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之名,就可以隨便限制人權?回顧新冠肺炎的管制盲點與誤區|公共倡議

呂季儒

2023-05-21發佈

以健康之名,就可以隨便限制人權?回顧新冠肺炎的管制盲點與誤區|公共倡議

以健康之名,就可以隨便限制人權?回顧新冠肺炎的管制盲點與誤區|公共倡議
quotationmark image

本文是座談紀實。近日《以健康之名?:10道公衛政策倫理難題,培養公民思辨力》上市,聯經書房特別主辦座談會──「為了防疫,國家就能監控你的行蹤?(還有這個那個管很多?)」。座談當天邀請了該書的兩位主編葉明叡、劉曦宸,以及書中部分篇章的撰寫者們蔡博方、王業翰來到現場,一同參與本次座談,並且由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的助理教授劉曦宸「打頭陣」,拉開此次的講座序幕,一同回顧新冠肺炎的管制盲點與誤區。

quotationmark image

本次座談是主講新書《以健康之名?:10道公衛政策倫理難題,培養公民思辨力》。聯經設定主題為「為了防疫,國家就能監控你的行蹤?(還有這個那個管很多?)」。座談當天邀請了該書的兩位主編葉明叡、劉曦宸,以及書中部分篇章的撰寫者們蔡博方、王業翰來到現場,一同參與本次座談,並且由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的助理教授劉曦宸「打頭陣」,拉開此次的講座序幕。

禁止吸菸?戴安全帽?那些習以為常之事

在許多事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狀況下,劉曦宸和朋友們經常自嘲自己像「很叛逆的那種小孩」,許多事情都反對,覺得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因為劉認為很多事情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在出聲反對之前,他認為應該要能夠「言之有物」的去說明自己的理由和主張,而不是盲目的贊成或反對,會只是跟從他人的意見。

因此這本書的作者群利用一些公衛政策中的例子,以「同一套方式」寫下對不同議題思考的過程和想法,希望能帶給大家在往後想要討論一個議題時,可以「思辨」、擁有自己論述的能力、歸納出自己的結論來去決定要支持或反對一個議題的方式。

以禁止吸菸和強制配戴安全帽這些公衛倫理的「老」題目為例,劉曦宸表示,這些問題其實都牽涉到一種個人價值的選擇,例如是否承擔吸菸的風險,然而在政府的政策下,這些選擇卻逐漸影響了人們對該議題的看法,例如對於吸菸者的污名、或是政府是否有權干涉個人權利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現今會比較有意識的問題。

因此劉曦宸也表示,這本書其實就是想要去討論這些日常生活當中人們可能習以為常的事情,特別對於有很多事情都想要問「為什麼」的人來說,這本書也許可以提供一條探索原因或道理的路。

「同島一命」:權力/利的界線

而談到公共衛生政策,也就不可能不提及疫情期間的台灣。

劉曦宸指出,疫情甫開始流行初期的台灣一直是外國媒體爭相報導、「稱讚」的對象,對比例如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那邊的民眾不太願意配合口罩政策,認為限制了他們的人身自由,或者是認為配戴口罩具有一些的負面象徵意義。

相較之下,台灣在 2020 年年初,出現第一例、第二例境外移入案例時,便開始出現了口罩搶購潮。而政府為了確保 SARS 期間的缺口罩狀況不再出現,甚至對口罩進行了嚴格的購買控管,或是口罩國家隊的出現等,好確保民眾都能夠配給到口罩。

即使出現了批評的聲量,例如疫情初期,為確保台灣的口罩供應量,當時的行政院長下令禁止口罩出口,因而引來有藝人在臉書上怒罵其為「狗官」。但是非但鮮少人同意此批評,反而有大量網友湧入反駁與回擊,直至該事件一年後都未能止息。

劉曦宸認為,這類行為的展現,包括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甚至是群起維護政府的行動等,對於民眾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很自然而然的群體價值的展現,認為大家戴口罩很正常、政府的介入也很正常,因此當有人出現質疑政府憑什麼時,就會有一群人出現告訴他「不該」這樣想。

