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白作者
2021-08-22發佈
2022-11-21更新
「法說會」與「法會」,傻傻分不清楚?|法白商感情

財經新聞經常可見到類似標題:「XX公司法說會登場,法人聚焦重點」,而「法說會」究竟是甚麼?為何新聞總是在大公司 …
「法說會」與「法會」,傻傻分不清楚?|法白商感情
財經新聞經常可見到類似標題:「XX公司法說會登場,法人聚焦重點」,而「法說會」究竟是甚麼?為何新聞總是在大公司開完「法說會」後大肆報導,公司股價也常因法說會而有波動。讓我們一探究竟。
「法說會」是啥物(sī siánn-mi̍h)?
「法說會」的全名為「法人說明會」,又叫「財務業務說明會」,是上市、上櫃公司定期(註)向「法人投資人」說明公司財務業務情形的會議。
白話的說,就像是社團的成果發表會,公司會定期發表營運的成果(如財務報表上的資訊),並會進一步說明公司近期的重大事項,或下一季的展望(如未來想開發的產品)。
另外,有些公司也會藉此發布「財務預測」,也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重大資訊。因此依規定,公司的財務預測除了要經過董事會的通過外,也要避免發布還沒有確定、但會重大影響股價的訊息。
至於對公司的財務預測,投資人是否要全盤相信,就需深思熟慮的判斷了。
而「法人投資人」在參加「法說會」的時候,除了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也可以針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因此,「法說會」除了可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也可以讓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營運績效,降低彼此資訊的不對稱,獲取更多投資訊息,方便精準分析未來要不要繼續投資。
附帶一提,在疫情尚未爆發的時候,「法說會」通常是由證交所或是櫃買中心提供場地讓公司舉辦;但疫情爆發之後,今年的法說會,幾乎都改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
我不是法人也可以去嗎?
「法人說明會」顧名思義,是限定只有「法人」才可以參加的。因此,一般的投資人並不可以參加,但是法人說明會的資訊常常會讓該公司的股價有所波動,影響投資人的決策,所以一般投資人還是有關注的需要。
但不能參加要怎麼關注呢?
除了上網搜尋新聞整理的重點以外,可以上「公開資訊觀測站」的網站下載法說會的簡報檔案,也可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或是公司本身的網站上看到法說會的影片。
雖然一般人沒有辦法親身參加並進行提問,但是可藉由簡報及影片第一手了解公司的資訊,增加投資判斷的訊息,方便對未來投資進行決策。
到此,身為一般投資人的我們,以後見到「陽明法說會,重點聚焦」、「台積電法說會,重點整理」的新聞標題時,就不會覺得陌生且遙遠;一起上網看看這些大公司的成果發表會吧,或許對投資的策略有所幫助喔!
(本回作者|執行編輯 林承諭)
*本專欄「法白商感情」,每週一、四更新。星期一:財法名詞小學堂,星期四:分享創業、經營與投資相關法律資訊。
註:上市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八條;上櫃公司: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對有價證券上櫃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八條。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最新文章

頻道2023-01-19
從初二才能回娘家?一同想想在職場與校園的性別議題|生活日常
結了婚的女人,在社會的廣泛期待下,成了大家眼中的媳婦,頓時在原生家庭變為「外人」。傳統習俗都說,初一回娘家,會帶來不好的事;於是,結了婚就沒「自己的家」,過年當然不能隨便「回家」。 但結婚不是誰入誰家,是兩人相愛才決定在一起。過年時,本來都各有自己的家人要團圓。於是,婚前是各自過年,婚後當然還是可以各自過年。仔細一想這不都是性別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困境嗎? 試問自己,我們該放任這些不愉快的性別回憶繼續向未來發生嗎? 以下情景,我們都不陌生,這也都可能是性別歧視: 巷口那家學生常光顧的小吃店裡,求才廣告這麼寫:「徵清潔阿姨,月薪5萬」、公司附近餐廳貼出告示:「需求一名外場服務人員,年輕女性佳」,當年面試時也被詢問:「什麼時候要結婚、有生小孩的規劃嗎?」 又或校園當中,性別平等教育真的落實了嗎?學校真的有依照法規和政策要求,建立友善多元性別的教育環境嗎? 從以下幾則案例的回顧,我們都可能在職場或校園,聞到「性別不平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