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迷看過來】巴黎奧運前後三大爭議!之後體育署升格,一切會更好嗎?

廖郁雯

2024-09-27發佈

【運動迷看過來】巴黎奧運前後三大爭議!之後體育署升格,一切會更好嗎?

【運動迷看過來】巴黎奧運前後三大爭議!之後體育署升格,一切會更好嗎?
quotationmark image

隨著巴黎帕運與台北羽球公開賽等賽事落幕,行政院在 2024 年 9 月 9 日的國民體育日宣布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諮詢小組。本文觀察了巴黎奧運後的數起爭議,包括瓊斯盃出賽費性別不平等、奧運轉播費用問題以及運動員補助邏輯等。在這過程中,本文強調了未來體育部應該聽取基層選手和產業從業人員的意見,並提出對運動傳媒人才培育的期望。隨著體育部成立,期待更多勞動保障與公平政策能落實。

quotationmark image

隨著許多重大賽事落幕,如巴黎帕運、台北羽球公開賽等,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等人接著在今(2024)年 9 月 9 日國民體育日,邀請產業界與基層選手們,召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諮詢小組會議,宣布明年將正式掛牌運作。

作為一個努力認真運動、買票進場看球的小球迷,想要用這篇文章說明近期我對體育/運動新聞、部分球賽的觀察,以及對未來體育部成立的期待。

觀察巴黎奧運前後的三大爭議

巴黎奧運結束短短一個月至今,台灣許多運動項目陸續嶄露頭角,例如帕運桌球、跆拳道、少棒隊、排球、拔河等運動,都在各式國際賽上傳出好成績,不過,回顧過去幾個月的體壇新聞,卻有幾起爭議值得討論。

瓊斯盃出賽費竟因性別大小眼?

巴黎奧運前,最受矚目的莫過今年 7 月初,發生於國際籃球賽瓊斯盃的「出賽費性平事件」。

根據《國民體育法》規定,特定體育團體舉辦商業性賽會時,應支付選手「出賽費」。然而,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籃協),卻規定男籃選手領 5 千元,女籃選手領 3 千元,形成同工不同酬的情況。

此舉引發男籃選手集結發聲、自願少領,更讓各黨立委質詢砲轟,教育部張廖萬堅次長亦表態不排除扣減給籃協的補助款。雖然籃協最終以「激勵獎金」的名義補足女籃選手兩千元的差距,如此做法依然遭受民眾和球迷諸多批評(更多分析詳見連結)。

接著,也許是痛定思痛,立法院在同年 7 月 15 日《國民體育法》三讀通過修法,條文明定「各機關、機構、學校、法人及團體應......切實推動體育活動,並促進運動參與之性別平等」,並於 8 月 7 日經總統府公告生效。

對此,職棒工會、職籃工會及女足工會均發聲明提到,希望透過此次修法,促使體育署要求各運動單項協會落實「性別平等」,讓運動員不再面對性別不平等的待遇。

然而,此次出賽費的性平爭議,是否只發生在籃球這項運動?

《國民體育法》在 2017 年增訂出賽費條款後,至今 7 年間,各式具商業性質的運動賽事,是否都依法支付選手出賽費?體育署有無善盡本法所付職責,監督體育團體改善?我們這些小球迷,追蹤球星社群動態的同時,也可以一起關注選手的權益和勞動保障!

吵「奧運免費看」的背後,勿忘培訓運動傳媒人才

隨著巴黎奧運熱烈進行,賽事到底要由民眾付費或免費收看的問題,引起熱議。朝野都有立委公開呼籲政府,應主動取得奧運轉播權,避免讓民眾額外付費觀賞部分賽事,卻有許多球迷、體育主播、記者、立委發聲支持「使用者付費」原則。

面對這幾乎四年討論一次的話題,事實上,以本屆奧運轉播分布來看,免費收看的公視和華視無線電視頻道,確實有轉播部分台灣選手參與的重要比賽,但轉播場次遠不如付費頻道愛爾達,確實讓部分民眾不滿。