許多媒體或研究者對於台灣人這般的行動和價值選擇都有所推測,何以這些在其他西方先進國家都無法推動的政策,卻在台灣能夠成功施行?例如BBC的一篇新聞便推測,這可能是因為 SARS 的恐怖經驗使得台灣人有種「同島一命」的情結,覺得保護別人也是在保護自己。

劉曦宸表示,這樣情結或價值的展現,常以「社群主義」做討論。也就是人們會「超越」對於個人利益的追求,稍微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了去追求群體的最大利益,也就是 common good,或被翻譯為共好、共善等。因此台灣人「願意」戴上口罩,「願意」在家裡做自主健康管理,劉曦宸表示這是一種「價值的選擇」,只是他也提出疑問:為了追求這樣的共好,「我」到底可以犧牲多少?而政府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例如疫情後機師們集體向政府提出國賠的案子,機師們認為國家在缺乏充分理由的狀況下要求他們不斷延長隔離檢疫的命令,侵犯了他們的人權,此類事件、以及在這些事件背後那些需要被解答的疑問,似乎便是作者們想嘗試回答的書本主軸之一。例如國際防疫的全球衛生問題、疫苗與全民健保概念下的「全民」爭議、或是精準疫調下引發的個人隱私權及自由移動的權利問題等。

公衛政策眼中的「風險」與「疾病」

而從上述的分享中能夠意識到,想要在公共衛生政策、法規和倫理之間取得平衡,事實上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因此政府的決策過程中經常會使不同人群感覺到被犧牲、甚至被壓迫。

因此王業翰在座談中也表示,他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多點反思,去思考政府的決策所帶來的不適感是否值得忍受,因而多一份對政策的理解、或是對其他犧牲者的諒解,進而減少公衛政策為大眾帶來的傷害和摩擦。

作為一名病理檢驗科的醫師,王業翰書中的研究多從「檢驗」的角度出發,討論檢驗的社會性以及文化意義,例如公衛政策中經常在談論的「風險」與檢驗之間的關係,以及檢驗可能帶來的「標籤」(甚至是污名)。

王業翰指出,當今公共衛生政策的介入已不僅是在預防「疾病」,更多的是對於健康「風險」的管理。例如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任何本土 COVID 患者的,但是台灣當時也實行了將近一年的各種防疫政策,包括口罩的採供規定、出入境管理、精準疫調等,並且受到限制的對象不限是確診的病人,王業翰表示這便是一種介入風險而非疾病本身的方式。

但是問題在於,每項管控風險的措施真的都那麼必要嗎?因為風險本身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甚至極端一點想,人活在世界上哪一刻沒有風險?可是我們會無時無刻去管理這些風險嗎?因此對於風險的「過度治理」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特別是風險的不確定性和變動性,使得管理它經常成為一件「過猶不及」的事情。

若是以當初疫情的變化為例的話,就更能意識到風險的流動和變化。例如本土無個案、個案開始出現和大量個案的不同時期,人們對於疫情管控政策所感覺到的必要性和緊急性皆會隨之而改變。只是伴隨著公衛管控疫情政策的改變,也會對民眾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王業翰認為,這些政策並不一定「對」或「不對」,因為他認為「對不對其實是由整體社會的氛圍,或者是當時的整個疫情情況而決定的,但是的確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不同的人會因為這樣子的,不管說是科學論述還是風險論述,他們被貼上了不同程度的風險標籤,也因為這樣子的風險標籤(使得他們)必須要被管理」。

揭露與風險具象化:檢測技術的功能

檢測技術在公衛管理中扮演什麼角色?

