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諭
2021-06-23發佈
2023-02-24更新
創業難?報稅更難?五分鐘弄懂!|法白商感情
又到了報稅的季節,記憶中痛苦的細節,苦惱不知到底甚麼要報稅。做為老闆(不管是獨資或合夥),到了報稅季節,稅要怎 …
創業難?報稅更難?五分鐘弄懂!|法白商感情
又到了報稅的季節,記憶中痛苦的細節,苦惱不知到底甚麼要報稅。做為老闆(不管是獨資或合夥),到了報稅季節,稅要怎麼報真的好困擾,趕快來讀這個小短篇,用五分鐘來弄懂吧。
弄清楚自己的角色,決定自己的報稅方式
首先要知道的,獨資或合夥其實也各自分成兩種類型,也就是「一般營業人」跟「小規模營業人」。快速的區分方式就是,「小規模」營業人之外的,都是「一般」營業人。而小規模營業人的定義,就是指「規模狹小,平均每個月銷售額未達到新台幣20萬元」的營業人。
區分一般營業人跟小規模營業人,是因為兩者的報稅方式大不相同。
該如何報稅?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決定了自己的角色,繳納的方式還要再分成「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俗稱: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兩個角度。
而這兩個稅的不同之處在於,「營業稅」是國家針對營業人的「銷售行為」進行課稅,銷售行為例如,把自家商品賣出去、補充商品庫存的進貨;而「營利事業所得稅」則是國家針對營利事業的「淨所得」進行課稅,簡單講就是各位老闆們開店所賺到的所得,那下面就讓我們分別了解吧。
- 營業稅
(1)小規模獨資、合夥營業人
小規模營業人不需要開立發票,是每季(每3個月)查定課徵營業稅,納稅額是「查定的營業額×稅率(1%)」,但如果每個月的銷售額沒有到達一定額度(我們叫做起徵點),也就是開始課稅的額度,就免徵營業稅喔。
那起徵點的部分,銷售勞務是新台幣4萬元、銷售貨物則是新台幣8萬元。
(2)一般獨資、合夥營業人
一般的獨資、合夥營業人要依照規定開立統一發票外,更要在每個月15日前申報前2個月的銷售額,繳納營業稅,納稅額則是「營業額×稅率(5%)」。
- 營利事業所得稅
(1)小規模獨資、合夥營業人
A.營利事業所得稅(不用申報,也不用繳)
恭喜您,這時候不須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也就是說:不用申報、也不用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所得稅法第71條第2項但書參照)。
B.資本主或合夥人計算其營利所得
這邊要注意,雖然不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但營利事業的所得還是要算入「獨資資本主」或「合夥人」的綜合所得之中;也就是說,先把營利事業的所得納入個人綜合所得之後,再對個人課徵「綜合所得稅」(自然也要依照綜合所得稅的級距去報稅)。
(2)一般獨資、合夥營業人
A.營利事業所得稅(要申報,但不用繳)
最新方式是從107年度起,每年5月1日起到5月31日止(遇到休假日順延),各位老闆還是要去申報賺了多少錢,但是不用針對前述所得部份,繳納任何營利事業所得稅。
簡單講,就是只申報,不用繳稅喔。(所得稅法第71條第2項本文參照)。
B.資本主或合夥人計算其營利所得
要注意喔,如同前述,雖然從107年度起,不用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但是「獨資資本主」或「合夥人」,還是要把營利事業的所得算入個人的綜合所得,再進一步由個人繳納綜合所得稅。
除了上面的營業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在號稱「中華民國萬萬稅」的我國,還會針對獨資或合夥營業人使用的土地及房屋,另外按照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並按照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各位老闆們在報稅的時候也要一併注意喔!
(本回作者|執行編輯 林承諭)
*本專欄「法白商感情」,每週一、四更新。星期一:財法名詞小學堂,星期四:分享創業、經營與投資相關法律資訊。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