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法學白話文
⁃ 政治熱議
⁃ 司法動態
⁃ 娛樂運動
⁃ 財經投資
⁃ 公共倡議
⁃ 生活日常
⁃ 人文思想
⁃ 職涯生活
⁃ 智財科技
⁃ 國際瞭望
訂閱
楊貴智
2016-12-24發佈
2023-03-05更新
法律白話文即將三歲了,而且粉絲人數也突破四萬大關,在這個時刻回首初衷:我們希望台灣擁有尊重人權的法治文化,進而 …
贊助我們
法律白話文在2016年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今年我們走出網路,在現實生活中舉辦了兩次滿場的演講;也成為了鳴人堂、獨立評論@天下以及大陸知識網站微思客的合作夥伴,我們更和司法改革基金會、每日一冷合作推出專題;而就在不久之前,我們在大家的信賴及協助下達成了為婚姻平權發聲:購買頭版廣告此一不可能的目標。
今年網站也完成改版,粉絲人數更是從2萬翻倍成為4萬人。從來沒想過這個起初只是共筆型的法律科普部落格能走到這一步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我們已經辦過兩場講座。講座的好處是能把讀者從電腦螢幕帶到我們眼前,讓彼此透過真實的互動交換意見。
看講座影片
我們將針對特定議題推出深度專題,給讀者一個完整的概念以及充實相關延伸,幫助讀者更有效率地接受完整的資訊。
參考:婚姻平權專題
影片的呈現方式更容易親近觀眾,能讓法律的觸角延伸的更遠,但是所費不貲,因此仍然在評估規劃。
嘿嘿嘿,敬請期待
許多議題他們都無償幫過忙,支持一下吧!
法律跟冷知識一樣,有時候會讓你想說知道這個要幹嘛啊?但是卻會在你需要的時候救你一命。法律 白話文和每日一冷合作的專欄冷到法抖就是希望能從生活中讓讀者們發現法律無所不在,多了解一點法律你就對生活有更好的掌握,就像在黑夜中走路有隻手電筒一樣安心。 法律白話文是你最安心的避風港!
「法律應該是每個人都要知道如何捍衛權益的工具,但我們的教育卻把法律教成要大家服從的鞭子。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能藉著更白話的方式,把法律的相關概念說給大家知道,也讓大家明白這些複雜的法律概念是從何而來。」
人的一生都受到綿密法律的規定,尤其是人民的基本人權,所以不要說法律跟你沒有關係,但如果當法律都讓人看不懂,人民就很容易想要跟他無關,所以法律白話文運動真 的很重要,要支持喔!
這是一群勇於任事的年輕法律人,試圖的想要把冰冷的法律文字跟人民的生活作結合。這該是司法改革的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簡單說,如何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先從寫人看得懂的話開始
他們致力於將困難複雜的法律,用最淺白的文字來呈現,(未來是不是會用其他方式我也很期待)但他們現在需要一點點的幫助,如果你跟我一樣,認為司法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人民對司法的信賴,而要建立人民對司法信賴就必須讓人民理解司法,可以考慮每天省下一杯飲料錢,讓肚子消瘦一點、並且讓司法進步一點。
很多人這幾年應該都讀了不少他們出產的文章。要把艱澀的法學 用語轉化為平易近人且有質感的文章,無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撰寫與修改成本。所以大家如覺得這工作有意義,請支持這波募資。
我們的文章平均文長都大約在3000字以上,跟我們合作過的人都說:「好長」。或許在這個手指一劃就能在臉書上掃過10篇文章的時代,在網路上耕耘長文章,就像在農地裡耕作3年才能收成一次作物般呆傻而不切實際。
但如果沒有豐富的語言鋪陳,又如何能醞釀出有深度的文字呢?而且我們的經驗證明了,深度的好文字會有好的長尾效應,或許短時間內無法在臉書上獲得很高的感染力,可是卻能在網路世界慢慢發酵,影響每個關心社會的人
選擇讓讀者付費訂閱的原因除了獲得資金來源,更是能直接了解群眾對於我們的認同程度。除了資金以外,我們更想知道有沒有人願意鼓勵我們繼續寫下去、認同願意磨去心力醞釀一篇篇深度文章的作者,以實際行動贊助支持的心,讓我們為這個社會產出更多有價值的作品。