關於政府是否有責任讓民眾「免費看所有奧運賽事」,國立體育大學陳子軒教授 9 月 7 日以〈巴黎奧運激情後,談運動轉播的文化公民權〉一文做了詳細解析,該文從「奧運文化公民權」與商業價值的衝突,談到國際奧會的規定,還有世界各國的轉播做法,最後提供台灣運動賽事轉播的建議。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陳教授提到:「目前台灣的無線頻道中,僅有《華視》有專責的運動編制,連曾經著墨甚深的《民視》都進入轉型期,淡出運動轉播與報導。《公視》雖承諾持續運動轉播,但在運動專責編制也未見成長」。

的確,讓我們用生活情境舉例,就像很多民意代表期待一間醫院能夠升格為醫學中心、擴增更多病床,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診療和照護,即便有再多病床,那對病人來說又有什麼用?最優先的還是專業人力的培育及留任。

所以,退一萬步而言,就算真的由政府出資,取得奧運轉播權,之後由哪些電視負責播出?哪些電視台有意願承擔時差及廣告收益風險,來播出所有奧運賽事?台灣哪些電視台,具有足夠多的專業體育記者、主播、軟硬體設備人員,來撐起龐大的轉播工作?

我認為,支持政府出資的人,也必須同時負起責任針對上述問題思考好的解方。

奪牌才有高額補助?政府的補助邏輯?

今年 8 月 25 日「鞍馬王子」李智凱的教練林育信,出席公開場合表示:巴黎奧運結束後,未取得本屆奧運資格的李智凱,就遭到體育署在「黃金計畫」自第一級降至第四級,導致運動科學、比賽器材、專屬運動防護員及體能訓練師的人力等補助經費,面臨千萬元大腰斬。

對比其他奪牌選手光榮返台,李智凱的遭遇,引起社會關注和媒體報導。運動員工會辦公室副主任焦佳弘發文質疑,「對於選手的支持,只能在賽會結束、沒有拿到奧運資格後瞬間歸零、直接降級處理嗎?運動員不是遊戲角色,可以一個按鈕就能馬上切換到下一個人生角色。」

他認為,體育署完全沒有預留給選手緩衝時間。

除了以奪牌思維來補助運動員,焦佳弘指出,「不只是沒有拿到奧運資格的選手會被降級,令人驚訝的是,有選手明明已經取得奧運資格,卻還是被放在第四、第五級。黃金計畫目的是投資未來?還是論功行賞?」

另外,奧運金牌羽球選手李洋也在行政院會議發聲,希望政府能關注二、三線選手培育,特別是 18 到 24 歲,比較不是屬於「黃金前三級」選手,可以有更多資源讓他們到國外參賽,累積經驗。

其實,體育署補助計畫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爭議,本屆巴黎奧運體操銅牌選手唐嘉鴻,去年 2 月就曾發文控訴,「為什麼出國前偏偏突然安排我改變場地回中心測驗,結果造成阿基里斯腱全斷裂!!黃金計畫的獨立性到底在哪裡?為什麼可以這麼不尊重選手隨意介入!」

同日,唐嘉鴻的教練翁士航受訪呼籲,「黃金計畫的獨立性若能提高,對這些選手都能越來越好。」

針對上述事件,體育署雖回應場地安排是遵循往例,但是對選手的影響已經造成。我們能做的,就是監督後續改善情形。更何況以上案例,還是曾有過奪牌好成績、有聲量的運動員才能引起社會關注,更多的是培訓中的選手、基層教練、運動防護員的困境需要被我們看見與理解。

小球迷的期待:未來體育部能開放基層參與

2021 年東京奧運,戴資穎、李洋、王齊麟奪牌後,台灣捲起一股「羽球熱」。那時起,我對打羽球產生興趣,漸漸培養定時運動習慣,開始付費支持線上或實體觀看比賽。

就像台北羽球公開賽,是經過世界羽球聯盟(BWF)認證的 Super300 等級國際賽事,可說是在台最高等級的羽球賽事,世界知名選手林丹、李梓嘉、成池鉉等人都曾來台參賽。