王業翰認為,在檢測之前,其實風險對人的感受來說是相對「虛無飄渺」的,因此檢測技術能夠使得疾病或是風險標籤被具體化。

例如透過篩檢,即使是無症狀患者,也能夠透過檢測而被發現。只是當政府決定用檢測作為政策介入民眾的時候,它其實便是在試圖揭露某個人原來可能屬於隱私的健康狀態、或是風險狀態。並且可能對於人們原來管理自己身體的方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干預性。

例如疫情初期,因為台灣的確診率還很低,政府堅持要用PCR,不能用快篩,避免偽陽性的狀況,這在科學理論上雖然是站得腳的,但因為PCR的價格與可近性較不親民,因此可能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當時一些需要到醫院陪病的家屬,就可能被迫要自費檢驗,並負擔高額的檢驗費用,這反而可能加劇了健康不平等的可能性,增加傷害弱勢族群的風險。

因此面對各種的篩檢政策介入,究竟它的強制性有多高、民眾是不是可以不接受、或是民眾在當中的自主性有多強?王業翰表示是此書關注的一個心法之一,因為各種醫療措施的介入,雖然是以民眾的健康為名,但卻「不見得對你這個人的整體社會生活影響是全然正面的」。

所以我們在面對這類公共衛生政策時,它實際上仍有許多社會面向的東西值得大家持續思考。同時也是政策上必須不斷思考的重點,才可能在治理的正當性、壓迫的可能性中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從國際、中央到地方:反思「活躍老化」

而相較以疫情作為討論例子,蔡博方以中央政府現今努力推動的「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政策為例,帶領聽眾共同思考公衛政策推行背後的盲點與誤區。

「活躍老化」一詞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2年所提出,其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一共可分為「就業」、「社會參與」、「安全生活」和「支持環境」四大面向,並由此延伸出約22項評量指標,藉此來評量該國家的老人是否「健康」。

其中,「社會參與」的部分,包括了志工活動、子女照顧、老人照顧及政治參與。在這個框架之下去測量台灣的活躍老化狀況,「社會參與」,被認為是台灣老人得分最低的部分,尤其是政治參與(工會、政黨、政治組織)評分最低。

這當然跟不同文化下所理解的「社會參與」與「政治參與」的不同有關連,但是,台灣的政府部門仍然先相信:台灣的高齡者缺乏社會參與。因此,透過中央撥款給地方,地方政府開放團體來申請,由團體來舉辦符合上述四大分類的活動的方式,中央希望能夠由上到下、由中心到末端來推行「活躍老化」的政策。

只是長期也投入參與社區據點活動的蔡博方,在實際投入的過程中也逐漸浮出了一些疑問。

一、參與活動是否意味著長輩更加健康?

蔡博方認為未必,要先想想這裡所能涵蓋的「長輩」是哪些。因為通常來說,團體申請到經費後若想要執行必須在社區尋找據點進行活動,先不論邀請長輩到社區參與活動本身已不容易,有能力到社區據點來參加活動的老人,則比只能待在家的長輩,或者是長期待在機構的長輩更健康許多。

他們本身可能並不是健康最需要改善的人群,但真正需要健康促進的人群卻難以觸及這些資源。

當然這類長輩可能本身健康狀況不錯,因此也需要透過參與活動來維持。然而蔡博方也提醒聽眾,這因此會出現一個倫理的議題,就是我們到底該專注在讓健康的長輩繼續維持他的健康,還是要讓健康狀況較差的長輩來促進他的健康?

二、組織內部勞工、志工們的健康狀況

除了參加活動的長輩本身的健康之外,蔡博方也注意到負責舉辦活動的組織工作人員的健康問題。一部分是這些工作人員的勞動條件,無論是專職、兼職或是志工,都不一定有好的保障,甚至,這些人是否在幫助長輩促進健康的過程中,變得更不健康了?

另一部分則是在活動現場,蔡博方經常發現前來協助活動進行的員工或志工,年紀可能已經跟長輩們相去不遠,甚至可能比參加活動的長輩還大,但他們卻不一定是該項政策的目標群眾,那他們在協助活動的過程中,是否也變得更健康或不健康?或說,當我們在現場看著健康狀況較不佳者,協助狀況較佳的長輩進行健康促進,這意味著什麼?

三、長輩群體中的排擠問題

有趣的是,雖然前來參加活動的通常是社區據點中屬於健康、亞建康狀態的長輩,但是一些長期居家或待在機構中的失能、失智長輩也可能會來參加活動,而這往往會造成一些排擠效應。例如其他健康狀況更佳的長輩,可能並不願意和他們互動。

觀察到這些現狀,蔡博方認為當中有許多待進行的思考仍需要大家一起參與,特別是在這過程中他也不禁疑惑,健康真的是長輩們最需要的嗎?或說,這個政策中對誰來說健康很重要?(國家、地方政府、團體機構、長輩)而對來參加活動的長輩們來說,他的健康是真的改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而在長輩們沒說出口的話背後,是否有更值得人們重視的議題在裡頭?

