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祈瑋
2024-01-10發佈
2024-01-28更新
快來看!總統投票指南之育兒政策比一比!|政治熱議
本文將聚焦各候選人就未滿 6 歲孩童的育兒政策,分析背後的價值觀及後續影響。
選舉季節、眾聲喧嘩,各政黨的候選人無不關心少子化危機。今天與各位選民一同討論未滿 6 歲孩童的育兒政策,淺談背後的立場及可能的影響。
賴清德:願讓國家與社會共同承擔育兒責任
民進黨籍的賴清德,是三組競選團隊中,相對願意改變市場提供照顧的現況,具體提出如何改由國家及社會協力,並承諾讓托育服務更普及。
首先,賴團隊協助家庭育兒的政策,僅有推動「彈性育嬰假」,擴大父母選擇「照顧時間」的權利。這是因為,照顧孩子常有突發狀況,多數父母只能使用無薪的家庭照顧假、特別休假,一旦用完就可能被迫請事假──如果有以「日」或「小時」彈性計時的有薪假別,將更方便。
相比另外兩組候選人,賴較積極承諾要擴張托育服務,且「增加送托孩童接受公托比例(註一)」。
自 2018 年 8 月推出「建立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機制」迄今,未滿 3 歲孩童的送托率指標,已提升至 20.3%(行政院,2023),未來目標將提高至 36%。然而 2020 年參與準公共化的孩童,即佔所有家外送托的 8 成(王舒芸,2021),國家投入仍少。
當政見包含增加公共托育補助至 7,000元,也要先真正提供公共服務,才能使選民受惠。
為了讓選民信任國家的照顧,賴團隊優先提升公幼的吸引力;訴求降低師生比、延長公共幼兒園的平日收托時間,以及讓孩子寒暑假得以送托──目前有這些需求的家長,往往掏更多錢註冊私幼。
說到底,想辦法由國家增加公共托育,跟讓市場來,究竟有何利弊?
國家主責的好處,是能直接藉由立法或試辦辦法,保 障幼教人員薪資(依年資提高公共托育及教保人員的薪資),或促進服務品質(逐步降低公共幼兒園師生比)。當然,各個倡議組織還是花費了大量心力監督政府確實的執行。
反過來說,市場理論上比政府更快速且彈性,例如:尋找場地與簽約,行政成本更低,這也是維持準公共化政策的理由之一。此外,政府若要鼓勵市場提升品質或加速擴張,大多是藉由財務誘因(如提高補助至 13,000元),讓業者有利可圖而加入或增設園所;再議價收費價格的上限,間接減輕家長負擔。
但這不是解決托育需求的萬靈丹。在人口規模較小、人均所得較低的地方,因為需求不足,大多時候難以長出市場服務。
最後,允許市場同時存在準公共與私立業者,也可能創造二元市場──不僅是收費價格的差異;當政府要提升品質,多半只能將手放在參與「準公共」的私立托嬰中心及保母,如政見所說的提升托育品質,並依年資提高準公共的教保員薪資。
再者,政府還需耗費額外成本,緊盯簽約單位是否履行各項要求,如檢核薪資單或突擊收托情況,檢視是否有巧利名目的情況。至於其他未參與「準公共化」的私立業者,政府除了訂定照顧的基本線(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來設防,實在很難保障「用得起、用得安心」的照顧。
柯、侯:更關心如何減輕「在家育兒」的經濟重擔
民眾黨的柯文哲,以及國民黨的侯友宜,皆有提出照顧兒童的相關規劃,但相較賴團隊往公共化的方向走,較傾向提出「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的承諾。
柯候選人宣稱要提高「家外送托」的普及率,要求國家提供更多服務,卻未訂定明確指標──如可負擔性與品質(註二 )。
他與賴團隊相同,都鼓勵「企業」自發的設置托育場所,但未敘明要有多少家公司參與。同時,也要增加「公立」托嬰中心與幼兒園,承諾平日傍晚與假日期間,孩子也能送托,減輕家長接送壓力。接著,更要「優先」提高公立幼托教師與人員的薪資,提升幼托品質。
換句話說,是要讓更多小孩得以註冊公托與公幼,並讓那裏的教保員獲得合理薪資;只是,假若並非家長只要有需求、有意願,都可以送托公立機構,兒童照顧的改變也是有限。
相較公托發展的抽象論述,柯的政見明確強調要給予育兒家庭長期支持,並協助甫生育的家庭度過經濟困窘期。因為他選擇把新生兒父母的經濟支出(孕產期及嬰兒階段),視為集體責任和公共風險。
具體來說,柯預計特別延長 12 萬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與每月 5,000 元的育兒津貼至孩童 12 歲,並按胎次提供「懷胎及生產津貼」(好生好養補助 15萬),只要是「國民」(目前並未強調排富),都能享有,由社會共同減輕「甫生育」的「短期間」內的經濟負擔。
只是此種一次性的現金給付,也挑戰公民社會是否信任獲取補助者,將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相對而言,把資源直接用在公共或市場服務,更能貫徹政策目的。
儘管與柯文哲的政見相近,但侯團隊更強調讓分攤家長,養育學齡前(未滿6歲)兒童的經濟負擔,及擴大家長選擇育兒場所的選擇權──家長可以讓孩子免費就讀公共化,或準公共的幼托單位;家長也可以選擇就讀私托與私幼,並獲得6歲前每月 1 萬元的育兒津貼(現行為第一胎 5,000 元,5歲再加碼1萬)。
但在承諾免費或平價服務的背後,財務資源也可能流向「未參與準公共的」托育市場。
除了提高育兒津貼,減輕家 長的經濟負擔外,侯也強調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會從 12 萬加碼至 18 萬。此外,也訴求增加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從月投保薪資的 8 成調至全薪。
這種調整的立場是:社會應將資源,優先投入在曾為國家經濟發展「有貢獻」的「勞動者」(就業保險年資滿1年),也鼓勵「在家照顧」(申請育嬰假,暫時離開職場)。
換言之,是公民必須參與就業一段時間,社會才集體承擔他們因照顧延伸的「經濟需求」。此舉有助於擴大且維持勞動參與,卻可能排除難以就業、自營就業,或處於非典型就業且經濟危殆的家長。
總結柯與侯提出的政策,其實都並未具體提出擴大公共托育的措施及目標,而是用政策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但是,依據家長使用金錢的方式,托育服務卻可能越來越「市場化」。