近三年的北羽公開賽,我都是買套票進場支持、一連幾天到決賽都看好看滿,每年我都會撰文分享觀賽心得(詳見連結1連結2),更開始關心國內體育賽事的相關發展。

(註一)從票務、賽事設備、週邊活動規劃、入場動線等來看,2022年只能算差強人意、及格邊緣;2023年則是改進許多,開始認真規劃週邊讓球迷有近身與球星互動的機會;而今年別於以往,是台灣羽壇首次為羽球運動員舉辦引退儀式,選手李洋在儀式中透過談話、與歷屆搭檔進行友誼賽,讓我們看到運動員生涯的不易與成就,現場氣氛非常溫馨感人,兼具娛樂與觀賞性。

從台灣選手參賽表現來看,雖然戴資穎、周天成、李洋、王齊麟等較為知名的球星沒有進入決賽,不過,還有林俊易、李哲輝、楊博軒、胡綾芳、戚又仁等台灣本土選手這次奪下公開賽各項冠、亞軍,被更多球迷認識。整體來說,連續觀賽三屆的經驗,無論是軟硬體設備規劃,到新生代的選手接棒,都讓我這個小球迷感受到羽球運動產業的環境越來越被重視。

像是賴清德總統多次公開宣示要把體育署升格,並延續過去 8 年的政策方向,逐年增加體育預算。今年 8 月 15 日,行政院長卓榮泰更成立了「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諮詢小組,不僅納入第一線的大賽選手如林郁婷、李洋、莊智淵等人,亦邀請全台僅有的三間運動員工會參與。

(註二)近年來,不只越來越多民眾關注體育改革,許多運動員為了爭取更好的體育政策、培訓制度,並行使勞動三權(團結權、集體協商權及爭議權),選擇成立、加入工會,為自己的職業環境發聲。2008年臺北市職業棒球員職業工會復會,經過12年,2020年臺北市女子足球員職業工會、2022年臺北市職業籃球員職業工會相繼成立。

與「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行政院觀光產業振興諮詢會議」等其他行政院層級的任務編組相比,體育部諮詢小組之下,工會及基層代表的參與比例算是非常不錯。

身為一個關心選手動態和體育政策的小球迷,希望體育署在升格為體育部過程中,以及制訂各項選手培訓的政策時,可以確實聽見基層選手、運動產業從業人員的心聲且確實改善。

畢竟,我們不只想要看到選手們開心上場比賽、為國爭光,更希望無論奪牌與否,每一位為體育運動產業付出的勞動者,都有完善的勞動權益保障。

此外,因應民眾收看賽事的習慣轉變,網路串流越趨流行,如同前述陳子軒教授所呼籲:「台灣一方面確認《公視》、《華視》等公廣集團成員,在具有重大文化公民權意義運動賽事轉播與報導不缺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協助建立完善的公廣集團 OTT 基礎建設。」

由此可見,有關提升運動傳播媒體產業、滿足民眾收視需求的方方面面,絕對不是只靠體育署升格為體育部就能解決,要打造這樣的圓滿環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一起走。

【本文作者】

廖郁雯

1993年出生於雲林縣斗六市。曾任職於臺灣專櫃暨銷售人員產業工會、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並協助臺大醫院員工成立企業工會。現於立法院擔任公費助理。

【本文核稿】

網站主編,王鼎棫

*Let's play!本頻道讓你掌握娛樂與運動圈的最新法律事件與分析。

【知識新聞的力量】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然而,如果您有能力,《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高品質的解釋報導,是推廣法律及人權思想的重要力量,每個月不到100元,我們就能在「官網」、「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 Voom」、「Podcast」、「Reels」、「TikToks」、「實體活動」上發佈,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選擇了。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vertical logo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