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法學白話文
⁃ 政治熱議
⁃ 司法動態
⁃ 娛樂運動
⁃ 財經投資
⁃ 公共倡議
⁃ 生活日常
⁃ 人文思想
⁃ 職涯生活
⁃ 智財科技
⁃ 國際瞭望
訂閱
生活中有什麼看不懂的法律概念嗎?讓本頻道輕鬆有趣地告訴你。
法學白話文2017-08-30
李柏翰|習慣國際法──國家言行不一的照妖鏡
這幾年最常惹議的跨國事件,包括邊境國家驅逐邊界難民或不願提供保護。另一個則是全球反恐框架下,戒嚴復辟與軍事干預的正當性與濫用可能,國內與國際安全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大規模常態性的流離失所、反恐名義下軍警活動的擴張,都挑戰著二戰後建立起以和平、人權為目標的國際法。
從川蔡電和台聖、台巴斷,談國際法下的承認與外交|法學白話文
二次政黨輪替後不久,台灣在外交上發生了很多事。
法學白話文2017-08-28
砲火聲的休止符還是反覆記號──談戰爭的開始與結束(以及暫停)|法學白話文
2016年12月,敘利亞政府與反叛軍雙方通過停火協議,政府軍收復長期被反叛軍佔領的阿勒坡,並准許平民撤離。這不是雙方第一次通過停火協議,同年6月,在美、俄兩國的協調下,也曾經達成停火的共識。不過這幾次的停火協議卻是如此的薄弱,不過幾天後,敘國境內政府軍與反叛軍再次交火,敘國的和平就宛若黑夜空中的流星,好似為黑暗帶來了希望,但卻稍縱即逝。
法學白話文2017-08-19
從李明哲事件到受害者國際日 最恐怖的社會控制──強迫失蹤|李柏翰
你還記得轟動全台的「李明哲事件」嗎?台灣NGO工作者李明哲,在今年3月19日上午從澳門進入中國時,遭中國政府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因違反國家安全等名義遭到逮捕,拘留至今已經超過150天了。 日前六月下旬,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下的「任意逮捕及強迫失蹤工作小組」也發文表示,已正式受理李明哲案,將展開相關調查,並邀請家屬出席會議。 究竟什麼是強迫失蹤呢?這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嗎?
法學白話文2017-06-23
司法改革紙牌屋─國是會議可以做什麼?|法學白話文
從今年司改國是會議展開以來,已經陸陸續續地做成許多決議,像是「通姦除罪化」跟「全面律師代理」等,到底這些決議能有什麼樣的性質?是不是等於立法院必須照決議內容立出法律、行政院要依照決議實行政策、法官要朝著決議做出判決嗎? 司改國是會議做成「通姦除罪化」的結論是不是就代表著刑法上的通姦罪要被廢除了呢?以下本文將會一一為大家分析。
法學白話文2017-06-19
肛交算通姦嗎?法院想的可能跟你不一樣|法學白話文
釋字第748號出爐,宣告中華民國兩年後必可讓同性二人「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雖然未必會叫做「婚姻」。有不少朋友開始煩惱通姦罪的問題,也有人說「肛交不是通姦」,但實際法律規定如何呢?
法學白話文2017-05-09
蔡孟翰|國家、法律為什麼要管?
在勞雇關係中,雇主通常處於較為優勢的地位,因此國家透過立法的方式,將保障平等。 國家高權就應該適度地介入自由市場,扮演調和、衡平的角色。不過,確立這樣的宗旨或許是容易的,最困難的還是介入的「程度」應該如何拿捏。「管太多」和「管太少」往往是同一個市場下對立的兩方容易產生對政府的質疑!
法學白話文2017-04-19
王鼎棫|領取社會救助,好難!
社會安全網正是以《社會救助法》等建制為基礎,提供各式人力或物質協助,使貧困者脫離危機。而政府若能確實依法為貧困者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網,提供生活補助、結合就業輔導、生活諮商、法律扶助等支柱,則百萬貧困人口將有機會免於淪落為社會邊緣人,免於街頭 流離失所,免於掉入犯罪者或慢性精神病患的循環,整個社會群體也能互利共生! 正因我國政府多將貧窮歸究於個人不努力,忽略社會結構等重要因素,讓受救助者僅是國家大發慈悲,甚或想要改造的救濟對象,所以高聳的扶助門檻,還有偏低的給付水準,讓貧困者難以脫離苦痛的循環,也就不意外了。
法學白話文2017-04-16
李柏翰|《Governing (Through) Rights》:治理權利,也透過「權利」治理
這年頭「相忍為國」正流行──過勞工時制度應該相忍為國家競爭、同志情慾解放應該相忍為社會觀感、原民傳統領域應該相忍為私有財產。只要能用「撕裂社會」作為藉口攻擊爭取權利的民眾的,彷彿都是好藉口。反之,難道雇主的成本考量不是權利嗎?保守的家庭價值不是權利嗎?私人的財產累 積不是權利嗎?
法學白話文2017-02-14
猥褻跟藝術一線之隔?大法官可不這麼認為|法學白話文
裸體藝術常會受到爭議,支持者認為「藝術就該允許」,反對者則認為「色情就該禁絕」,那法律會如何看待這樣不同的價值觀呢?
法學白話文2016-12-31
李柏翰|EP31 :「法律即生活」,Legal Life想告訴你的事
「法律」原本就是眾多社會現象之一,它同時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經驗,也指涉了人們「作為生活共同體」的道德規範。可能來自約定俗成的事實,可能源於各方言論匯流的理性,更可能出於直覺上不公義的情感 。因此,Legal Life就是希望透過一個個小人物、一則則小故事,來呼應讀者心裡對法律的信念或疑慮。
法學白話文2016-12-23
劉珞亦|EP:30 「我要怎麼找律師?怎樣對我好 der律師?」
在還看完29週小故事後,有沒有想過,要是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辦?若因此我要找律師,我要怎麼找?又律師要怎麼樣做,才是一個好律師呢?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專注打造台灣法律文化的垂直媒體。
從法律認識議題,從議題反思法律。
社群媒體
文章投稿,請洽
editor@plainlaw.me
授權與商業合作,請洽
business@plainlaw.me
聯絡客服,請洽
support@plainlaw.me
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利用本站內容。
Copyright © 2024 Plain Law Move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