因為家長可能會將省下或多出的錢,用在主打培養多元才藝與潛能開發的私立幼托機構。特別是侯友宜團隊的政策主張,將使家長能夠更輕鬆負擔托育費用,增加業者興建園所的信心。
且當就讀私幼與私托的家長也獲得補助,業者加入準公共化的意願將變低。畢竟無論是否加入,家長的手頭都更寬裕,更有能力付費給市場;而且,政府也無能控管隨補助而水漲船高的托育價格,反噬政策美意。
結語與展望
育兒政策是本次大選討論的重點之一,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往往預設照顧責任由誰承擔與提供的價值選擇,也調整家庭、市場與國家之間的界線,具體影響育兒家長的經濟及照顧壓力,還有幼托服務的發展,請參下圖(註二)。
總之,賴清德的競選團隊在三組人馬中,相對強調國家在育兒上應承擔比 現在更多的責任,也更願意將照顧普及化。
相對而言,柯文哲和侯友宜更傾向於鼓勵在家育兒,提議增加家庭的經濟資源,而沒有明確承諾發展托育服務。前者另外提出擴大基於公民權利的生產津貼,後者提議提高育嬰留停津貼,強調家庭照顧與勞動貢獻。
本文僅止於談論各個候選人推動育兒政策時的預設立場,不涉及台灣現況與具體可行性。
例如:當柯文哲與賴清德都訴求發展公托與公幼,這幾年公共服務的發展速度仍緩於業者(註三),選民理應質疑這些競選者要「如何做」。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再參考 28 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的「2024 大選性別政見問卷」及各政黨的回覆意見及承諾。
同時,各倡議團體也已經提出完整的評析。
而且家庭政策不只是促進生育率的工具,更需要性別評估。尤其目前的政策將重心放在「少子化危機」。舉例來說,當政策僅減輕家庭經濟壓力,而平價、普及且令人安心的托育服務不足,可能削弱女性就業的經濟急迫性。
尤其對於所得不高、難以負擔托育服務的女性而言,家庭成員可能會鼓勵她們返家照顧。 最後,社會政策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各種價值判斷的選擇。這篇文章嘗試邀請大家一起思考理想的「兒童照顧」是什麼模樣?希望我們都能在這次大選,投下神聖的一票。
【本文作者】
陳祈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還在畢業路上。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註一:公共幼兒園在 2001 至 2022 年,從 1,288 校增加至 2,180 校,而私立則是 1,946 至 4,481 校(教育部統計處,2023),私立園所 的擴張速度很明顯更快。2018 年的公辦民營托嬰中心約 179 所,至 2022 年底則是 385 所,私立托嬰中心則是 852 所至 1,117 所(衛生福利部,2023),儘管公托有在增加,但私托仍是主要的服務提供者。
註二:註記:1.表格資料由筆者整理。2. 分析框架參考Leitner(2014)與Saraceno(2016)提出的「家庭化」(表格中左欄位的強調家庭照顧與價值的政策)與「去家庭化」(分攤家庭照顧責任的相關政策)的福利國家圖像。本土研究中,王舒芸(2014)也以此框架分析台灣育兒照顧政策的價值轉變。
註三:柯文哲候選人也有提及時間權利的相關政策,如產假至少延長至10週,也鼓勵企業提供彈性工時或遠距工作。只是礙於篇幅及分析的一致性,在此先不討論。
資料來源
Leitner, S. (2014). Varieties of familialism: Developing care policies in conservative welfare states. The end of welfare as we know it, 37-51.
Saraceno, C. (2016). Varieties of familialism: Comparing four southern European and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6(4), 314-326.
王舒芸(2014)。〈門裡門外誰照顧、平價普及路迢迢?台灣嬰兒照顧政策之體制內涵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6,49-93。
王舒芸(2021)。《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政策效益評估》。衛福部委託研究計劃(A109029)。臺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度。
行政院(2023)。少子女化對策執行成果及幼兒園降低師生比規劃。資料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0。網址:
侯友宜(2023a)。侯友宜來改變,顧青年、挺加薪、抗通膨(Facebook 貼文,發表日期2023年9月8日)。取 自
侯友宜(2023b)。少子化政策3大主張,助生育、添好孕、強國運,投資台灣未來!(Facebook 貼文,發表日期2023年9月25日)。取自
侯友宜(2023c)。投資幼教,贏得未來(Facebook 貼文,發表日期2023年11月20日)。取自
柯文哲(2023)。柯文哲的友善生養處方籤(Facebook 貼文,發表日期2023年11月7日)。取自
財政部(2023)。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資料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0。網址:
教育部統計處(2023)。教育統計進階查詢。資料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0。
衛生福利部(2023)。托嬰中心所數及收托人數。資料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0。
賴清德 (2023)。0-22投資未來世代(Facebook貼文,發表日期2023年9月12日)。
*政治口水滿天飛,到底該怎麼看,來這裡找答案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