從2014年以來,法律白話文運動一直都是自 力維生的團體,沒有接受任何贊助,連辦活動也都是自掏腰包。不過更為困難的問題是,每一篇動輒四千、五千字的文章都要耗去作者大量的生命力,長期若只仰賴作者的熱血投注在這份事業上,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無以為繼。
有了資金,不僅能讓作者得到合理的報酬,我們還能走出電腦螢幕舉辦活動,讓實體活動常態化成為可能,甚至進行更多不同的嘗試,讓法律白話文能為台灣的法治文化奉獻更多心力。
更重要的是,有了您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創作,我們將更有能量號召更多法律人加入我們,與我們一起打造真正的法律白話文運動。
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試著營造不同的生態圈,改變台灣當前的媒體生態。在過去,傳統媒體由於受限於營運模式,只能聽命於高層或是業主的要求,收集新聞、寫出業主們想要的題材,因此身為受眾的讀者,無法選擇自己所想要關心的主題為何,也進而沿伸出媒體操作輿論的環境。而操弄閱聽者的生態,也讓探討深度議題的文章難以存活,讓剖析公共議題的文章難以浮出水面。
然而現在不同了,在資訊爆炸的世代裡,讀者所能接受的資訊多於以往,進而讀者能選擇想關心的主題。法律白話文想讓讀者有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想獲取的知識、自己想要的媒體和文字呈現方式。因此,如果認同我們的文章和理念,選擇支持我們,意味著我們有機會與你一起實踐你的想法。我們會努力將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關於本專欄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訂閱我們
新聞2024-12-31
指示下屬核發處分圖利地主 林姿妙貪污一審判 12 年半
宜蘭縣長林姿妙因涉及貪污弊案,一審宣判她違法核發農地農用證明,並以虛假土方流向證明圖利地主,被判刑 12 年半、褫奪公權 6 年。林另被控持有不明 3250 萬元現金,以人頭帳戶進行洗錢,被判刑 3 年半。全案可上訴,其縣長職務將依法停職。
新聞2024-12-19
法官質疑未立即寄回賄款袋 鄭文燦:憂影響選舉及形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日在桃園地方法院開庭,面對收賄指控,他否認犯罪,解釋華亞科技園區擴大案依內政部指導進行,無關賄賂。檢方指控鄭收賄500萬元,協助土地重劃,鄭文燦強調市府依法辦理,並非受賄。
新聞2024-12-05
台中師對生報警案:一場校園衝突如何掀起輿論巨浪?
2024年3月,一位台中小學體育老師因不滿遭六年級學生持樂樂球棒攻擊,要求道歉未果後報警,引發了廣泛的輿論爭議,質疑報警必要性及教育方式的背後問題。台中市市長盧秀燕因批評老師而公開致歉,反映出台灣教育體制中教師與家長、學校之間微妙且複雜的關係。此事件揭示出教育資源與支援不足,教師在面對管理挑戰與法律程序時的兩難處境,引發對整體教育體系深刻反思。
新聞2024-11-07
涉喝花酒工程放水 殯葬處員判 2 年貪污無罪
高雄市殯葬處技術員因涉嫌喝花酒偽造竣工文件,遭地方法院判刑2年半。檢方不滿貪污部分無罪,提起上訴,但高等法院以證據不足駁回,僅成立偽造公文書罪。
新聞2024-11-06
財劃法朝野爆激烈衝突 國民黨3分鐘閃電通過審查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草案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議中,引發熱議。草案提議中央政府提高對地方稅款分配比例,可能大幅增地方政府財源至1兆6764億元,但減少中央可運用資金至1157億元。財政部擔憂此舉影響中央施政及財政穩健,並主張檢討中央與地方事權分配,以免不合理現象。國民黨版本提案改變地方間分配方式,造成地方財政不均引發各方爭議。在激烈討論中,修法全案送交黨團協商。
新聞2024-11-01
蒙冤判死纏訟第 33 年 法院再度判他免賠被害人
知名冤案蘇建和等3人,原因強盜殺人被判死刑,後經再審無罪確定,但仍遭民事求償。高等法院今判決3人毋需賠償,家屬仍可上訴。該案因涉及刑求自白、無客觀證物引發爭議。
法律白話文運動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5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