔡斯(Sameul Chase),且其彈劾並未通過。

終身制的設計,讓總統在其任期之內,是否能任命大法官,變得相當不確定。例如川普在其短短 4 年任內,任命了 3 任大法官,然而歐巴馬加上柯林頓兩個民主黨籍的總統,共計 16 年的執政,也只任命 4 位。

學者指出,由於醫療進步,近年來已經很少出現大法官於任內去世的情形。舉例來說,1970 年前的大法官其平均年資為 14.9 年,1970 年後的大法官則是 26.1 年,兩邊相差幾近兩倍!

這樣讓「大法官當好當滿」的作法,早已偏離制憲者對權力制衡的預期,也讓特定總統的政治立場能夠高度影響最高法院判決(選擇特定意識形態的大法官進入法庭,並長期卡位)。在《華盛頓郵報》引述 FOX 的近期民調中,有超過 75% 的人,包含許多共和黨支持者,支持任期制。

這正是讓拜登起心動念,啟動修正任期的的關鍵。

另一項深具共識的箭靶,是大法官的道德準則。部分大法官近年一連串的醜聞,已嚴重傷害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信譽。

首先,保守派的兩位大法官,湯瑪斯與阿利托,分別捲入未誠實申報政治獻金的醜聞之中。兩人皆長期接受來自保守派富豪的餽贈,包含禮品、雕像、豪華旅行等等。除此之外,湯瑪斯大法官的妻子金妮(Ginni Thomas)是著名的川普支持者,同時也拒絕承認選舉結果,這使湯瑪斯在審理川普案件時,面臨「是否應迴避」的爭議。

阿利托大法官則更勝一籌。其在今年被爆出,於國會山莊暴動事件過後,其竟然在維吉尼亞州的住家倒掛美國國旗,並在 2023 年再度被人目擊其位於紐澤西州的度假小屋懸掛了川普支持者經常使用,代表「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的 Appeal to Heaven 旗幟。

雖然阿利托大法官表示對上述事件並不知情,但這已嚴重影響公眾對於聯邦最高法院的信心。

雖然聯邦最高法院很想補救,並於 2023 年公佈規範自身的道德準則,但仍遭外界批評「注定失敗」。原因就在於,不管是財產申報,還是迴避審理的規定都十分寬鬆,且許多標準由大法官自行決定,意味缺乏外部監督與執行,形同虛設。

最後的箭靶,也是最有政治味道的一項,就是希望透過修憲,推翻 7 月初聯邦最高法院承認「總統豁免權」的判決。在該判決中,最高法院認為:總統執行公務時,原則上能享有豁免權(但什麼是執行公務,並未嚴格定義),這使川普的刑事案件,如煽動國會山莊暴動事件,極有可能因豁免而逃過司法制裁。

前述判決做出後,PBS 的民調顯示,有超過 65% 的美國人認為川普不應享有豁免權。因此,拜登也趁機呼籲,一起用修憲案的具體規定,推翻法院的判決,並將該修憲案稱為「無人能凌駕法律之上」法案,宣示他的決心。

政治遺產抑或是徒勞無功?

拜登在選前百日劍指聯邦最高法院,且又選在詹森紀念圖書館慶祝民權法案 60 週年時公布,目的昭然若揭,是為不再連任的自己留下政治遺產。

然而從拜登面臨的政治情勢來看,這些改革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目前的拜登是跛腳總統,在參、眾兩院皆未享有足夠席次。就算總統賀錦麗勝選,也需要在民主黨掌握參、眾兩院的多數席次下,才有可能推動相關的改革。

更何況,第一項與第二項改革所需的修憲案,除了要國會通過外,更要經過四分之三的州議會批准才能生效。

縱使,民主黨如願取得總統大位與參、眾兩院多數;從歷史角度觀察,總統試圖改變聯邦最高法院的制度也頗具挑戰。

上一個挑戰聯邦最高法院制度的總統,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小羅斯福總統。由於當時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不斷判決其推動的「新政」相關法案違憲,小羅斯福在總統選舉與國會選舉雙雙大勝後,便推動《1937 司法程序改革法案》(Judicial Procedures Reform Bill of 1937)。

法案中規定,若大法官超過一定年限而不退休,總統將可自動任命另一位大法官,最多不超過六人。小羅斯福對外表示,此舉可以減少年邁大法官的負擔,並增加聯邦最高法院的審理效率;但也有人認為,如此一來便能在不更動任期限制下,稀釋既有大法官的權力,讓總統得以安插支持新政的人選。

與拜登同為民主黨的小羅斯福,在當時享有巨大的政治優勢。甫結束的總統大選中他贏了 48 個州中的 46 個,在參、議院裡面,民主黨也享有超過三分之二的 74 席,在眾議院則是以 334 席大敗共和黨的 88 席。

然而小羅斯福的計畫一出,輿論風向卻開始轉變,認為小羅斯福以拯救新政之名行擴權之實。同時,由於法案的討論排除許多民主黨大老,政治圈不滿的聲音亦逐漸累積。

最終,在另一件與新政有關的關鍵判決中,最高法院以五比四的票數轉向支持新政,終於讓小羅斯福失去推動法案的理由,讓這場「填塞計畫」無疾而終。本次失敗也成為小羅斯福總統眾多執政成就上的少數敗績。

這一次的失敗,讓接任的總統們意識到,隨便更動最高法院制度並非明智之舉,也讓拜登在執政的頭兩年,不斷迴避相關討論,直到今天。

拜登表示:打開時空背景不同之術!

小羅斯福與拜登總統同為民主黨籍,也都想在任內改革聯邦最高法院,不過結果卻有微妙不同。小羅斯福在政治上享有巨大成功,但這些成就並未成功變現。反觀拜登,作為跛腳總統的他,提出的改革方案卻都享有一定程度的民意支持。

這或許與兩人所處時空有關。在小羅斯福的年代,大法官相對低調,且在此之前並未引發令全國民眾熟議的問題。然而在拜登執政之際,大法官除了做出不少引發爭議性判決,更有許多與道德操守有關的醜聞纏身。

拜登呼籲的改革內容,正好切中了大眾關切的面向。

但無論改革方向獲得多高共識,也都需政治力量才得兌現。也因此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院長歐文.切莫林斯基才會在其投書中表示:「眼下的選舉,對於聯邦最高法院的改革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呼應了「拜登接替者」賀錦麗的行動。雖然她於第一時間宣布支持改革法案,然而其是否會以改革最高法院作為選戰主旋律,仍不確定。但拜登的行動已經讓聯邦最高法院的相關改革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也成為本次美國總統大選的另類觀察角度。

【本文作者】

崔家瑋

台大法研所研究生,111年律師高考及格,g0v零時政府社群參與者。喜歡從法律與規範角度分析社會議題。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本頻道「國際瞭望」,看膩台灣新聞重播了嗎?給想要知道國際事件的你,多一點選擇。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