從公共衛生出發:民主化與倫理思考

貫穿了整本書的討論,葉明叡指出,其實就是對於「倫理」的一種思辨和思考。在台灣,倫理經常被視為一種無趣的、用來規訓的倫理道德價值,卻忽視了倫理背後的社會價值,以及其所代表的、人們的思辨成果。這個狀況,葉明叡認為與台灣作為後進發展國家的民主化發展歷程有密切關係。

因為身為後進發展國家,台灣習慣快速的挪用他國的成果,例如制度、規章等,也包括與倫理相關的一些規範,後發展的好處是,基本的工具別人都已經試過了,稍微修改後就可以拿來應用滿足當前需要。但這個做法的傾向,加上過往獨裁統治的歷史,使得倫理成為一種由上到下的、灌輸的教條形象。

然而民主並不僅是一種制度、一種形式,它還包括對於一種公共性的追求,在1980-1990年代,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在台灣蓬勃發展合流,同時包含對政治自主與社會自主兩層面公共性的追求。然而於此同時,碰上西方福利國家的大衰退時期,解組公部門、交給市場的新自由主義浪潮興起,使得人們對於社會公共性的追求和思辨,隨著台灣民主化取得政治自主以後,就逐漸失落了。

如今,台灣的民主化在政治形式上已接近完備,是時候回過頭來考量社會公共性,台灣應該已經有足夠共識、餘裕和自信去找回對於共同的善和利的追求,也就是重新找回倫理層面價值判斷的思考。

在經過疫情的這三年之中,葉明叡認為台灣人已經做了許多此類的辯論,例如什麼是公共利益?為了公利,我們可以犧牲個人到什麼程度?我們應該如何犧牲?應該怎麼分配這些益處跟損失?或是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時候,優先次序要怎麼決定?等等這些問題,葉明叡指出這些重要的辯論過程,事實上它的背後已經預設了一個共同體、一個public,因此也是疫情某種程度上逼迫了人們去看見公共衛生中關於「公共」的部分。

因此透過公衛政策,葉明叡認為,人們會發現人們彼此之間是特別有關係的,包括看顧彼此健康的慾望,對於彼此的責任和義務等,它皆超越了自利的層次。而透過持續的激烈爭辯,人們也才可能更加認識彼此,以及人們共同經營的這個生活,和想像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方式,而這正是葉明叡認為民主政治當中一個非常重要但卻失落的部分。

因此這本書的其中一項企圖,便是希望能夠透過講述一些本土的實際案例,進而引發大家的好奇: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為什麼我們選擇的不是另外一種可能?原因是什麼?我們需不需要改變它?透過這樣倫理的思辨幫助人們找到行動的理由或是行動的目的。

在座談尾端,葉明叡也指出追求公共性是一個宏大的計畫,而這本書則是對這項計畫的一個小小貢獻,透過帶讀者看這些本土案例,如何和台灣人民的每日生活連結在一起,藉此獲得啟發、乃至於開始採取決策和行動,是為讀者們提供一些淺白易懂的入門工具,幫助大家可以輕鬆操作的分析工具。

這本書是作者群們的邀請,邀請讀者一起理解、關懷,產生初步的行動意願,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努力。

作者們

(從左至右:王業翰(作者)、劉曦宸(編者/作者)、葉明叡(編者/作者),正熱烈討論,期待聽眾與讀者一同為社會議題行動!)

【本文作者】

呂季儒,聯經特約作者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 王鼎棫

【同場加映】

來看法白新書《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

同時也來聽新書講座:「疫情之後、正常未滿:我們還要關心什麼?」

講座細節請點開連結

*本專欄「公共倡議」,希望跟大家一起討論各種公共政策,一起促成環境變得更好。

《疫情世代》新書分享會|南部場 5/27!

疫情之後、正常未滿:我們還要關心什麼?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